孫明振
摘 要: “支架式教學”與“翻轉課堂”是兩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兩種教學方式各有特色。本文通過分析兩種教學方式,將兩者的優(yōu)劣勢互補,為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支架式教學 翻轉課堂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3-0223-01
一、支架式教學
支架式教學法是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出的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法。該教學法是指一步一步地為學生的學習提供適當的、小步調的線索或提示(支架),讓學生通過這些支架一步一步的攀升,逐漸發(fā)現(xiàn)和解決學習中的問題,掌握所要學習的知識,提高問題解決能力,成長為一個獨立的學習者。
1.支架式教學在教學中的優(yōu)勢
(1)使用支架式教學需要了解學習者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通過對學生“學習發(fā)展區(qū)”的判斷,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教學。(2)支架式教學在不同階段給學生提供不同的支架,有助于學生獲取預期知識和技能。學生因為得到支架的幫助,會取得階段性的成功,從而減少學生的挫敗感,容易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3)學生通過支架的幫助學習,隨著教師提供的支架減少,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會逐漸提高。[1]
2.支架式教學在教學中的劣勢
(1)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多重性。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基礎不同,也就是最近發(fā)展區(qū)不同。教師設計支架和切入點時無法完全顧及全部學生的需求,因此會造成一些學生對知識進行構建時無法與最近發(fā)展區(qū)相聯(lián)系,造成知識脫節(jié)或者學習困難。[2](2)支架的設置與提供。因為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的不同,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不同的支架,支架的準備非常耗時耗精力。另外學生遇到困難時,何時給予支架的支持,給予何種支架很難把握。(3)互動的形式化。互動是支架式教學的一大特點,受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學生習慣了“聽”,很多學生即使有了新奇的想法和觀點也不敢表達,更不要說向老師提出問題。另外班級授課形式,規(guī)定了上課時間,學生即使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討論,互動時間也非常短,教師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聽取每個小組討論,更不用說提示或回應學生的想法。[3]
二、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也被稱為“顛倒課堂”,是通過逆向安排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改變教師和學生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的角色,重新編排教師和學生課堂教學內容、性質的新型教學模式。
1.翻轉課堂的優(yōu)點
(1)翻轉課堂可以讓學生自己掌控學習。學生可在課外或回家輕松地觀看教師的視頻講解;而不必擔心教學節(jié)奏快慢的問題。如遇到不理解的問題還可以尋求老師或同伴幫助。[4](2)翻轉增加課堂互動。通過實施翻轉課堂,老師可以有時間與學生互動,同學之間也可以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互動。(3)從翻轉課堂的發(fā)展可以看出,翻轉課堂的學習以網絡為基礎,是網絡與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的必然產物。無論是翻轉學習改革,還是翻轉課堂實踐都離不開信息技術。
2.翻轉課堂的缺點
(1)翻轉課堂的實現(xiàn)必須建立在完善的網絡環(huán)境和學生必須具備非常強的自覺性的基礎之上。自覺性不強的學生,會因為自己不學,而導致學生學習直接脫節(jié),這樣很容易造成學生的兩極分化。[4](2)教師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學習和準備教材,部分過程的技術要求高。(3)網絡環(huán)境的全覆蓋實施起來比較困難。
三、支架式教學與翻轉課堂的互補性
1.翻轉課堂對支架式教學的補充
(1)翻轉課堂利用的信息技術和視頻資料大大降低了教師確定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 的難度。翻轉課堂所用的視頻特點是短小精悍,大多數的視頻都只有幾分鐘的時間,比較長的視頻也只有十幾分鐘。每一個視頻都針對一個特定的問題,有較強的針對性,查找起來也比較方便;視頻的長度控制在在學生注意力能比較集中的時間范圍內,具有暫停、回放等多種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視頻的這些優(yōu)點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利于掌握,縮短了學生學習之間的差距,學生的“最近反展區(qū)”重合多,利于教師的判定。(2)支架的提供和設置更簡單。由于信息技術的作用,教師為學生提供支架的時機更為靈活,不僅僅在課堂中,在課后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可以隨時提供支架,相比于課前和課中根據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為學生準備支架更簡單。另外視頻作為支架比其它支架方式更簡單直接。(3)支架式教學的教學流程可以參考翻轉課堂教學做相應的改變。支架式教學流程為提供支架、進入情景、獨立探索、協(xié)作學習和效果評價五個步驟。提供支架、進入情景和獨立探索三個過程可以像翻轉課堂一樣讓學生在課下完成,在課堂中完成協(xié)作學習和效果評價兩個過程,大大增加了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時間。
2.支架式教學對翻轉課堂的補充
2.1翻轉課堂的設計借鑒支架式教學設置階段性的學習目標,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提高學生的自覺性。
2.2確定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有利于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和視頻制作。通過確定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制作教學視頻易于學生的理解。
2.3翻轉課堂課前學習中教師為學生提供教學支架更利于學生的獨立學習。
2.4合理利用支架在教學視頻資源不充分、網絡覆蓋不全的情況下也可以實施翻轉課堂教學。
通過上述分析,支架式教學和翻轉課堂都是以“學生為中心” 的教學方式,在實施過程中可以相互借鑒,探索更合理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劉然,張玲,陳曉艷.支架式教學的優(yōu)勢和挑戰(zhàn).[J]陜西教育,2008,11:78-84.
[2]孫明明.支架式教學在中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5(87):78-84.
[3]劉杰.支架式教學模式與課堂教學.[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0,3(26):66-70.
[4]王本成,宋麗麗.淺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J]課程教育研究,2014,8: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