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寧
摘 要: 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是構建和諧高效課堂的一種新的嘗試。在英語課堂中采用小組合作式學習,學生在主動參與的活動中完成合作意識的內(nèi)化與協(xié)作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是針對小組合作學習在英語課堂中的運用的幾點做法和反思。
關鍵詞:合作學習 自主 高效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3-0163-01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這一理念反映在課堂教學中,就是教師首先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把自主實踐還給學生,把自學方法教給學生,把思維空間留給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模式因時而生。下面談談自己對自主合作學習的幾點做法和反思。
一、科學合理的分組是搞好合作學習的基礎
學習小組( 學習共同體) 的分組原則是“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優(yōu)勢互補,公平競爭”。教師將不同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個性、興趣和性別的學生組成合作小組,使組內(nèi)成員各有所長,優(yōu)勢互補,有利于組內(nèi)開展合作。每組通常為4-6人。合作學習小組的結構并非一成不變,教師可定期調(diào)整組員,做到“動”“靜”結合,也可以重新組合新的小組,甚至允許學生自由組合,目的是讓學生們有更寬闊的交往合作空間。
各組員有明確的分工,做到全員參與,為共同完成任務盡全力。組長要檢查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確認每個成員所完成的學習任務,主持人要掌握小組學習的過程,安排發(fā)言順序和控制發(fā)言時間; 記錄員要記錄小組學習的過程和發(fā)言內(nèi)容及得分,發(fā)言人要代表本小組向全班匯報小組活動的結果??茖W合理的分組以及全新的圍座方式,可以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二、有效的預習與自學是搞好合作學習的前提
學生的自學預習可在學案的引導下進行,學生通過課前( 或課堂) 的自習預習,可以初步了解新教材的內(nèi)容和思路,做到心中有數(shù)。同時把教材中容易解決的問題先解決掉,掃清學習上的“攔路虎”; 也會發(fā)現(xiàn)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對讀不懂和思不透之處,提出疑點,找出問題,促使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難于理解的知識上,而加強了討論交流的目的,也為上課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心理狀態(tài),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礎。通過這些“預習提示”、“思考和練習”明確告訴學生“學什么”和“怎樣學”,從而給學生開辟了一個屬于自己的新天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了“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自學預習中讀教材、過學案、查資料的過程,就是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過程。學生通過運用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完成學習任務,進行初步的探索,為進一步的小組討論、合作與展示做了充分的準備。
三、有效地開展活動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
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可根據(jù)教學安排和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在課前、課中和課后進行。
1.課前小組學習活動一般可設計三種:
A、預習課文(包括查閱詞典,找相關背景知識的資料,找出重點、難點,提出質(zhì)疑以及預做課后練習等),小組的每個成員分別做好準備,再相互討論、補充,再指定代表小組發(fā)言的成員,記錄小組的集體成績
B、課前表演。課前表演就是在每堂課開始的前5分鐘左右的時間里,讓學生圍繞學過的,將要學的或課外的內(nèi)容,充分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性,采用英語表演的形式創(chuàng)設一種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以便學生迅速、輕松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
C、課前活動還可圍繞當日天氣、學生出勤、班級記事、新聞報道和名人故事等安排“課前幾分鐘報告”活動。
2.課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應自然融入課堂教學設計之中
初中英語教材題材多樣,內(nèi)容貼近學生的生活,是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好素材。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圍繞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便于小組交流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言語交際活動。有意識地組織小組學習成果的交流,如小組會話比賽、聽力競賽、單詞接龍競賽、段落記憶競賽、快速閱讀理解競賽等,以增強小組成員間的合作意識和競爭能力。
3.教師還應指導課后的小組合作活動
如:布置小組成員間的詞語聽寫,課文朗讀與背誦、檢查書面作業(yè)、進行會話、寫作練習等。教師既要鼓勵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又要了解小組合作學習對每個學生的實際幫助,并且縱觀全班各組取得的成績及存在的缺點,進行表揚、鼓勵、指導與建議。
四、科學公正的評價是搞好合作學習的保障
合作學習活動中的點評、評價宜堅持多元化,其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熱情和靈感,所以點評要及時、積極。點評要及時,在每個學生展示結束后立刻進行; 點評要有鼓勵性,抓住展示者最精彩的閃光點進行評價; 點評的方式要靈活多變,可以是簡短的一句話,甚至可以是一個字,也可以是一陣掌聲,或是送給他一個大拇指表示贊賞。
評價應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教師評、學生自評和互評相結合的形式,改變傳統(tǒng)的學生被動接受教師評判的做法。小組評價不僅要肯定集體合作的成果,也不可忽視個人的貢獻。雖然集體的成功對組員有鼓勵作用,但無法滿足學生內(nèi)在的“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在對個人進行評價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基點,體現(xiàn)評價促進發(fā)展的功能。教師可以為每一位學生設定一條“水平線”,學生只要在原有基礎上跨越這條線,教師都應給予表揚和激勵,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合作的價值,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五、適宜的任務與操作是搞好合作學習的關鍵
現(xiàn)在許多教師認為合作學習是時髦的方法,動輒就讓學生分組討論,實際上合作學習的任務卻簡單膚淺,或者偏離教學目標。這種隨意性和形式化的方式不僅無法發(fā)揮合作學習應有的功效,反而會誤導學生,浪費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
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合理組合各種教學法,以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新型課堂的每一節(jié)課,都是沿著一明一暗兩條線路有序而緊湊地行進的。明線是學生的: 自學交流、板書辨析、質(zhì)疑辯疑、檢測,整個課堂都是學生的活動。暗線是教師的: 操控課堂進程、分配小組任務、穿插點評引導。學生的合作學習得以高效、深入地開展,既加強了知識的理解、應用,又促使學習者在用目的語交際時學會了溝通、合作,團隊精神也得到了很好的培養(yǎng)。
總之,在初中英語課堂中采用小組合作式學習,將促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能夠對自己學習負責的人,真正在學習實踐中學會學習;同時通過合作式的交流,讓學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與他人互相合作,發(fā)揮同學間相互鼓勵、相互啟發(fā)的教育作用,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活動中完成合作意識的內(nèi)化與協(xié)作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