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士華
摘 要: 敏感、脆弱、好幻想的女學生,表面看似平靜,實則內心波濤洶涌,青春期便更加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從而教育管理更具難度,本文從女學生容易出現(xiàn)的不健康心理、女學生存在的心里困擾、女學生的教育對策三方面討論了女學生的教育問題及對策。
關鍵詞:女學生 心理健康 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3-0154-01
由于專業(yè)的原因,我管理的班級女學生居多,相對與以男同學為主的班級表面看比較平靜,但女同學有女同學特有的問題,由于生理、心理方面變化,加之文化知識及社會經驗的不足,女同學更容易產生不健康的心理,不成熟的行為,盼望成熟與獨立的內心,加上敏感,脆弱的女同學特點,使得教育更具有難度。
一、女學生容易出現(xiàn)的不健康心理
1.敏感
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識強烈,自尊的要求迫切,她們珍重自己的榮譽。因此,當她們意識到某種威脅自尊心的因素存在時,就會產生強烈的不安、焦慮和恐懼,當自尊心受到傷害時,就會生氣、憤怒,常常神經過敏、多疑。常常把別人無意的話、不相干的動作當作對自己的輕視或嘲笑,為此而喜怒無常,情緒變化很大。
2.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一種反常心理,表現(xiàn)為你說東他說西,你說應該這樣他說應該那樣,以“頂?!?、“對著干”的反常心態(tài)顯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產生這種逆反的原因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主觀上,是青少年正處于過度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的監(jiān)護,反對成人把自己當成小孩,為了表現(xiàn)自己的非凡,就對任何事物持批判的態(tài)度;客觀方面,教育者的手段、方法、地點的不適當,往往會導致逆反心理。若不及時采取有效的對策來克服和防治,就會就會影響到班級的管理,應引起高度重視。
3.嫉妒
嫉妒是在心中對他人的優(yōu)勢地位產生不愉快的情感。當別人比自己強時( 如學習、相貌、人緣等),表現(xiàn)出不悅,自慚、怨恨、憤怒甚至帶有破壞性的負感情。
4.幻想
青少年抱有許多的幻想,希望將其變?yōu)楝F(xiàn)實,他們會付出種種努力甚至刻意追求,有的人還會“想入非非”,做“白日夢”,終日沉浸在自身的小天地中生活,自我陶醉。當這種需求持續(xù)得不到滿足或部分滿足,就產生了挫折。
5.心煩
“煩”,成了青春期的口頭禪。一方面向往自己的目標,另一方面又感到無能力決定自己的未來。于是變得很彷徨,煩躁不安,生活被動而混亂,甚至什么也不想干。此時若父母和老師有過分要求,便會成為他們的發(fā)泄對象,造成家庭關系、師生關系緊張。因此,父母和老師應該了解孩子,和他們談心,設身處地地幫助她們,同時,也應教育學生換位思考,心平氣和地與家長和老師交流。
二、女學生存在的心里困擾
據(jù)調查,女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主要表現(xiàn)為她們不同程度地受如下心理問題所困擾。
1.人際關系問題
這是困擾女學生最嚴重的問題。占女學生心理問題的39.3%,女學生涉及的人際關系是與父母關系,與同學關系,與教師關系三個方面的問題。(1)女學生的人際困擾中,最為嚴重與父母的關系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與父母間缺乏理解和信任或者埋怨父母干涉太多。有的女生說:我知道頂撞父母是不對的,可他們不理解我,不懂我的心;父母打我罵我,等等(2)其次是難以處理好同學關系,女學生內心的交友需求強烈,可是卻不知如何處理同學之間發(fā)生的矛盾,于是產生誤解、忌妒等。(3)師生關系,主要表現(xiàn)為學生認為教師不能公平對待學生,對學生不夠理解、不夠真誠。
2.早戀問題
這是女學生心理困擾中較為普遍而又嚴重的問題。她們分為“想涉足型”和“已涉足型”兩類,女學生們有男女交往的需要,但真正涉足戀愛的比例并不大,并且她們都表現(xiàn)為難以處理好男女同學之間的情感交往問題,缺乏正確的認識和方法,這嚴重地影響了她們。
3.學習問題
這是女中學生心理困擾的第三大問題。占21.2%,中職的學生中大部分不是感受學業(yè)上的成功感,而感受的是學業(yè)上的挫折。女學生由于敏感的內心,這種感覺更加強烈。
三、女學生的教育對策
1.教育女學生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
因為青春期女生感知細膩、情感脆弱、體驗深刻,在性格上依賴性強、敏感、多疑,均可能使女生產生的心理沖突比男生更為突出,更為嚴重,因此,在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今天,我們尤其要正確認識女生的心理困擾,并有針對性地采取切實措施,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學會自我調節(jié):
1.1調節(jié)對自己的認知,使之符合社會
真確評價自己,既不過高評價自己,也不無故貶低自己,進一步了解自己的性格、自己真正的需求、自己的行為方式,認真適應社會、做一個堅強樂觀、積極向上的人。
1.2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使之利于發(fā)展
正確認識情緒,每個人都會有心情的高潮與低谷,當情緒消極的時候,主動調節(jié)或采取分散的方法,如參加一些集體活動、體育鍛煉或其他自己喜歡的活動中去,也可以適當宣泄,如朋友聊天、唱歌等。
1.3調節(jié)自己的期望,使之符合自己的能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所限,期望要與自己的能力相符,設定可以實現(xiàn)的目標,并逐步努力實現(xiàn),與自己的過去比較,進步就好。
1.4培養(yǎng)自我肯定的習慣
現(xiàn)在,每個家庭只有一到兩個孩子,孩子的自我意識比較強,可是,在一個群體中,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中心,都能得到群體的肯定,所以,應學會經常進行自我肯定。
2.教師要注重自身形象,增加學生信任感
如何幫助學生能夠積極面對問題,以成年人的方式解決問題,教師責無旁貸。而要想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師必須獲得學生的信任。有益的做法如下:
2.1增強個人修養(yǎng),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表率作用,避免在學生心中形成不良形象。
2.2真誠關注,設身處地地感受學生面臨的心理困惑,并以此為基礎共同尋找解決的策略,切忌以旁觀者的身份濫施同情,使學生自尊心受損,導致教育失效。
2.3在理解尊重中加以引導。中學生正處于半成熟時期,智力水平尚不高,看問題尚不全面,個性傾向很不穩(wěn)定。教師要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尊重愛護他們的自尊心,特別對有不良傾向的學生,更要關心,不過分糾纏他們的某些失誤,耐心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深入他們的心靈,在相互信任的心理氛圍中給以關懷和引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理解他們在形成個性傾向中的反復和探求,耐心激勵他們追求真知,追求完美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