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茜
【摘 要】采用了情景設置與項目驅動任務結合的教學模式教學思路。它不僅僅打破了傳統(tǒng)的基礎會計中講、練、實訓三個教學過程的授課方式,還立足于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的特色區(qū)別于本科教學模式的特點,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
【關鍵詞】基礎會計;教學;創(chuàng)新
0 引言
通過本人這幾年的一線會計教學工作,對于高職會計專業(yè)《基礎會計》課程教學工作有了些許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教學成效,獲得了師生們的一致肯定。即采用了情景設置與項目驅動任務結合的教學模式教學思路。它不僅僅打破了傳統(tǒng)的基礎會計中講、練、實訓三個教學過程的授課方式,還立足于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的特色區(qū)別于本科教學模式,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
1 情景設置與項目驅動的結合在《基礎會計》教學工作中的優(yōu)勢
因為高職《基礎會計》課程教學工作是以強調實踐為主理論為基礎的思路來設定,培養(yǎng)出的會計專業(yè)人才更有著顯著的技術性和實用性。更多的是強調實際處理工作任務的能力和應變能力??梢娡ㄟ^情景設置與項目驅動的結合來帶動學生思考,通過進行實踐操作來達到學習和掌握知識的目的,有著明顯的優(yōu)勢。
1.1 是高職《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一種探索
傳統(tǒng)教學模式過于注重現成知識的傳授,傳承知識重于傳承方法;教學的內容體系相互割裂,孤立地呈現信息;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強于知識運用能力,人才的創(chuàng)新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不能全面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上的主動性,不能激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難以培養(yǎng)出發(fā)展后勁足、開拓創(chuàng)新型的會計人才等弊端。由于高職教育的對人才培養(yǎng)的定位也決定了《基礎會計》課程授課方式更要立足實踐處理為出發(fā)原點。從而設置情景環(huán)境和項目的任務是有著鮮活的生命力,能夠得到師生一致認可的。
1.2 為會計專業(yè)其他課程的學習中打下夯實基礎
《基礎會計》作為一門會計學專業(yè)基礎課程,也是經濟管理類的一門基礎課程,是會計專業(yè)所需學的第一門課程。隨著高職人才培養(yǎng)方式的改變,基礎會計的課堂教學模式也應該進行相應變化,高職會計教育的培養(yǎng)人才也要符合社會的技能型人才要求。采用情景設置與項目驅動的結合教學模式更能讓學生熟悉這種教學模式,從而為ERP和沙盤演練等教學模式提供學習方式打下基礎。
2 情景設置與項目驅動的結合在《基礎會計》教學工作中的設置
2.1 情景設置的必要性
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學要求。它以生動形象的情境激起學生學習情緒為手段的一種教學方法。它能用直觀、形象、生動的情景使抽象的理論和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有助于學生感性知識的形成。
情景設置的直觀性特征,有利于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情景設置的開放性特征,有利于課堂教學與評價的同步;情景設置的感染性特征,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完成德育教育;情景設置的多元化特征,有利于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培養(yǎng)學習興趣。
2.2 情景設置與項目驅動的結合在《基礎會計》教學工作中的設置流程
2.2.1 情景設置的環(huán)境
為了加強學生對會計基礎知識的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有必要去營造一個虛擬的經濟活動現象,接近于沙盤演練的學習效果。在理論課程完成以后,可根據該課程的相關內容,推進一個個項目和案例的學習。
我們將班級學生分為若干單位的小組,讓每個小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銀行,有業(yè)務關聯的相關公司。每個小組就如同單位或企業(yè)的財務科室一樣來處理各種經濟往來賬目。通過一個個經濟活動的處理從而完成對課程的學習和理解。使學生將抽象的基本概念具體化,提高了學生初學會計的興趣,降低了學生學習會計技術的難度,效果好。
2.2.2 項目的嵌入方式
會計是實務操作性很強的科學,如何將課堂及書本知識落實到實際操作中,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是關鍵。首先,我們將以突出實踐作為基礎會計學課程實踐教學的重點。降低了學生初學復式記賬法和基本會計業(yè)務處理的難度。
將一些企業(yè)一般的經濟活動放之于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中就非常貼近教學內容,如在對基礎會計的往來賬目的記賬中,會計分錄的學習中,這種情景和項目教學的效果就顯而易見了??闪信e各個企業(yè)和公司在經濟活動中發(fā)生的借貸和銷售等等經濟行為,讓學生對這些行為做出甄別,從而完成會計分錄的學習。在各個模擬環(huán)境中不同的項目過程里,還可以不斷地變換身份角色來充分的學習,在這一個項目中某組同學可以是銀行,下一個項目中該組同學也可以是一家企業(yè)的財務人員,這樣在情景的設置下,引導學生自主性學習的同時,通過激烈討論,加強了學生對會計知識的深入了解,使學生能夠從多角度的去理解一些相關知識和概念。當然在對于項目案例的選擇,要求選定注重代表性、適應性的案例,案例要與授課內容密切聯系,并適合學生理解和接受,最好是現實中存在的且能激起學生興趣的典型項目,讓學生在學習基礎會計內容的同時,有效的了解一些實際企業(yè)采取的具體措施,能進行對比和思考。
2.2.3 改革考核模式
傳統(tǒng)的基礎會計的教學評價工作,更多的是以考試成績來評價的,而考試內容只是針對名詞概念、會計計算、分錄等部分進行考察,這種不重視過程的評價模式,導致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大大下降,不能反映學習基礎會計的實際能力。
因此,要改變這種評價模式,及時發(fā)現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糾正和指導作業(yè)外,還要著重對過程的考察,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激進型,讓更多學生進行到實踐活動中,充分理解基礎會計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巧。
2.3 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
由于基礎會計學科有著很強的實用性和代表性,我們就必須要有了一個好的教學情景,這樣就可以依托這一情景來細化我們的課程。根據各個課程教學要求來設立與之相適應的教學項目和任務。項目與任務的設立同時也要融入情景,不能跳出學習情景。在情景教學環(huán)境下根據專業(yè)特性來合理的設立組織各個項目和任務。讓學生宏觀上可以體會到會計在經濟領域的地位和方向,微觀到每一筆經濟業(yè)務發(fā)生的錄入都有一個清楚的認識。系統(tǒng)得學習月份結賬和年度結賬的區(qū)別和具體的管理方法。教師可深入企業(yè)、收集整理實際工作中的案例,并根據教學內容,參考有關資料,根據社會經濟業(yè)務的實際情況作適當的修改和整理。還可建立了校際和院際的合作,交流教學案例,實現資源共享。當然在這一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角色也要適度的轉變,教師由一位單純地講授者轉變成為一名項目任務的下達者,項目完成過程中的幫扶者,項目任務終結后的評審者。
3 小結
綜上所述,我們在基礎會計這門課程的教學工作中,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精細設計,進行務實性和理論性學習結合的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知識的掌握。通過采取情景設計與項目案例的有機融合,來確定我們的教學目標,來設置我們的教學內容。這樣才能真正使我們的課程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將理論與實務相互結合,是建立高職特色會計教學方式的一個有效改革和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程少偉.談行為引導型教學法之項目教學法的應用[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5(7).
[2]關致堯.課堂教學改革的探討[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5(11).
[3]王彩霞.會計教學中的案例教學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27).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