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峰
1
那天早上,我和大宇去松樹林里撿蘑菇。落滿了厚厚松針的地面上,長著像小傘一樣胖乎乎的松樹蘑。我們撿啊撿啊,很快就撿了大半筐。
忽然,一個松塔從樹上掉下來,正巧打中了我的頭。我納悶了,一絲風也沒有,怎么會有松塔被吹落呢?
我抬頭向上看了看,原來是幾只采食的松鼠搞的鬼。那是幾只后背帶有條紋的花松鼠,它們拖著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在樹上跳來跳去,身影可愛輕盈。
松鼠最喜歡吃松果了,采到松果就扔到地上,然后從樹上跳下來,用前爪扒開松果的外殼,吃里面的松仁。
我和大宇相視一笑,想捉弄一下這幾只淘氣的小家伙,就把松塔放進籃子里用蘑菇埋起來。
我剛離開去別處撿蘑菇,一只松鼠就閃電般跳下來,敏捷地跳進籃子里,叼起一個松塔跑了。我真佩服它的勇氣,遇到挫折也不肯放棄勞動成果。
樹尖上還殘留著幾顆人們采剩的松塔,但松鼠們不去動。它們的鼻子靈著呢,雖然隔著厚厚的皮,卻能辨別出里面是空心的,聰明的它們不做無用功。
那一年是松塔的豐年,松鼠顯得特別多。它們在樹上跳上跳下,表演著高難度的“藝術體操”。
松林就在參地附近,我常常穿過松林去打山泉水,因此松鼠們和我很熟悉,把我當成了朋友。
2
松林邊有一棵上百年樹齡的大柞樹,我和大宇手拉手才能抱住。這棵柞樹離地三米多高的位置有多根分杈,適合搭建簡易窩棚。
我和大宇撿蘑菇撿累了,準備搭個窩棚休息一下。在樹上休息好處多多,一是可以防蛇;二是光線充足,視野開闊。
自上次跟爸爸打野豬后,我便學會了搭窩棚。我們先砍來十幾根光滑的核桃樹枝干,把它們鋪在柞樹枝杈的空當里,再用韌性良好的核桃樹皮綁結實,這樣窩棚便大功告成了。
我和大宇躺在上面,沐浴著溫暖的陽光,聽著群鳥的鳴唱,看著松鼠們優(yōu)美的舞蹈,真是自在快活。
松鼠們還在忙忙碌碌著。初秋是它們最喜歡的時節(jié),氣候適宜,食物充足,它們在忙著準備過冬的食物。它們沒有糧倉,找到食物往往放在樹洞里,再用樹葉或泥土封住洞口,不讓其他好吃懶做的動物發(fā)現(xiàn)了。為了保證食物的安全,它們會把食物分散存放在幾個樹洞里,或者在地上打洞存放,以保證寒冷的冬天衣食無憂。
我和大宇仰面躺著,一只松鼠就坐在我們的頭頂上。它好像承認了我們的鄰居身份,坐在樹枝上,用前爪抱著松子往嘴里送,嘴巴快速地一張一合,吃得津津有味。它吃一會兒就停下來,轉動眼珠打量著我們,動作十分滑稽可笑。
3
我們正聚精會神地看著,大宇突然奇怪地說:“你看,松鼠手里捧著什么?”我仔細一看,好像是幾粒紅色的種子,以為是樹種子,沒有在意。
過了一會兒,一陣風吹來,一片葉子從樹上飄飄悠悠地落下來,落在大宇衣服上。我隨手撿起一看,不禁一愣,這不是柞樹葉,也不是別的樹葉,而是一片人參葉!
我自言自語道:“咦?奇怪了!人參葉怎么會飛到樹上來呢?”
大宇也感到奇怪:“我說剛才那紅色的種子很眼熟呢,現(xiàn)在想起來了,好像是人參籽!”
“人參籽?”我一聽馬上坐了起來,“大宇,是不是松鼠從人參地里采來人參種子藏到樹洞里去了,并且還用人參葉子塞住了洞口?”
大宇點點頭,說:“對,我覺得很有這種可能!”
我頓時興奮起來,要知道,人參種子是很值錢的。要是能找到松鼠藏種子的樹洞,說不定能找到幾斤人參種子,可以挽回好大的損失呢!
我們站起身來,靠著枝干打量哪里可能有樹洞??赡艽嬖跇涠吹牡胤焦灿腥齻€,一個是左邊一根枝干的基部,一個是右邊樹枝的分杈處,還有一個就是距離我們頭頂兩米多高的一個大樹窩了。
我和大宇分別爬到離我們最近的可疑點一看,里面果然藏著松鼠的食物,有花生、板栗和松子,但是沒有人參種子。
這么說,人參葉肯定是從最高的那個樹窩里落下來的,如果沒猜錯的話,那里面應該藏著一個秘密!
4
我讓大宇待在原處照應。我雙腳鉤住樹干,胳膊攀著樹枝,慢慢向那個黑乎乎的樹窩爬去。
當我的頭接近樹窩后,立刻往里探看,發(fā)現(xiàn)樹窩里積滿了腐爛的落葉形成的黑褐色泥土,在濃密枝葉的遮擋下,樹窩里顯得陰暗潮濕,里面長著一棵草,看來不是松鼠藏食物的地方。
我使勁向上一蹬,這樣,樹窩就與我的視線齊平了。我又仔細搜尋了一番,當我的目光注意到那一棵草的時候,只覺得頭“嗡”的一聲,差點兒從樹上掉下去。我大喊一聲:“棒槌!”
大宇正在下面仰頭望著我,聽見我喊“棒槌”,也驚叫了一聲,因為我們都知道,“棒槌”是野山參的別稱,我喊的這一聲是放山人發(fā)現(xiàn)野山參時的“喊山”。
大宇感覺我不是開玩笑,趕緊應答:“什么貨?”
我邊數(shù)邊報:“一、二、三、四,四品葉!”在這棵野山參的主莖頂端,分出了四根杈子,杈子上長著巴掌形的人參葉。雖然人參籽已經落了,但熟悉人參的我,仍能一眼認出它。
這時,大宇也爬了上來。他驗證了我的判斷,這的確是一棵野山參,可能有50多年的參齡了。
我們折斷樹枝當工具,把它周圍的腐葉撥開,再把下面的泥土一點點剔除干凈,野山參的根須就露出來了。
我讓大宇下樹去挖一塊苔蘚包參。利用這個空隙,我再小心地把剩下的泥土清理干凈,小拇指粗的主根和六七根須根就全部呈現(xiàn)在我面前。
大宇重新爬上樹,我把野山參細心地用濕潤的苔蘚包好,放進衣兜里,然后滑下樹,揣著一顆“怦怦”亂跳的心跑回了家。
5
后來,爸爸聯(lián)系了買主,把那棵野山參賣掉了。
那是一棵真正的野山參,比我家種人參的歷史要早幾十年,可能是棒槌鳥或松鼠從森林里采了人參種子,無意間帶到了那棵大樹上。碰巧那個樹窩濕度適中,光線柔和,于是種子就在那里生根發(fā)芽了。
那時有錢買野山參的人不多,爸爸把它賣給了城里的參茸公司,得款600元。我和大宇各分一半——“發(fā)現(xiàn)山參大家分”是放山人的規(guī)矩。
可愛的小松鼠啊,它不僅聰明伶俐,還是個十足的福星。經過這事,我更喜歡這些可愛的小精靈了。
(編輯 旦 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