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項,深具潛力的寶庫
細數(shù)
細說雜項的那些項
觀瞻
東正,與織繡拍賣同成長
銀座,選擇少而精的古董家具珍玩
雜項行情的前世今生
雜家
蔣念慈,小件木器玩出大乾坤
黎旭,點磚成金
無盡,以古玉收藏豐富人生
有時候不得不感嘆一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單就藝術品收藏而言,似乎也只有中國擁有如此豐富、深厚的藝術遺存。除去書畫、陶瓷、青銅器這些“國際化”的收藏大項外,放眼雜項的收藏門類,其數(shù)目就足以讓人嘆為觀止。而雜項收藏向來是三五成群的小眾圈子,把玩的往往是那些看似平淡無奇的小巧玩意,但只要細細揣摩就會發(fā)現(xiàn),雜項的每一個門道,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積淀和生活美學,如同一座巨大的寶礦??上У氖牵s項的眾多門道,往往因收藏門檻高、群體小以及市場不成熟等多種原因在過去很長的時間內一直是收藏的冷門。
隨著中國拍賣行業(yè)的發(fā)展和收藏者水平的日益提高,原先眾多雜項中不為人熟知的門類,因其極高的學術、藝術價值被不斷挖掘出來。 而被譽為乍暖還寒的2017年拍賣市場,春拍又已經(jīng)吹響號角。一方面,市場下行帶來的生存壓力,拍賣行急需調整方向,形成錯位發(fā)展;另一方面,“重質減量”已日益成為大勢,高、精、尖拍品就備受青睞。于是,當更具學術價值的包裝、更細分的品類梳理成為必要時,雜項的深度挖掘已是各大拍賣行的突圍重點。
需要指出的是,雜項僅僅是一個統(tǒng)稱,并且是一個相對的、不斷變化的概念。因為雜項可以性質、材質、主題等多種維度進行劃分,其復雜性和多元性更是增添了收藏的趣味。
如果從收藏的角度看,雜項既可以是藏家入門的“試驗田”,也可以是資深藏家自身收藏體系的延伸。只要找到一條收藏的線索和主題,小而精的藏品也可以玩出具有自我特色的收藏體系。
所以說,雜項不雜,關鍵在于如何掌控龐雜,在“雜亂”中找到有序。
(文: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