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卓琰
【摘 要】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帶有濃烈的導演個人風格,上映后引起了多方關(guān)注。影片中的女主角松子悲劇的一生,既是命運的偶然又是性格的必然。歸根結(jié)底,造成她悲劇的根源在于她生命中的那些男性。
【關(guān)鍵詞】女性主義;男性;影響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8-0113-02
一、對男性認同的追求
(一)生命中“缺席”的父親。父親是每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男性形象之一。弗洛伊德認為,每個小女孩都會有厄勒克特拉情結(jié),即“戀父情結(jié)”。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幫助其建立安全感、歸屬感與被認同感。適當?shù)摹皯俑浮睍屢粋€女孩的情感世界更加豐富,在享受父愛的同時也體會到被愛的幸福。如同其他孩子一樣,松子也十分渴求父親的關(guān)注,但是父親卻把大部分的愛都給了臥病在床的妹妹。
當松子發(fā)現(xiàn),嘟著嘴瞪大眼睛扮鬼臉可以讓父親露出微笑時,她的直覺甚至是“本我”驅(qū)使她每次都用這種表情獲得父親對自己的肯定,贏得父親對自己短暫的關(guān)注。她甚至按父親的意愿念他喜歡的學校,做他喜歡的工作,努力成為他理想的女兒??墒?,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費。其實,這個扮鬼臉的松子便是渴望獲得父愛的變異體,開始脫離了松子的本我。即使后來扮鬼臉已經(jīng)不能贏得父親的微笑了,但是這個表情卻一直伴隨著松子,只要她一緊張就不由自主地扮鬼臉。她之所以會在別人對其產(chǎn)生懷疑和不理解時做出這個表情,是因為她下意識地想用這個表情來博得肯定和認同感,但是卻屢遭失敗。因為父愛的缺失,松子無法建立起安全感、歸屬感與被認同感,導致了她性格上的缺陷。
松子除了缺乏安全感、歸屬感與被認同感外,還缺乏來自母親的自我認同感。在松子家里,母親是個完全沒有話語權(quán)的人。母親角色的弱化使得松子自幼就習慣否定自己的女性角色,沒法從心底認同自己的女性身份,這有點像勞拉·穆爾維說的“在精神分析的菲勒斯中心主義下,女人是作為缺乏或被閹割的形式而進入符號系統(tǒng)的‘被閹割的他者而存在其中。兩性差異在根本上來說,并不是男性或女性的問題,而是‘男性或非男性問題?!雹僭谀信畼O度不平衡,甚至父親的光芒被過分放大的家庭環(huán)境里,松子作為女性卻不認可自己的女性身份,她焦慮地需要男性的認可,在她并不認為自己作為女性是值得被愛的,她認為只有得到父親的愛她才會幸福。這不僅導致她在以后的人際關(guān)系中缺乏自信和自愛,而且由于父愛的缺乏,使得她在成年以后仍然深切地依戀著父親或在類似男性身上尋找父愛,她不斷地討好甚至取悅父親和身邊不斷傷害她的男性,不顧一切尋找“代父”,填補感情的空缺,以期能得到她認為的幸福。
(二)不曾回應的戀人。父愛的空缺,是她一生悲劇的根源。而那些出現(xiàn)在她生命中,卻不曾給予她愛的“戀人們”,則導致了她悲劇性的命運走向。
當松子還是一名國中老師時,對陽光帥氣的佐伯老師暗生情愫,佐伯老師對她似乎也有好感,松子將佐伯老師視為一個可以傾訴、可以依靠的人。然而不久松子就因為百口莫辯的偷錢事件而被迫辭職。
當松子被迫辭職后,她覺得“就在那瞬間,我的人生結(jié)束了”。松子之所以會覺得人生結(jié)束了,一方面是因為她認為自己已經(jīng)失去了成為父親好女兒的資本,沒希望再得到父親的愛;另一方面,在這個松子有苦難言的事件中,她以為佐伯老師會是她的依靠,但是自始至終,佐伯只是冷眼旁觀,更別提為她辯護了。在這場獨角戲中,松子不僅失去了初戀,更初嘗了自我價值的冷遇。所以她才會絕望。
松子心理上一直是當年那個極度渴望父愛,但無論付出多少依然缺愛的小女孩。她渴望父愛,卻也為父親偏愛妹妹而憤怒。所以,當她每次被男人拋棄時,就會大吼“為什么”。在強烈的情感面前,對愛的渴望和對“不被愛”的絕望、憤怒,都讓她感到窒息,而唯一的緩解辦法就是不斷尋找愛與被愛。
澤村慧說監(jiān)獄里的松子不像別人那樣迷惑不安,她就過自己的日子。松子說“我活著就是為了愛,有愛我才能活?!敝嗡勺拥氖撬龎衾锏人厝サ男u津,但是等她回去時,小島津已經(jīng)有妻有子,她含著淚輕輕說了一句“我回來了”,然后轉(zhuǎn)身離開。澤村慧不理解為什么松子會突然疏離她,只是因為兩人酒后回家,澤村慧對著對講機說“我回來了”,而那一端有人回答到“你回來啦”。松子尋找了數(shù)年,只想找一個能回應她一個“你回來啦”的戀人,然而她的戀人要么冷眼旁觀,無動于衷;要么自私自利,欺騙背叛。他們都不曾對松子的愛做出平等的回應。
縱觀松子的一生不難發(fā)現(xiàn),在每一段戀情中,松子都是傾其所有全力以赴。其實,松子所經(jīng)歷的愛情并不一定是她以為的“愛情”,那只是她渴望父愛的變異體。她愛的只是“愛”,只是“被需要”“被認可”“被愛”的感覺。對于這些男人,她并沒有真正愛上誰,她只是需要在這種關(guān)系里找到認可與關(guān)注。
在松子的人生中,其實有一段時間是最充實的,那就是她做土耳其泡泡女郎的時候。那時的她并不是沉迷在燈紅酒綠之中,而是沉迷于拿到業(yè)績第一時的被認可、被關(guān)注的感覺。所以,當江湖女時代過去,所有的人都離去的時候,她還不愿離去。在這段時間里,松子的身邊并沒有男人陪伴,但是她在工作中找到了慰藉。
二、男性對于女性的期望
在《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導演想通過松子悲劇性的一生來控訴現(xiàn)實社會對女性的不公,但是該片還是暴露出男性的心理特征,即男性希望女性能視其為生命中的唯一。
(一)為了男性的斗爭。日本是一個男權(quán)思想根深蒂固的國家,兩性地位十分不平等,女人永遠都處于被拋棄、被駕馭、被統(tǒng)治的地位。影片中,松子順應了多數(shù)女性的傳統(tǒng)思想,以男性為主體。
導演中島哲也似乎將自己的男性眼光投射其中。在影片前半段,父親因為松子將戀愛約會的事告訴了妹妹而大發(fā)雷霆,傷心的松子沒有與父親辯駁,而是將怨氣灑向了妹妹,她沖妹妹大吼“我覺得你,一點都不可憐?!边@固然有對父親偏袒妹妹的怨氣,更重要的是她下意識將妹妹當做了“情敵”。
(二)女性對于男性的包容。日本傳統(tǒng)社會中的女性地位低下,將男性作為自己的生活重心。而男性也下意識地覺得女性就應該圍著自己轉(zhuǎn)。
影片中,當商店發(fā)生盜竊案,教導主任要求松子與龍洋一談話時,松子第一反應是對龍洋一的袒護,即使龍洋一不肯承認,她還是覺得自己應該包容他,替他承擔責任。
在諸多日本傳統(tǒng)文學作品與影視作品中,女性往往被塑造成順應男性、聽從男性、包容男性的“圣女”,她們沒有任何選擇的權(quán)力。就像松子一次次被男人拋棄,卻一次次選擇原諒。松子被導演刻意塑造成一個為愛而生,又為愛而死的“圣女”,這不僅展現(xiàn)出對女性群體的極大歧視,也展現(xiàn)出男性的自我優(yōu)越感
古今中外,無論是什么樣的歷史背景和民族文化,女性一直被認為是男性的附屬體,男性統(tǒng)治著女性,女性是社會主體的客體或者對象物,是他的“他者”。②而女性主義作為對男權(quán)主義的抗爭,似乎在竭盡全力改變這一現(xiàn)象,即女性的身份、價值和發(fā)展完全受控于男性。在男權(quán)壓制下,女性的抗爭之路尤為艱辛。
影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似乎也印證了這個道理,主人公松子一生都奔波于尋找愛、貢獻愛的過程中,但最終沒有得到一絲溫暖。這不僅需要我們從影片的角度分析導致松子悲劇性命運的原因,而且還需要從社會角度來重新審視女性地位,從實際出發(fā),重構(gòu)女性世界的真實環(huán)境,將被動狀態(tài)轉(zhuǎn)變?yōu)橹鲃訝顟B(tài)。
注釋:
①勞拉·穆爾維.視覺快感與敘事性電影.
②波伏娃.第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