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麗
【摘要】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小學階段意義重大,本文就如何在語文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做初淺的探究。
【關(guān)鍵詞】閱讀教學 閱讀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3-0098-02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也是閱讀中的對話者之一”。 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與時俱進,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閱讀教學模式,給學生充足的自主閱讀時間,自主發(fā)現(xiàn),自我建構(gòu),獲得自己的獨特感受。如今,面對很多不愛閱讀的同學,調(diào)動他們的閱讀興趣便成了首要的任務。
閱讀教學的方式五花八門,教師應重視提高課堂質(zhì)量,把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作為語文課堂的另一個隱形目標。再根據(jù)教材和學生的實際開展教學,指導學生采用多種閱讀方法,從而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訓練學生掌握各種基本的閱讀方法
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語感,增強理解力。讀的方法有很多,如朗讀、背誦、領(lǐng)讀、講讀、默讀等。朗讀是一種最常用的閱讀方式,也是學生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朗讀既能啟發(fā)學生的智力,鍛煉口語能力,獲得思想的啟迪,又能幫助學生進行情感的傳遞,更好的投入作品中,和作者產(chǎn)生共鳴。
在閱讀教學中,只有重視學生的朗讀訓練,讓學生自由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讀的過程中,才能讓學生獲得充分地情感體驗,在收獲成功的同時獲得快樂。
(一)讓學生自己讀書
給予時間放手讓學生去朗讀,去思考,在交流的過程中珍視學生獨特的理解、體驗和感受,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自信。
(二)讓學生自己提問
要留給學生質(zhì)疑和思考的時間。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再進行全班交流。解決閱讀難題才能實現(xiàn)更好的讀,這是學生從閱讀邁開的一大步。
(三)讓學生自己說話
盡量讓課堂變得開放而富有活力,學生不易太拘束,想說什么沒有負擔,才能展現(xiàn)一個個性化的課堂。豐富交流的形式,面向全體學生,人人參與,人人有話可說,才能全面提高學生表達的水平和能力。教學是一個持久的過程,經(jīng)過這樣反復的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會得到很好的發(fā)展,語文的綜合素養(yǎng)也會全面提升。
二、指導學生掌握良好的閱讀技巧
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對其進行方法的指導也很重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如閱讀時做到:心到、眼到、口到。還要培養(yǎng)學生進行批注式閱讀,不動筆墨不讀書。一邊讀一邊動筆進行圈畫,畫出關(guān)鍵詞語、句子,甚至可以寫自己簡單的感受。力求在讀中質(zhì)疑,在讀中解疑,逐漸養(yǎng)成初讀—精讀—熟讀的好習慣。讓他們在閱讀中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自主學習并積累生字新詞,了解作者的思路和寫作方法,借鑒文中的描寫方法和表達方法,根據(jù)不同的文體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內(nèi)容比較精美的文章可以采用學速讀—精讀—背誦。如文章篇幅較長,可先“速讀”,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再根據(jù)課后提問進行“回讀”,反復閱讀文章相應片段,從中找出答案。針對文章中描寫精彩的段落,留給時間讓學生進行“精讀”,反復朗讀,讀出韻味和感悟,然后“背誦”。 學生一旦形成了這種讀書的習慣,就會愛上閱讀,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
三、培養(yǎng)學生必要的課外閱讀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讓學生把這種課內(nèi)閱讀的積極性帶入到課外閱讀中去,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其中教師要把好“牽引”關(guān),帶領(lǐng)學生走進課外閱讀的大世界,去感受更寬廣的天空。
四、利用情景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生在經(jīng)過一系列的閱讀方法指導和閱讀能力訓練之后,定期在班級開展閱讀競賽、閱讀之星評選、優(yōu)秀讀后感評選活動,為學生建一個學習成果成長袋,把自己的作品定期的存放在里面,既可以清楚地記錄閱讀過的書籍,又可以清晰地見證自己習作的進步,在書海的成長。學生有自覺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勝過老師的百次講解。在平常的教學中,有意識、有目的地巧設語言,在課中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既鞏固了學生的課內(nèi)知識,又把學生引向了更寬廣的世界。
在閱讀教學中我主要采取以下方式來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1.抓住新課伊始的有利時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精彩的開場白或小品或小視頻或接近學生生活的例子,親近學生,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激發(fā)學生興趣,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學生快速地投入到課堂的懷抱中去。
2.營造一個輕松活躍、和諧自然的課堂氛圍保護學生的閱讀興趣。語文教學是一個認識過程,更是一個情感活動過程。時刻保持課堂輕松愉快的氛圍,真誠微笑耐心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把知識和快樂一起來帶給學生。
3.對學生取得的成績給予適當?shù)膹娀?,讓他們收獲成功的喜悅,鞏固興趣。要重視學生的成就感,成就感越大,興趣就越大,動力也越大。讓學生感受通過自身努力而取得成功的喜悅,品嘗成功的果實,享受努力的價值。
讓學生從心底里愛上語文,使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說:書本是香的,書本是誘人的。從小就覺得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并養(yǎng)成終生閱讀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