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錦松
摘 要:該文主要介紹了“破窗戶理論”及其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解決了班級管理中周而復始的部分問題,并在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筆者覺得班級管理中應用“破窗戶理論”的教育管理理念,結合學校的德育操行百分制讓工作做細,解決了周而復始的班級管理問題,并提高管理效益。
關鍵詞:破窗戶理論 班級管理 應用 探討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3(b)-0170-02
當前,很多人都不想當班主任,為什么?原因很簡單,班主任除了多做事之外,就是學生難教,很多是重復地做一件事,好像永遠都做不完一樣,但是反過來說,班主任又怎樣管理學生的呢,大部分老師都是采用腳痛醫(yī)腳、頭痛醫(yī)頭的“救火隊”的管理理念,導致每個學期也就是重復“整頓”那幾個活動,真有“勞民傷財”的感覺,經過本學期的實踐,“破窗戶理論”的教育管理理念,結合學校的德育操行百分制讓工作做細,解決了周而復始的班級管理問題,并提高了管理效益。
1 “破窗戶理論”的概述
將兩輛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車停放在相同的環(huán)境里,其中一輛車的引擎蓋和車窗都是打開的,另一輛則封閉如常,原樣保持不動。打開的那輛車在3天之內就被人破壞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輛車則完好無損。這時候,實驗人員在剩下的這輛車的窗戶上打了一個洞,只一天工夫,車上所有的窗戶都被人打破,內部的東西也全部丟失。
這就是著名的“破窗戶理論”。其結論可以歸結為:既然是壞的東西,讓它更破一些也無妨。對于完美的東西,大家都會不由自主地維護它,舍不得破壞;而對于殘缺的東西,大家就會去加大其損壞程度。
以上的原理和例子簡單易懂,而且十分深刻地反映了一些在管理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盡量防止第一個窗戶被打破,如果真的打破了,應該及時將窗戶修好,絕對不能視若無睹。
很多人一直用腳痛醫(yī)腳,頭痛醫(yī)頭的管理模式,等問題出現再去慢慢解決,這樣的方法效果很差,治標不治本,這次問題解決了,很快又在其他地方出現問題。如果能從整體德育的觀念入手,能在自己的班級管理中應用“破窗戶理論”這樣一個原理,會非常有用。并且,如果運用得當,管理就會事半功倍。
在班級管理中運用“破窗戶原理”,關鍵是保護好“窗戶”。那對我們來說,“窗戶”是什么呢?筆者認為這個“窗戶”主要就是學生的習慣。一旦壞的習慣養(yǎng)成了,要改變就比較難了,反過來說,每個學生好的習慣養(yǎng)成了,班級管理問題就解決了。
2 “破窗戶理論”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作為班主任,管理的對象是學生,學生是人,而且是未成年人,自覺性不高(大部分是這樣的),難免會重復犯錯誤,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發(fā)現問題,不斷地解決問題。當你發(fā)現班上有些不好的勢頭,應該馬上進行制止和指正,以避免“破罐子破摔”這樣的事情發(fā)生。一個學生上課吃零食,若視而不見,就會有更多的學生上課吃東西,并大嚼特嚼,肆無忌憚;一個學生經常遲到,若置之不理,則會有更多的學生相繼效仿,拖拖拉拉,絡繹不絕;一個學生平時練習和考試抄襲成癖,若聽之任之,就會有更多的學生爭先恐后,抄襲成風……班級管理中,類似這些事例太多,不勝枚舉。下面談談筆者在班級管理中采用“破窗戶理論”的一些做法。
2.1 衛(wèi)生管理
解決了課室的衛(wèi)生問題。剛開學的時候,筆者班的衛(wèi)生是比較差的,主要是有同學帶食物回來課室,將包裝袋亂丟。當發(fā)現這樣的問題后,筆者想出了一些辦法進行整改,包括罰亂丟垃圾的同學掃地、跑步、抄公式等,效果都不明顯,而且這些手段有點違背當前的教育形勢。后來,筆者覺得教育才是最合適的辦法,利用一節(jié)班會課,以講故事的形式進行教育,比如說香港、新加坡等發(fā)達城市,當地的衛(wèi)生是絕對地干凈,其中一個原因是罰款比較厲害,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當地人良好的衛(wèi)生意識,干凈的環(huán)境已經成為一種共識,一種習慣。還舉了以下一個例子:在一條街道上,先是扔了一些生活垃圾。沒過幾天,這條街道就被鋪天蓋地的垃圾覆蓋,碎紙和塑料袋亂飛。同時,人們把另一條街道打掃得干干凈凈,并維護了好幾天。這之后,每當街上出現臟物時,總會有人自動把它扔進垃圾箱;如果碰到外人往地上亂扔垃圾,還會有人制止。講完故事,馬上行動,命令同學們將自己座位附近的垃圾全部撿起來,然后全班搞一次徹底的大清潔,并且要求一天內必須保持搞完清潔的樣子。第二天,班上果然非常干凈,找不到一點垃圾。第3天、第4天……都是這樣,如果哪個同學不小心掉了一個紙團,都有同學提醒他撿起來。誰都不愿意去做第一個破壞環(huán)境的垃圾蟲。這樣,筆者的教育目的就達到了。
2.2 課堂禮儀
本學期我們的主要德育工作是課堂禮儀,要求每天有值日生在上課前管理好同學,做好課前的準備,迎接老師來上課。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讓全班同學能做好課前的準備,充分利用好上課的每一分鐘,并且達到尊重老師的目的,形成一個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剛開始的時候,大家不習慣,值日生也顯得不夠認真,課堂氣氛和以前沒實行課堂禮儀一樣。于是,筆者馬上組織班干部召開班干部會議,詳細分析課堂禮儀這個制度,分析班里存在的問題,通過幾次的會議和反復操作,后來剛好筆者班開了一次全校的課堂禮儀主題班會課,同學對這個制度不再陌生,筆者利用了這個機會,從周一開始就每天都要求學生按規(guī)定做,注重每天堅持,嚴格控制第一次課堂禮儀違規(guī)現象的出現,關好第一次“破窗”。并且,筆者班還有個比較有特色的地方,不是每天同一個值日生值日,而是每天實行輪換制度。這樣就使得更多的同學有機會進行課前的管理,讓他們明白管理別人的難度,以后他自己的自覺性也提高了很多。自己做過值日生的同學,他自己以后就不需要別人提醒,自己就明白上課前應該怎么做了。筆者覺得這樣的效果比罵這個學生100次要好。
2.3 考勤管理
遲到曠課現象在筆者班基本上很少出現,偶爾遲到的就是幾個走讀的同學,原因是坐車時間難以保證。曠課現象在一個學期以來沒有出現過。在這兩方面筆者班學生還是做得不錯的。但是借請假的機會而逃課的事情卻發(fā)生過好幾次。
在考勤方面主要的問題是學生隨意請病假、事假。一個同學生病請假本來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過有些學生小問題就要請假回家或者回宿舍休息,其實一些小毛病完全可以堅持上課。還有一些同學借故請事假,目的是想外出玩。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意識到要關閉好第一個”窗戶”,對每個學生請病假嚴格審批,一般小病不批假,控制了第一個人的請假,以后學生看到請假批準可能性小了就不敢隨意請假了。就這樣杜絕隨意請假導致逃課的事情發(fā)生。后來筆者還定了一個規(guī)定:病假必須有醫(yī)生或者校醫(yī)的證明,并且要班主任批準才能離開課室或者離開學校,要離開學??床〉膶W生還需要通知家長。請事假要求在非上課時間,一個月內超過兩次事假德育考核扣1分。這些規(guī)定都在班干部會議上得到肯定,并且在班會課公布。有了這些規(guī)定,筆者班在考勤方面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2.4 其他方面
比如說班干部培養(yǎng)。一些班干部未必就是全班最好的、最能起帶頭作用的同學,有時可能自我約束能力比較差,在其他同學中造成不良的影響。這些情況,有時候并不是很容易發(fā)現,要多和學生溝通,學生才會及時向你反映問題。對工作不力,甚至自己存在違紀行為的班干部要及時指出其錯誤,如果情況得不到改善,應該及時更換。
還有就是儀容儀表方面。比如說衣著,全班都按要求全部穿校服,這個大環(huán)境維持的時間長了,大家的習慣就養(yǎng)成了,就沒有人想做破壞這個環(huán)境的第一個人。同樣,在頭發(fā)和首飾的問題上,只要堅持規(guī)定一段時間,大家的習慣也是會養(yǎng)成的。但是,偶爾會出現一兩個追求個性的同學想突出自己,留了長發(fā),或者染了頭發(fā),那就馬上要找他談話,必須要按規(guī)定把頭發(fā)改過來,而且要快,絕對不能讓這樣的同學存在的時間過長,關好第一“窗”。
同樣在宿舍管理方面也可以應用到“破窗戶原理”。同樣也是先建立相關的規(guī)定,堅持一段時間,讓學生形成習慣。班主任或者負責宿舍管理的同學還要不定期地對宿舍進行檢查,及時發(fā)現宿舍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解決。
3 教育效果
在班級管理中應用了“破窗戶原理”后,整體的效果是相當明顯的。課堂禮儀的長期實施,在班級中收效很大。在期末的課堂禮儀文明班評比中,筆者班得到了科任老師的肯定,以比較高的分數得到第一名;期末考試成績有了提高,其中英語成績進步比較大;班級日趨穩(wěn)定,未出現重大違紀現象;陳曉玲等12個同學在整個學期考勤中為全勤;兩次獲得文明班流動紅旗,班風得到了改善;在溫馨宿舍評比中共有3個宿舍獲獎,宿舍管理成績顯著;班級凝聚力也在不斷增強。
一個班級沒有問題是幾乎不可能的,學生的自覺性還是不高,問題會反復地出現,所以要求班主任要每隔一段時間,就觀察一下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看哪一方面出現問題,一旦發(fā)現問題,必須及時解決。在實際生活中,一個窗戶用久了也可能會自己破掉,我們的學生也一樣,一個班級制定的規(guī)定用久了也會不合時宜,需要修訂或者補充。
班主任要做到的是及時發(fā)現問題,千萬不能讓一個“破窗戶”存在的時間過長,時間太長,要彌補就很難了。多和學生溝通,了解自己看不到的事情,尋找方法,解決問題;并且時刻注意事情發(fā)展的勢頭,反復操作,不斷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 什么是破窗理論[EB/OL].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800400.html?si=2.
[2] 李云.和學生一起制訂班規(guī)[J].班主任之友,2008(10):14.
[3] 百度百科.破窗理論[EB/OL].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98167/298167.htm.
[4] 梁華.班主任工作指導手冊[M].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
[5] 張萬祥.給年輕班主任的建議[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