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豫
摘 要:學好語言非一朝一夕之功,而英語作為一門非母語語言,更是讓很多學子談虎色變。他們也會在圖書館里尋求可以攻克這道難題的密匙,但總是不得其法,收效甚微。圖書館是知識儲存與流通的場所,這里擁有豐富的學習資源,學生課上留下的疑惑可以從浩瀚書海中尋求答案,而自身的不足也可以得到針對性的彌補和提高。只要方法得當、目標明確,借助圖書館資源學習英語是相當高效的。文章以信陽農(nóng)林學院為例,談一談如何有的放矢,針對自身英語學習情況,利用圖書資源學習英語。
關鍵詞:英語學習;學習資源;圖書資源
英語學習的困難是客觀存在的,但是以“艱苦卓絕”來形容它卻有些夸張。一方面,學生要知道自己在英語學習中哪些方面亟待提高,才能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另一方面,在當今發(fā)達的信息時代,很多資源唾手可得,大家卻并不知道如何挖掘與利用。所謂“君子善假于物也”,正昭示我們要善于利用外部條件。
接下來文章就分三個部分討論學生如何針對自己的情況利用圖書館的資源來提高英語水平。
一、英語學習中的困難
1.半途而廢
首先要提的是學習語言的長期性,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積累,這是一個化涓流成江河、積跬步至千里的過程。我們見過英語考試的作文評判標準,假如把“語法結(jié)構(gòu)錯誤,難以準確表達意思”放在金字塔的底端,“語句流暢優(yōu)美,表達地道自然”就是塔尖。那么中間還有幾個階段,而這幾個階段需要長年累月的積累和完善才可以逐級而上?!熬艑又_,起于累土”,很形象地刻畫了這個模型。英語的重要性無需贅述,但很多人都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在中途放棄了,有的畏懼苦難,得過且過;有的不得其法,適得其反?!吧剖颊邔嵎?,克終者蓋寡”,只有堅持下去的人才可以把英語學好,半途而廢是第一大忌。
2.人云亦云
“學而不思則罔”,人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有獨特的精神意志,即我們所說的“不怒自威”“豪氣干云”“書卷氣”都是精神氣質(zhì)的體現(xiàn)。語言的學習不像自然科學明辨對錯,那么為何要隨波逐流?學習中一定要有自己的見解和堅持,善于思考,才能有所成。
假設一位英語老師強調(diào):漢語先做鋪墊,后出主旨;而英語相對直接,開門見山。按照這一點,有學生認為中國人在請假時會說:“對不起,我昨天去超市,沒料到會下雨,也沒帶傘,晚上回家感覺身體不舒服,但沒當回事,今天才發(fā)現(xiàn)感冒了,我想請假休息幾天?!倍鈬藭f:“I am so sorry for having a stinking cold and need to rest. Yesterday I went for shopping without expecting the rain and I didnt realize that I caught a cold until this morning.” 又有一位老師說中國人說話繁文縟節(jié),外國人簡單直接,學生就認為外國人會說 :“I need a rest for having an unexpected cold.” 接著一個老師說中國領導雷厲風行,習慣只聽結(jié)果,而美國領導就想聽個究竟,學生又覺得中國人會說:“感冒了,請假!”而美國人還是按最開始的說法比較合適。這不是很矛盾的事情嗎?學生是不是會再次推翻自己的想法?還是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英語的學習是需要動腦筋的,要據(jù)不同情況去考慮、甄別、決定,也要學會認清自身情況。事情和學問一樣都是千變?nèi)f化的,需要深入了解,勤于思考,才可以得到真知,而非浮于表面,一定要有想法、有見解才可以有所成就。
3.紙上談兵
很多學生學習外語的熱情很高,自己讀得熱火朝天,可是到了關鍵處卻是難于開口、羞于開口。他們有些是沒有練習對象,有些心中有話,卻難以表達。但將知識儲存只是學習的第一步,而提取出來并發(fā)揮作用才是要達到的目的。這不是一個量變產(chǎn)生質(zhì)變的過程,而是一個學以致用的實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贝诨薨档奈葑永?,對著昏暗的電腦屏幕,聽著四壁傳來的回聲,這樣的學習根本沒有實踐,與紙上談兵無異。在聚光燈下的課堂展示流利的口語,讓字斟句酌的生動譯文躍然紙上才是英語學習者應當追求的目標。英語學習者應當把握利用一切機會,說英語、用英語,汲取眾家之長,在不斷的實踐中鍛煉膽量、調(diào)整心態(tài)和提升水平。
二、圖書館的優(yōu)勢
1.分門別類
我們聽過界門綱目科屬種,也了解圖書分為二十二大類,而各類又有著極為細致的劃分。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分門別類”已經(jīng)滲透到我們的生活。分類是為了更嚴謹、更有邏輯性和針對性。圖書如此,英語學習不也是如此嗎?聽力、寫作、閱讀、改錯、翻譯,各類各項都需要不同的技巧方法。分門別類是一種融合,也是一種比較,是一種差異性的體現(xiàn),而這一點差異性正契合了因人而異的英語學習需求。課堂畢竟是一種面向群體的教學方式,雖然說教授知識系統(tǒng)化,但是難以面面俱到。
就信陽農(nóng)林學院圖書館來說,其英語學習方面的藏書就囊括了語法精要、經(jīng)典名篇、英美文學選集、英語寫作、習題、專業(yè)英語、英文期刊等各類資源。既然擁有各類學習資源,我們對于圖書館中英語學習資源的利用是不是可以與自身學習情況結(jié)合起來呢?如果把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做個分類,然后找到與英語學習資料的契合點,結(jié)合起來,應該會有不小的成效。有些人能流暢閱讀文章,但是聽力不行;有些人愛看原聲美劇,但是從不練筆;有些人翻譯得死板,給人以硬譯的感覺。當學生看清了自己的情況,再來對癥下藥,選取適合自己的書籍,勢必會更有成效。
2.輕松自由
相較于圖書館,課堂是一個嚴肅的場所,不少排斥學習的學生會覺得課堂的氣氛是壓抑的,圖書館則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相對輕松、自主選擇的學習場所。經(jīng)過筆者在圖書館的調(diào)查,一部分學生有著“想怎么看就怎么看”的感覺,更有一部分人認為在圖書館里看書、選書、學習有著與逛商場購物類似的快感,這里可以“任君挑選,免費試用”,只不過對象由商品變成了圖書資源。甚至有一部分學生坐在窗邊看書會有著悠然自得、超脫塵世的感覺,我們不該批評這小小的優(yōu)越感,因為書本確實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個個小世界。心情好了,知識也獲取了,真的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三、有的放矢的學習
1. 中英轉(zhuǎn)換能力——雙語讀物
很多學生對翻譯都很頭痛,這個原因是三方面的,第一,中文水平欠缺。這是影響中英文轉(zhuǎn)換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很多人都認為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英語學習上,這樣是非常片面的。萬丈高樓平地起,地基是什么?就是充分地掌握漢語知識,擁有較高的中文水平。這一點是需要強調(diào)的。第二,英語積累不夠。這個是實打?qū)嵲谟⒄Z方面,不再贅述。第三,沒有比對。我們既然要翻譯,自然就要將譯文和較為準確優(yōu)秀的譯文比對,也要和原文仔細比對,這樣才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筆者認為雙語讀物很好地應對了這一點,一方面,能夠同時提高兩種語言水平,一舉兩得;另一面,通過原文和譯文的對比以及學生自行轉(zhuǎn)換的譯文與書上譯文的對比來找出不足,再以此做出改進。
以原文為鏡,可以了解意義的轉(zhuǎn)換;以譯文為鏡,可以明白技巧的差距。信陽農(nóng)林學院書庫里就有許多雙語讀物,如《箴言慧語》《格林童話》《綠野仙蹤》等。以《朝花夕拾》為例,在學習轉(zhuǎn)化能力的同時,還可以體悟魯迅先生的思想以及他作品的風格。學生一方面能提升自己的中英文轉(zhuǎn)換能力,另一方面又能跟隨偉大的作家徜徉在精神的海洋,這是非常有幫助的。
2. 地道表達能力——英文原版
有些學生總是覺得自己說的英文怪怪的,感覺不像是地道的英文。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是學習外國的語言體系,當然不會如母語一樣運用自如。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大量的閱讀來一步步地朝著標準接近,并且無限趨近于它。這個過程中的關鍵就是閱讀英文原版的書籍,感受異域的文化背景,了解他國的社會面貌,并且讓這種獨特的英文表達方式扎根于我們腦海里,慢慢生長。
有時候我們說一個人的英文不地道,怎么理解“地道”一詞?筆者認為比較貼近目標語的語言習慣和表達就是比較地道的,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接地氣”。要想做到地道的表達,那就一定需要閱讀大量的目標語文本,積少成多,久而久之,爛熟于心,表達就會有神似之感。就信陽農(nóng)林學院來說,有《基督山伯爵》《魯濱遜漂流記》《哈姆雷特》《海底兩萬里》《Gone with the wind》等英文原版藏書,閱讀這些書籍對于掌握英文中習慣的、具有特色的、地道的表達方式是極為有益的。
3.口語表達能力——贈盤讀物
能夠擁有一口流利的英語是許多學子的夢想,但是這個夢想的達成需要付諸與之相應的努力??谡Z的練習不可懈怠,一曝十寒難以成功。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選擇一些贈送光盤的讀物。首先觀看視頻,對書中的內(nèi)容和別人的讀法產(chǎn)生印象;其次自己朗讀,標注出有困難或者是拿捏不準的地方;最后再仔細聽別人的語音、語調(diào)、斷句、節(jié)奏,注意將其和自己剛才的表達進行對比,通過這種方式來讓自己有一個可以參照的標準。
這樣的好處有以下幾個:第一,通過多次的聽和讀培養(yǎng)語感;第二,逐漸將有問題的發(fā)音、斷句、語調(diào)向標準發(fā)音靠攏,有比較才知好壞;第三個,能夠看出自己實質(zhì)性的提高,當學生的口語越來越流利,發(fā)音越來越標準的時候,你可以清晰地感覺到“我跟視頻里的讀的一樣”,這種自我認可和滿足會起到很好的鼓勵作用。
盲目的一把抓是不可取的,結(jié)合自身情況,有的放矢的學習才會事半功倍。如果能夠有針對性地利用圖書館資源學習英語,將會對英語學習者產(chǎn)生一定的助力。
參考文獻:
[1]張岳琢,賀延情. 高職院校圖書館信息資源與專業(yè)英語教學融合初探[J]. 企業(yè)導報,2014(22):74-75.
[2]張 博. 論高校圖書館英語學習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例[J]. 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15,34(1):91-92.
[3]宋冬梅. 高校圖書館英語學習資源利用探微[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jīng)濟,2015,25(19):51-53.
[4]蒙 園. 淺談中學圖書館用英語資源營造學生自主學習空間[J]. 科技資訊,2013(6):247.
[5]葛亦楠.讓校園圖書館成為初中學生英語課外閱讀的樂園——淺談如何利用圖書館資源指導學生進行英語課外閱讀[J].中學生英語(高中版),2014(36):96-97.
[6]周雪華.大學生英語課外閱讀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高校圖書館導讀研究[J].情報雜志,2010,29(Z1):283-285.
(作者單位:信陽農(nóng)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