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道德與法治這門課有提升學生道德品質(zhì),強化法律意識的作用。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它往往代表著社會積極正確的價值取向。法律是國家制定的一系列強制性標準,它起到約束人行為的作用。道德與法治就像“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的關系,它們所顯化的標準將對一個社會的發(fā)展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為了能讓學生能重視這種政治教育課,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結(jié)構(gòu),引導學生獲取正確的價值觀念,而不是舍本逐末,盲目的追求成績的高低。本文將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述,分別是“創(chuàng)設情景”,“組織活動”和“家校一致”,希望能提高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效率。
一、創(chuàng)設情境,建構(gòu)立體概念
如果學生對于課堂的教學開始產(chǎn)生厭煩感后,教師應該去選取新穎的方法來改變這種狀況,以此讓學生能夠盡快的找尋學習狀態(tài)。在教學實踐中,我通過使用情景教學,立足凸顯學生主體,建構(gòu)起他們的立體概念。
在講《讓人三尺又何妨》時,我希望學生能理解寬容的含義,學生秉持著一顆寬容的心態(tài),才能從他人那里獲取尊重。清代第一任狀元傅以漸,因為在書信中勸解家人不要為了爭搶土地和鄰居交惡,這才有了三尺巷的美談。為了能讓學生能夠親身體驗,我事先召集幾個學生進行情景再現(xiàn),幾個學生用事先編排過的臺詞在講臺上進行表演。這個表演是為了能讓學生明白“讓他三尺又何妨”的深意,在自家讓出三尺后,鄰居家也讓出三尺,這就成了一個六尺巷。表演是要比陳述更具有感染力,其表現(xiàn)形式也會得到學生們的喜愛,其所傳達的情感也能得到學生的共鳴。這樣能給學生帶來立體的價值取向,在觀看的同時,學生也能進行判斷是非。這節(jié)課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平時與人為善,尊重他人,這樣才能達到德育的目的。
情景中所傳遞出來的價值觀能夠潛移默化的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他們在歡樂輕松的氛圍中接受德育,這樣的方式能使課堂充滿活力,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組織活動,提升適應能力
在其他課堂上,學生之間很少會有情感交流的機會。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對很多事物都還保持著新鮮感,并且大部分學生在適應新事物上有一些障礙。為了能幫助學生盡快的適應新環(huán)境,筆者通過組織活動,幫助學生去熟悉這些新事物,從而在未來迎接挑戰(zhàn)時能保持著積極的心態(tài)。
在學習《我是中學生了》這節(jié)課時,我通過組織多項活動,來幫助學生盡快的去了解初中生活。第一節(jié)課時,為了能夠讓學生盡快的適應初中學習的節(jié)奏,平穩(wěn)的轉(zhuǎn)化角色,我首先讓學生去了解學校的“教訓”和“學風”,以此來給他們認知上增添使命感。對于剛進入初中的學生來說,熟悉新鮮事物、新的學習環(huán)境,認真篤行《中小學生守則》能幫助他們盡快的轉(zhuǎn)換角色。課堂上的一個小活動是,我讓學生去分享自己曾經(jīng)入到過的挑戰(zhàn),然后談談經(jīng)歷過的自身感受,這個活動的目的是讓其他的學生受到這些學生的感染,進而塑造起堅強的性格,進而正視初中的學習。在學生已經(jīng)開始初中生活一段時間后,我讓學生去列舉他們現(xiàn)在所遇到的一些挑戰(zhàn),比如說在人際關系方面、宿舍生活方面、學習方面等等。進而我才能去有方面的來給他們提供幫助,當學生剛進入到初中時,多多少少會遇到一些挫折,如果不能很好的去適應新環(huán)境,那么很可能會出現(xiàn)心理問題。教師的及時疏導,能有效的幫助學生理性認知,進而提高自身的適應能力。
在活動中,學生們會更快的敞開心扉、與人有情感的交流。如果長期讓學生在壓抑的環(huán)境中成長,不去嘗試新事物,那么他們在以后的社會中會很難立足,很難去正確看待生活所給予他們的挑戰(zhàn)。
三、家校一致,引導正確認知
如果說課堂上所傳授的是一些公共的道德法治常識,那么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對學生有獨特性和影響力最大的一種思想教育了。父母給學生引導的價值取向要比教師的諄諄教誨更加有說服力,所以家庭與學校共同助力,才能更大程度上引導學生的正確認知。
在講《人不能選擇父母》時,我想傳達給學生孝敬、感恩父母的情感。有些學生可能與父母很少會有情感上的對話,這樣的情況很容易讓學生進入到叛逆期,并且產(chǎn)生“身在福中不知?!钡那闆r。在初中階段,學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會很容易叛逆,所以我在講課的時候,不能讓學生產(chǎn)生厭煩感。我會與學生的父母進行溝通,讓他們多和自己的孩子平等溝通,這樣學生在學校和家庭都得到感化,他們會逐步產(chǎn)生對父母感恩的情愫,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的目的。初中階段的學生,漸漸缺失了幼年時期的寵愛,往往會為了博取關注而產(chǎn)生逆反心理,這樣的情況不僅會傷害他們自己,更重要的會讓父母傷心。只要找到正確的方法,才能引導學生產(chǎn)生正確認知。
有些家長對學生的成績非??粗?,而忽略了他們?nèi)烁竦乃茉?。學生自身的精神素養(yǎng)提高,這要比成績的提高更對社會的發(fā)展有積極作用,所以讓學生有正確的道德法律認知是對他們之后的人生成長負責任的。
道德與法治是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它們將對學生一生的處世觀念產(chǎn)生影響。新時代的學生,應該樹立起正確的價值取向,有基本的法律意識,這些都與教師在課堂上所教學的內(nèi)容緊密相關。只有讓學生的思想觀念上升一步階梯,才能正確的看待事物規(guī)律,才能順應時代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劉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