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課堂實(shí)錄"/>
執(zhí)教人:鄢小紅
學(xué)生:成都泡桐樹小學(xué)四年級學(xué)生
字課 《漢字文化
——衣》課堂實(shí)錄
執(zhí)教人:鄢小紅
學(xué)生:成都泡桐樹小學(xué)四年級學(xué)生
編者按:兩年前,成都泡桐樹小學(xué)鄢小紅老師開始“漢字國學(xué)"課程探索,并編成校本教材,成為系列課程。2016年11月24日,成都市青羊區(qū)教育局邀請北京教育學(xué)院初教系呂俐敏等老師一行來訪交流,交流現(xiàn)場,分享了《衣》《蜀僧》兩個課例,現(xiàn)展示如下,以饗讀者。
鄢小紅,成都泡桐樹小學(xué)語文教師,研發(fā)有“漢字文化”校本課程,成都市青羊區(qū)語文學(xué)科帶頭人
師:孩子們,看看這幾句詩,小聲地讀一讀。邊讀邊想想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菜根香,布衣粗,詩書意味長。
春風(fēng)吹蓑衣,暮雨滴箬笠。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被服羅裳衣,當(dāng)戶理清曲。
生:我發(fā)現(xiàn)了這些詩都跟衣服有關(guān)。
師:對啦,那你就知道我們今天學(xué)的內(nèi)容是?
生(齊答):衣。
師:都有些什么衣呢?這些詩句里面?
生(陸續(xù)地):布衣、蓑衣、金縷衣、羅裳衣。
師:呃,我們古人是不是最早就穿這樣的衣服?
生(齊答):不是。
師:想象一下,在遠(yuǎn)古時代,他們穿什么衣服?你說。
生:他們穿的是獸皮衣服或者是用樹葉串起來的。
師:對啦,原始社會不穿這樣的衣服,后來人類繁衍增多,獸皮衣服不夠穿了,布衣才走入尋常百姓家。我們把布衣請出來。(出示圖片)
師:好,這時祖先開始造字了。今天我們再穿越一下,自己來造一個。
(生開始造字,師在黑板上貼上一生所造“衣”字,并請此生解釋。)
生:右邊的東西就是衣服,上面那一撇是衣服上的花紋。
師:非常棒。這是甲骨文衣字(出示圖片)。你來解釋一下,為什么是這樣呢?
生:上面是衣領(lǐng),下面是袖子,這里是衣襟。
師:解釋得非常好,掌聲送給他。
師:再來看看金文(出示圖片)。突出了衣襟的寬大。小篆是這樣的(出示圖片)??瑫沁@樣的(出示圖片)。
師:《說文解字》里是怎樣解釋“衣”的?
生(齊讀):上曰衣,下曰裳(cháng)。
師:有個字的讀音和今天不一樣。我們今天讀什么?
生(齊答):shang。
師: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上面的是衣服,下面的是裙子。
師:來看一看《詩經(jīng)?綠衣》。自己讀一讀。想想這是一件什么樣的衣服?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生:上衣是綠色的,裙子是黃色的。里面說綠衣黃裳。
師:對了,還有發(fā)現(xiàn)嗎?
生:綠衣里面還有黃色。里面說綠衣黃里。
師:這是一首悼亡詩,男子的妻子離世了,留下了這件衣服,當(dāng)他捧起這件綠衣時,睹物思人,他的心情是怎樣的?
生:悲哀、傷心、痛苦……
師:所以他才這樣去吟唱。
(師范讀,生跟讀。)
師:這首詩唱了幾千年,一位現(xiàn)代詩人改寫了這首詩,并請一位歌唱家來演唱。
(播放演唱視頻。)
師:我們讀懂《詩經(jīng)?綠衣》,才聽得懂這首歌?!对娊?jīng)》就是咱華夏祖先最古老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歌唱,他們唱什么?唱日常生活,唱衣食住行,唱心中的喜怒哀樂。我們真的要去讀祖先留下來的這些經(jīng)典。
師:好了,從《詩經(jīng)》里面走出來,剛才我們一直在聊什么?
生:衣裳。
師:這兩個字是一家的,在漢字家族里面,它們都姓衣。
師:字典上說衣字家族的字有兩百多個,那你知道有哪些?
生:裹、袍、袋、依、被、哀、裙、裝、補(bǔ)、襟、褲、裁……
師:大家說了這么多,我選取了一些。來,請你給它們分分家。怎么分?
生:我覺得袖、袍、裕是一家。它們都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都有衣字旁。
師:是不是呢?有沒有發(fā)現(xiàn)問題?
生:表、里、卒這三個字不知道怎么分。
師:那我們從表字說起。為何表與衣服有關(guān)呢?
生:我們要把衣服穿在外面。
師:哦,有道理。表的本意是什么呢?看看古人的解釋:表,上衣也。就是說穿在外面的上衣就稱為表。表可以組哪些詞?
生:表面、表皮、表達(dá)……
師:嗯,表達(dá)涉及表的引申義。比如,我要把內(nèi)心所想顯露出來,那需要什么?
生:表達(dá)。
師:表字有兩層含義,本義是穿在外面的衣服,引申義呢?
生(齊答):顯露。
師:好,表字弄明白,里字就簡單了。穿在外面的衣服叫表,那穿在里面的呢?
生:里。
師:表字還可以看到半截衣字,里呢?看好啦,里的繁體字出來啦,像哪個字?
生(齊答):裹。
師:是不是裹呢?
生(齊答):不是。
師:我們祖先非常聰明,中間是個什么字?
生(齊答):里。
師:這樣就表示穿在里面的衣服?!墩f文解字》是怎么解釋的?
生(齊讀):里,衣內(nèi)也。
師:表和里是一對什么詞?
生(齊答):反義詞。
師:還有一個字,卒。這也看不出與衣服有關(guān)。好(出示圖片),這是誰?
生(齊答):士兵。
師:看,他穿著件工作服,上面有明顯標(biāo)記??醇坠俏模@是件有花紋的衣服。小篆就成這樣了,表示有特殊標(biāo)記的衣服,供隸役穿。后來則有了引申義,士兵。
師:這三個字清楚了,還有三個字(出示文字圖片),猜一猜,怎么對應(yīng)?
生:第一個是裘,它這兒有毛,那兒有皮。
師:對,想想裘為什么這樣寫呢?我們祖先最開始寫得很簡單(出示甲骨文圖片)。小篆有了變化,這是衣的字符,這是手的字符,加到這里,表示把手插進(jìn)懷里取暖。或者用手把衣服提起來,才能穿上。嗯,這是楷書。
師:想想后面兩個字怎么講?
生:蓑有草字頭,蓑衣是用草編成的,所以是這幅圖片。
師:說得非常好。孩子們,原本的蓑字是它,讀什么?
生:衰。
師:對,怎么回事呢?鄢老師給大家請來了兩位小博士來解惑。(出示PPT)
生1:親愛的漢字小博士,為什么衰字以前讀作蓑?
生2:嗯,我們祖先最先造的這個字。本來讀作蓑,用草編織的遮雨的衣服叫蓑衣。后來祖先造的字不夠用了,怎么辦呢?借唄,就把衰借去表示衰弱的意思。
生1:漢字都可以借???
生2:是啊。而且借走了通常都不會還回去的。所以就想點(diǎn)辦法,給衰字加上草字頭,代表原來的衰字,這就是蓑的來源。
師:這就是漢字演變史上的假借。好了,看袍字。袍是什么樣的衣服?你來吧。
生:很長的,都拖地了。
師:對了,現(xiàn)在問大家一個問題,袍為什么由衣字旁和包組成呢?
生:表示衣服很寬大,可以把自己包起來。
師:對了,還記得剛才的圖片嗎?高高的瘦瘦的穿著長袍的是誰???
生:李白。
師:那張圖上他穿的是布衣,可是鄢老師知道他有一件裘,我怎么知道的?
生:在《將進(jìn)酒》提到過。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師:對啦。這幾個字清楚了嗎?
生:清楚了。
師:總結(jié)時間到了,還記得我們今天學(xué)的字嗎?我上面這個可是小篆哦。
生:衣、里、裘、表、蓑、卒、袍、裹……
師:好,最后一個字?
生:初。
師:為什么初與衣服有關(guān)呢?
生:古人做衣服時裁剪的第一刀。我查字典知道的。
師:嗯,后來引申為做任何事情的開始。鄢老師沒講過,你怎么想到去查資料呢?
生:我老是把初的衣字旁寫成祀字旁,媽媽讓我查查字典,以免再寫錯了。
師:這個習(xí)慣很好。
師:衣字旁的字有兩百多個,今天只講了一些,下來我們再去學(xué)習(xí),好不好?
生:好。
師:今天我們就上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