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芳,黃麗群,馬艷艷
(陜西中醫(yī)藥大學,陜西 咸陽 712046)
學生標準化病人在基礎護理技能三站式考核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劉 芳,黃麗群,馬艷艷
(陜西中醫(yī)藥大學,陜西 咸陽 712046)
目的 探討學生標準化病人在基礎護理技能考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我校2012級與2013級護理本科生分別設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在基礎護理技能考核中,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考核方式,觀察組采用基于學生標準化病人的三站式考核方式。對考核成績及問卷調查結果進行評價。結果 觀察組考核成績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80.4%的護生認為運用學生標準化病人進行考核有必要。結論 將學生標準化病人運用到基礎護理技能考核中,有利于提高護生收集資料能力、溝通交流能力以及臨床思維能力。
學生標準化病人;基礎護理技能;三站式考核
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型學科,護理本科生培養(yǎng)目標之一就是具有一定的溝通交流、解決臨床實際問題和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能力。在整個培養(yǎng)過程中,教育評價是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對保證教育教學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A護理學課程涵蓋了所有臨床基礎護理操作項目,但傳統(tǒng)單一的操作考核存在內容與臨床實際脫節(jié)、考核范圍有限、評價方法較主觀等缺點[2]??陀^結構化臨床考試(OSCE)最先于1975年由Harden和Stevenson教授[3]提出,是近30年來最能體現(xiàn)考試客觀化和標準化發(fā)展趨勢的臨床能力評價方法[4]。為了客觀、全面地評價護生對基礎護理技能的掌握情況,筆者以OSCE為框架,嘗試進行了基于學生標準化病人(StudentStandardirzedPatients,SSP)的三站式考核,效果良好,現(xiàn)報告如下。
選擇我校2012級201名護理本科生作為對照組,2013級213名護理本科生作為觀察組。兩組在年齡、性別、課程平均成績等方面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在選用教材、教學大綱、技能操作考核評分細則、任課教師、考核教師等方面均一致。
2.1 對照組
采用傳統(tǒng)考核方式,即在課程結束時學生抽簽決定考核項目,在護理模擬人上進行考核。
2.2 觀察組
采用基于SSP的三站式考核方式。
2.2.1 SSP的選拔與培訓 以學習成績好、模仿能力強、溝通能力良好及表演能力較好為選拔條件,在自愿報名的本科護生中選取8人作為待培訓的SSP。遵循標準化、人性化及個性化原則對SSP進行培訓,包括復習理論知識、病情模擬和綜合表演。
2.2.2 編寫標準化病人培訓劇本 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參考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的《護理專業(yè)OSCE考核指南》中的模擬病例,并由臨床經驗豐富的高年資護師進行修改、完善,編寫成適合的標準化病人培訓劇本,使標準化病人培訓質量得到保證。
2.2.3 考核過程 在2013級護理本科生基礎護理技能考核中實施三站式考核方式,即收集病人資料—制定護理措施—實施護理措施。其中第一、二考站各有一名監(jiān)考教師,第三考站考生單獨進行操作,由考核教師進行評分。具體任務及要求見表1。
表1 三站式考核方式具體要求
2.3 評價工具
課程結束后進行基礎護理技能考核;對觀察組使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考核效果調查,學生以無記名方式獨立填寫,當場收回。
2.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對相關數據采用百分率、t檢驗等統(tǒng)計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3.1 兩組基礎護理技能考核成績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基礎護理技能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2 兩組基礎護理技能考核成績比較(±s,分)
組別 例數t值P值對照組觀察組成績201 213 86.55±3.60 89.40±3.26 2.620.013
3.2 觀察組對三站式考核方式的評價
考核結束后,向觀察組發(fā)放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采用不記名方式鼓勵學生真實作答。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213份,回收有效問卷209份,有效回收率98.1%,結果見表3。
表3 觀察組對三站式考核方式的評價[n(%)]
4.1 SSP應用于基礎護理技能三站式考核有利于提高護生收集資料能力
護理操作實施前應進行護理評估,即全面、客觀地收集病人的相關資料。在準確評估的基礎上進行護士自身準備、病人準備、用物準備及環(huán)境準備等,實施精準護理,確保護理措施的準確性與有效性。因此,收集資料能力是護士的基本能力之一。三站式考核方式以臨床案例為場景,以SSP有效互動為核心,護生在考核時可主動、有目的地收集病人資料,為整個操作過程提供評估依據。53.6%的護生面對SSP時能正常進行評估,70.3%的護生認為SSP應用于三站式考核有利于提高其收集資料能力。
4.2 SSP應用于基礎護理技能三站式考核有利于提升護生溝通交流能力
傳統(tǒng)考核是在模擬人上進行,盡管教師反復強調操作時與病人充分溝通的重要性,但護生面對模擬人時普遍存在溝通障礙?;赟SP的三站式考核有意設置了憤怒的病人、病人不信任或不合作等特殊情景,均需要護生進行良好溝通才能有效處理,以考核護生溝通交流能力,鍛煉隨機應變能力。觀察組67.0%的護生認為溝通交流能力得到了提高。
4.3 SSP應用于基礎護理技能三站式考核有利于培養(yǎng)護生臨床思維能力
對臨床能力的培養(yǎng)和評價是高等護理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護生通過不同的考站,依靠SSP完成護理評估、護患交流以及護理操作等任務,考核教師依據統(tǒng)一的評分標準客觀地評價其技能掌握情況、溝通交流能力以及處理臨床護理問題能力等。因SSP的參與,三站式考核不僅考查護生基礎護理技能,還考查護生根據病人病情采取合適的處置措施等能力,培養(yǎng)其臨床思維能力。觀察組61.2%的護生對SSP的表現(xiàn)表示滿意,80.4%的護生認為運用SSP進行考核有必要。
[1]鄭修霞.護理教育學概論[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2.
[2]吳建軍.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SCE)在內科護理學教學評價中的應用[D].青島:青島大學,2010.
[3]HardenR,StevensonML.Assessmentofclinicalcompetenceusingobjectivestructuredexamination[J].BritMedJ,1975(1):447-451.
[4]王霞,譚迎春,徐繼承,等.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在我國護理教育中的應用現(xiàn)狀分析[J].中華護理教育,2014,11(3):193-196.
G424.74
B
1671-1246(2017)09-0079-02
注:本文系陜西中醫(yī)學院2013年校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2013jg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