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莉
紐約餐廳服務生斯蒂芬妮·丹勒寫了本小說,她得知一位常客是出版人,就把作品拿給他看。出版人企鵝蘭登出版集團總編輯彼得·蓋澤斯只讀了10頁,當即決定簽下這部作品。當天,服務生丹勒收到一份50萬美金的合同。
2017年2月,丹勒的作品《Sweet bitter》中文版《你要像喜歡甜一樣喜歡苦》出版。書的封面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版面這樣寫道:“2016驚艷美國文壇的傳奇處女作!《時代周刊》2016上半年最佳小說、美國NPR2016年最佳圖書、《華盛頓郵報》2016年度明星小說……不勵志、不治愈、不雞湯,只有酷斃了的真實?!?/p>
我將其收入囊中,默默地翻開了第一頁。
用三天時間把書啃完,我終于明白為什么這本書名翻譯得很“雞湯”的成長小說,會讓人一旦翻開便合不上。它不是那種小鎮(zhèn)女孩闖蕩大城市,努力奮斗找到意中人的“沙灘讀物”,它講的是如何奮力建立一種生活,尋求與他人的聯(lián)結,以艱難的方式成長。女主人公泰絲的經(jīng)歷和丹勒本人差不多,所以這本書可以看作是丹勒的半自傳。
書中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面對面試者的提問“你為什么選擇紐約”時,泰絲這樣答道:“我沒有無窮盡的選擇,世界上只有這一個地方,大到足以容納如此之多肆無忌憚、漫無邊際的欲望……”這個回答被中文版編輯總結為“我的野心那么大,只有繁華的都市才裝得下”,并放在了封面顯眼的位置。
“北上廣”的光芒,和紐約城一樣奪目。因夢想“作祟”,有多少人遠離家鄉(xiāng),只身前往?然而,表面有多光彩,背后就有多么艱辛的努力。而如今,當“逃離北上廣”被當作口號喊出來時,又有多少人真能下定決心呢?面對這個問題,我想泰絲的回答就很好,這個答案里面包含了年輕人的闖勁和勇氣,也包含了堅韌和聰慧。
環(huán)境不能決定幸福,但態(tài)度可以。世界是有風度的,你投入一分,它會給你十分的報償。你投入的當然是你的專注——只要喜歡,就會甘愿;樂在其中,苦也是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