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維利:令人向往的教育,一定會盡最大可能在滿足社會未來對人才總體需求的前提下,為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提供日益廣泛的選擇空間和資源條件。
——轉載自《光明日報》
@徐梓:無論是國學教育,還是傳統文化教育,都是一個偏正詞組,前者為偏,后者為正,“國學”和“傳統文化”都是用來修飾“教育”的,所以傳統文化教育歸根到底是一個教育問題。既然是一個教育問題,就要按照教育的規(guī)律辦事,遵循教育的邏輯,遵從教育的原則,而不能以任何理由,以傳統文化教育的特殊規(guī)避教育的原則、邏輯和規(guī)律。
——轉載自《中國教師報》
@郭涵:辦學者的靈魂深處如果變“我要做教育家”為“我要做教育”,那或許是另一番美好天地。這一字之差,體現的是兩種追求和心境。前者,具有鮮明的功利色彩,常會導致非理性者精神的狂躁、狂奔而不能趨于寧靜;后者,具有鮮明的事業(yè)向往。事業(yè)向往常會使人的精神沉醉其中,讓人的靈魂趨于專注、從容和淡定。
——轉載自“校長會”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