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仙
月初,朋友結婚。她1994年出生,今年才23歲,跟老公戀愛的時間也不長,不到一年。我問她為什么這么快就結婚?她說:“現在不結,那要等到什么時候?他求了,我就答應了?!薄獰o論這世界怎么變,聽到這話的時候,都會覺得:真美好。
結婚當天有個簡單的儀式:在司儀面前,新郎新娘宣誓,要相互理解、彼此扶持、不離不棄。短短幾分鐘,他們許下了對彼此一生的承諾。說出那句“我愿意”時,淚水在兩人的眼眶里打轉。而任何人處在那個場景中,都會有一份發(fā)自內心深處的感動。
但是,童話故事都以王子和公主經歷種種磨難后幸福地在一起來結尾,卻不說之后的故事,這是有道理的:因為沒人想看到之后的故事。婚姻從某些角度上來講,確實是殘酷的。兩個完全沒血緣關系的人,要因當初的一個許諾,而牽手走過幾十年,的確是件很有挑戰(zhàn)性的事兒。
婚姻不是必需品,卻依舊有人渴望
李銀河老師說:婚姻制度終將消亡。
她先列出了一組醒目數據: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美國、法國已有約30%的人選擇不結婚了;到2015年8月,16歲以上的美國人中,有50.2%是單身;2016年,中國國家民政局的數據顯示,中國單身人口近2億。
接著,她又給出了幾個非常強悍的論據,來證明婚姻制度終將消亡:1.大量的出軌,證明婚姻制度和人性之間有種緊張關系;2.因為現代人的壽命增長,所以婚姻的預期時間變得越來越長;3.男女平等,婚姻不再是女性唯一的經濟來源;4.離婚成本高,精神上備受折磨;5.性的意義不再是傳宗接代,而是單純的娛樂活動。
此觀點一出,視頻下面幾千條留言,基本都來自于女孩,統統表示支持??磥?,大家終于等到一次不用再被催婚、不再被叫剩女的機會了。
李銀河老師的論述,初看很令人信服,甚至讓已婚的我,都有那么一瞬間的懷疑:為什么要結婚呢?但是,無論她給出多少數據和論據來告訴我們,婚姻在這個時代是一種尷尬的存在,也無法否認下面這個事實: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社會學教授Andrew Cherlin,在研究了眾多人口統計學家的調查后得出結論:依然有至少80%的美國人,會在一生中的某一個節(jié)點選擇結婚。
婚姻在當代社會,的確不再是必需品,但依舊是很多人渴望的一種經歷。
沒有婚姻,就沒那么親密和可靠
作為一個已婚人士,在我看來,結婚是有一些好處的。而這些好處,可能是那些反對婚姻的人,從未有過的體驗。比如,美滿婚姻帶給我們的安全感,是其他親密關系無法替代的。
支持李銀河老師的網友說:“相愛的人,不管有沒有結婚證,對他們來說都是沒有區(qū)別的?;橐鲋皇怯忻麩o實的存在?!笔聦崊s是,結婚證真的很重要。
更準確地說,從未婚到已婚這個身份的轉變,對我們的自我認知非常重要。正因為這種認知的轉變,我們從心理上收獲了婚姻帶給我們最重要的好處:安全感。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Jim Coan研究發(fā)現,當面對即將到來的危險時(實驗中用的是小電流電擊),握著愛人手的已婚者的大腦,相較于那些握著戀人手的同居者的大腦來說,反應程度要小。
這個實驗,是通過頭部掃描技術,來觀察人類大腦負責對壓力進行反應的部位——下丘腦。這就意味著,已婚的實驗者,面對即將到來的危險時,感受到的壓力程度,比同居的實驗者要小,從而,也可以更冷靜、更淡定地去進行分析和應對。
這個實驗中還有個值得注意的點:54個實驗者,基本都是相同年齡,并處在相同時長的親密關系中,而且對自己所處的關系狀態(tài)都非常滿意。
那么,區(qū)分他們大腦反應程度的是什么呢?Coan教授說:“這與實驗者如何理解自己正跟另一個人所處的關系狀態(tài)有關?!?/p>
同居且相愛的人,把這種關系理解為“一段不需要把雙方限制在一個終生的承諾中,但也不影響我們享受親密關系的關系”,但那份信賴感和安全感并沒有那么強大。
相反,與相愛的人領了結婚證,就享受了婚姻帶給他們的可靠性和可預知性。那么,在危險即將來臨時,因為這種可靠性和可預知性,大腦會非常敏感地覺察到這份“旁邊的那個人很值得信賴”的信號,讓我們的壓力情緒得到最大程度的控制。
換句話說,有Ta在,我就沒那么慌了。
婚姻中的親密關系無可替代
對于這個實驗,有人會反駁說:安全感是自己給的。但是,自己有安全感,并不妨礙再去多體驗一份婚姻帶給你的安全感啊。
實驗中,這只是一個小小的電流電擊,而現實生活中呢?我們看似短暫實則很漫長的一生,要面對的危急時刻,是這個小小電擊的數百倍,甚至數千倍。
當危險真的來臨時,如果身邊有那個握著Ta的手就會讓你大腦做出更好的應激反應和情緒管理的人,是多么重要且珍貴的存在啊。
我不知道婚姻制度是不是終將消亡,我只知道,只要婚姻制度存在一天,就會有人想要結婚。因為婚姻帶給我們的感覺,是其他任何形式的親密關系都無法替代的。那份絕對的安全感和信賴感,哪怕是在一起很多年的情侶或同居伴侶,也很難真切體會到的。
這個實驗,會讓那些支持“相愛的人只要在一起,不管有沒有扯證都一樣”的人,多一個思考的角度。
或許,現在你的伴侶還不是對的人;或許,你還沒有做好步入婚姻的準備—這都沒有關系,只是不要還沒經歷過婚姻,就到處宣揚婚姻有多負面、多糟糕。
婚姻還會帶給我們其他好處,比如處在美滿婚姻的人,從身體到心理都更健康;生長在良好婚姻關系家庭中的孩子,更快樂幸福;穩(wěn)定的家庭結構,會提高經濟收入等等。
最后強調一下,我的觀點都是基于“美滿良好的婚姻”的基礎上。婚姻不光需要遇見那個對的人,更需要夫妻雙方彼此用最初的心和最真的情,去經營和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