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婷
摘 要:2017年高考迫在眉睫,研究2016年高考有利于把握出題動向,本文選取了2016年高考文綜地理全國卷1卷與北京卷,探討這兩套地理試題中的一些特色試題,分析這兩套試卷的異同,并出了幾道模擬原創(chuàng)題,最后提出一些針對2017年高考復習的策略,以便更好的把握2017高考命題特點。
關鍵詞:地理高考真題;全國卷;原創(chuàng)題
2016年地理高考全國卷與北京卷的高考地理試題都順應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試卷結構,設計2015年保持一致,但是兩套試題都對考察的內容做了一定的調整,增加了一些鮮明的內容,讓人耳目一新。同時兩套試題都十分注重對地理基礎主干知識的考察,并增加了一些特色。
1 試題特色
1.1 強調中國傳統(tǒng)文化,加強學生民族自豪感
全國卷第1~3題、第36題,以及北京卷第1題第1小題、第36題、第40題,都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入題中,引導學生從地理視角辯證分析傳統(tǒng)文化內涵,思考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對當今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影響。全國卷1-3題考了兩方面的內容,第一題中國古代的景德鎮(zhèn)的陶瓷業(yè)的發(fā)展,以及景德鎮(zhèn)陶瓷在改革開放時的變遷,和如今的重新振興發(fā)展過程。第36題考查的是茉莉花茶。北京卷中第1題考查了中國的24節(jié)氣。北京卷綜合題第36題以古人登山作詩“山之南山花爛漫,山之北白雪皚皚,此山大別于他山也!”為例,引出大白山的自然環(huán)境異同點,后過度到大別山區(qū)產業(yè)的發(fā)展。其實北京卷考查的都比較全面,側重學生感性認識與理性思維的綜合考察,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結構的考察。下面是筆者依據高考試題特色設計的原創(chuàng)題。
原創(chuàng)題
材料:墨是文房四寶之一,借助于這種獨特的材料,中國書畫奇幻美妙的藝術意境才得以實現。安徽歙縣,古稱徽州,以盛產徽墨揚名海內,自南唐開始,已有一千多年制墨歷史,歙縣因此享有“墨都”之稱。然而制墨是又臟又累的體力活,如今仍在墨廠的工人年齡普遍偏大,盡管熟練工每個月可以掙到五六千元,但依然難以吸引年輕人的加入,千年徽墨,正面臨后繼乏人的窘境。
(1)分析歙縣在古代徽墨產業(yè)興盛的原因。
(2)針對徽墨產業(yè)后繼無人的窘境,請你提出一些振興徽墨產業(yè)的建議。
1.2 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考察學生地理實踐力
兩套試題中選取了大量社會生活熱點問題作為題目素材,構建試題情境,如全國卷第42中題莫干山民宿產業(yè)的興起,最后試題回到旅游資源的開發(fā)這個根本問題的探討上。 北京卷中第3題北京的空氣質量題,第40題江西海昏侯墓區(qū)的開發(fā),都試圖引導學生從地理視角看待社會生活,考查學生地理實踐力以及思維能力,尤其是第40題,它采用了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海昏侯遺址發(fā)掘作為話題,凸顯了試題的時代感,關注了社會的熱點話題,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但此題的落腳點仍在于關注熱點事件的發(fā)生與當地旅游業(yè)發(fā)展的關系,引導學生關注區(qū)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關注人地的協(xié)調關系。下面筆者依據高考命題思路設計的原創(chuàng)題。
原創(chuàng)題
材料:2015年2月1日,農夫山泉在長白山撫松工廠舉辦了隆重的新品發(fā)布會,推出了農夫山泉飲用天然水(適合嬰幼兒),同時農夫山泉集團推出了“尋源之旅”,吸引了許多家庭到長白山工廠旅游。這座工廠的設計,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遵循著自然為上的理念。農夫山泉集團特別修建了觀光棧道,吸引力了大批的游客,同時也使農夫山泉品牌深入人心。
(1)農夫山泉集團推出“尋源之旅”有何意義?
1.3 注重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考察
高考命題考查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近年高考的主流。2016年全國卷與北京卷地理試題強調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靈活和綜合運用,著力考查考生以區(qū)域認知為重點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試題全面涵蓋考試說明中的四項考核目標與要求,即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與規(guī)律,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兩套試題都以地理圖像為載體,突出考查學生的人地觀念、綜合思維、區(qū)域認知、地理實踐力等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尤其是對地理實踐力中的,讀圖分析能力的考察。
2 教學啟示以及復習策略
2.1 注重地理基礎知識
近年高考試題的變化,更加說明了地理能力的重要性,但是重視學生的地理能力的考察并不是否認地理基礎知識的重要性。相反,擁有地理能力是建立在,扎實的地理基礎知識之上,只有擁有扎實的地理基礎知識。才能夠擁有更高級的地理能力。2016年地理全國卷與北京卷都非常重視地理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很多題目都要通過最基礎的知識分析才能做出來
2.2 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地理核心素養(yǎng)
地理核心素養(yǎng)包括人地觀念、綜合思維、區(qū)域認知以及地理實踐力等四個方面。其中綜合思維中學生必須具備的視角也非常重要,時空的視角,辯證的視角,對比的視角,整體的視角等。在學生地理實踐力的培養(yǎng)中,圖片分析能力,信息數據處理能力,處理現實問題的能力特別重要。教師在指導學生復習地理時,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各項能力。
2.3 改變課堂教學方式
學生做題方式的培養(yǎng)和教師的教學分不開。這就要求教師摒棄之前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探究新的教學方式。加強探究性活動的學習,讓學生體驗研究的過程。掌握研究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在遇到新的題型的時候能夠以不變應萬變。在課堂中應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開發(fā)學生思維,讓學生學會提問題,最后針對學生的答案給出恰當的評價。
2.4 把握知識點復習時間,強調重點內容
2016年全國卷沒有考察地球的運動這一節(jié)的知識點,通過不同的研究者對高考地理試題的分析可以看出,實際上地球的運動這一節(jié)在地理高考試題中出現的概率是非常少的,但是在這高考的復習當中地球的運動這一節(jié)卻要將近花費一個半月的時間,我們都知道高三地理基礎知識的復習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復習的節(jié)奏和時間。某些難點并不是高考考察的重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把時間放在最重要的知識點上。
2.5 聯(lián)系實際生活,把握時事動向
結合2016地理全國卷與北京卷考察的知識點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今年的這兩套高考試題中有關實際生活,新聞熱點的考察非常多。我們要了解的并不是這件事情,或者生活中某種現象。我們是要通過現象看本質的問題,其實對于這種地理問題,只要學生能多觀察多思考基本上都能夠解答。
參考文獻:
[1] 胡煒.肖維敏. 2014年全國文綜卷高考地理試題比較分析以川渝卷為例 [J]. 地理教育2014(7)
作者簡介:
羅 婷(1993—),女,漢,籍貫:湖南邵陽,學歷學位:碩士研究生,單位:湖南師范大學,研究方向:地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