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梅
不為失敗找借口
□豐梅
不為失敗找借口,只為成功找方法。
某學生:老師,您好!今天我覺得非常委屈,數(shù)學老師冤枉了我。
咨詢師:有什么委屈和我聊聊吧。
某學生:題是我自己做出來的,老師偏說我抄同學的。(話說得斷斷續(xù)續(xù),聲音有些哽咽。)
咨詢師:老師根據什么說你抄別人的呢?
某學生:不就是因為我沒畫輔助線嘛!
咨詢師:沒畫出輔助線你都證出來了,你可太牛了?。ü室庹{侃她。)
某學生:我在草稿紙上畫了啊,就是沒畫到作業(yè)本上。
咨詢師:那你就別怪數(shù)學老師了,他只看到你的證明步驟,肯定懷疑你沒有輔助線怎么能證出來呢,最大可能就是抄別人唄。
某學生:可是,題目確實是我自己做的,老師就是冤枉我。(委屈依然在。)
咨詢師:老師為什么會冤枉你呢?還不是因為你沒按照要求完整地做題?如果你把思考時用的輔助線畫到作業(yè)本上,再把證明步驟寫全,老師還會冤枉你嗎?
某學生:不會。
咨詢師:看來,老師的誤會是由你自己引起的,還真不能只責怪老師,是吧?
某學生:是。(答應得很勉強)
咨詢師:當然,沒經過調查研究就給你扣上“抄作業(yè)”這頂大帽子,老師的做法確實不太恰當。(我想讓氣氛緩和一下。)
某學生:嗯。
咨詢師:如果你是老師,遇到這樣的問題會怎么處理呢?(讓孩子換位思考一下。)
某學生:我肯定要問問題目是不是本人做的啦。(理直氣壯。)
咨詢師:一個班幾十名學生,類似的作業(yè)問題五花八門,假如你是老師,還要備課、上課,有精力和時間來了解清楚所有問題的來龍去脈嗎?你能保證不冤枉每一個同學嗎?
某學生:不能。(語氣有些緩和了。)
咨詢師:看來,誰都有失察的時候,何況自己的作業(yè)中確實存在問題,那咱就原諒老師好嗎?
某學生:好。(這次答應得挺干脆。)咨詢師:不委屈啦?某學生:不委屈了。咨詢師:這件事對你有什么啟發(fā)?(職業(yè)病,忘不了“小結”。)
某學生:做題要按照老師的要求寫完整,不能“偷工減料”了。
咨詢師:很好。還有啊,以后遇到類似的事情要先從自身找原因,找出自己到底存在什么問題,這樣你對別人的批評就不會感到委屈了。多反省自己的問題,你才會進步成長。
某學生:嗯。謝謝您,老師。咨詢師手記:
放下電話,我卻陷入了深思。
孩子,你們這一代可真是寶貝疙瘩,“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啊。習慣了各種贊揚聲,受不得半點責備,雖然明知道是自己的失誤,也會千方百計找理由開脫,這好像已經成為你們的習慣。
上學遲到了,是媽媽做飯做得晚了;作業(yè)不會做,是老師沒講明白;考試沒考好,是老師出題太難了……無論出現(xiàn)何種問題,全是別人的過錯,與自己半點兒的關系也沒有,反正“這事不賴我”。
可是,孩子,這是在為自己的過錯找借口啊,是一種缺乏責任心的表現(xiàn),長此以往就會養(yǎng)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遇到任何事情都會千方百計尋求推卸責任的方法,這對于你將來的發(fā)展是極為不利的。
孩子,在你的成長過程中,犯錯、失誤總是難免的,老師希望你能坦誠面對自己,遇到問題不逃避、不退縮、不怨天尤人,能正確認識自己的過失,勇于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努力改正錯誤,你才能不斷進步。
孩子,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說過這樣一句話:“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毕M隳軙r常自我反省自己的行為,養(yǎng)成自我反省的習慣,“不為失敗找借口,只為成功找方法”,這樣會更有利于你身心健康成長。
(責編 陳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