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依汗古麗·提依甫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學生掌握了良好的閱讀方法,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學習能力。在語文課程標準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精讀訓練,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閱讀;精讀訓練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教師要重視學生的閱讀教學和精讀訓練,引導學生掌握精讀的方法,讓學生在讀懂文章的同時,能夠總結文章的內(nèi)容,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采用合作學習的方法,對文章中的疑難問題進行探討。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閱讀教學是難度較大的部分,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的精讀訓練,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一、精讀教學的目的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精讀教學和精讀訓練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和自主性,讓學生在閱讀文章時,能夠準確掌握文章的布局,弄清文章的主旨,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加強對學生的精讀教學,能使學生準確分析文章的布局,細致品味文章中重點字、詞和具的意思,準確把握文章的中心和主旨,了解文章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例如:教師在講解初中課文《赤壁賦》時,在文章的第一段中,作者以“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描繪月亮,學生在初次閱讀時很難理解這是一種怎樣的景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仔細品味并斟酌“徘徊”在此句中的意思,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月亮一晚上只能走一次,如何能夠做到徘徊?”學生就會思考重點句的意思,將其翻譯成“明月從東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與牛宿之間”,學生僅僅通過品味和思考徘徊一詞,就能領略到文章中的美好月景,感受到詞人心靈獲得的愉悅之美,感悟到蘇軾語言的精煉生動、詞簡情真。由此可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加強精度教學的力度,有利于學生剖析文章的內(nèi)容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開拓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和思維能力。
二、引導學生精讀訓練的意義
從知識層面來說,初中語文閱讀就是一個由“感知”到“理解”的過程,并將自己理解的內(nèi)容有效運用起來。從教師層面來說,在精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文章的最初要做到“泛讀”,簡要瀏覽文章的大體內(nèi)容,然后在對文章進行“精讀”,準確找出文章的重點字、詞、句,理解文章中重點句子的意思,弄清文章的主旨。
教師對學生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屬于感性認知的過程,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弄懂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和表達的思想情感。從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來看,教師要先指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泛讀”,要想深入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和思想,還要做到“精讀”。學生只有掌握精讀的精髓、技巧和要點,才能靈活自如地運用所學的知識,達到“由此及彼”掌握并應用語文知識的目的。學生在閱讀文章的整個過程中,精讀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做到精讀,才能深入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和思想。因此,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將對學生的精讀訓練和自己講解的內(nèi)容有效融合起來,開拓學生的眼界,深入挖掘?qū)W生的潛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
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精讀訓練,能使學生在長期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應該著重指導學生精讀的方法,并讓學生在精讀的過程中,將重點詞句做上記號、做好批注,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深入。
三、精讀訓練實踐
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教師引導學生精讀訓練,可以給學生指出明確的閱讀方向,在精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根據(jù)實際教學情況,給出一定的賞析模式,指導學生賞析文章,并用嚴格規(guī)范的語言對自己閱讀文章的體會進行歸納和總結。例如教師在教授《濟南的冬天》一文時,教師不要急于指導學生閱讀,而是引導學生憑借以往的學習經(jīng)驗,大力發(fā)揚發(fā)問的精神,精讀課文內(nèi)容,提出自己的疑問,然后再對文章進行研讀。教師在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精讀的過程中,不僅要簡單剖析課文的內(nèi)容,還要指出文章的重難點,這樣才能引發(fā)學生思考問題,全面感知并總結課文。通過分析和討論可知,《濟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文章的標題簡明扼要地點出了地點和節(jié)令,文章描繪出濟南的冬天和其他地方冬天的不同景象,老舍先生在創(chuàng)作文章時,準確把握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描繪出一幅幅濟南特有的動人冬景,從而中可以看出老舍先生善于描述景物的主要特征,表達自己鮮明的印象和感受。由此可見,教師在引導學生精度文章的過程中,讓學生善于發(fā)問,帶著問題來閱讀文章,在把握文章主旨和思想的基礎上解決問題,逐個擊破文章中的重難點,進一步鞏固自己的語文知識,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蘊,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和閱讀習慣,在面對難度較大的文章時,能夠做到沉著冷靜,細致分析文章,掌握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最終達到深入理解文章的目的。
總結:精讀是指從以文字符號為信息載體的讀物中提取有價值信息的閱讀方法。它的特點就是能從閱讀材料中找到重要信息,即理解文章中的主要信息。精讀能夠“充分開發(fā)閱讀者擴大視覺感知能力和左右腦協(xié)調(diào)準確處理視覺信息的巨大潛能”。精讀的目的在于使讀者從紛繁的讀物中篩選有用的信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精讀是建立在教師對學生耐心指導的基礎上的,精讀訓練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職能,讓學生掌握精讀的方法和技巧,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尹斐.新課標下的個性化閱讀教學淺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05).
[2]喬博亮,樸航瑛.初中小說個性化閱讀教學芻議[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6(02).
[3]鄭昌斌.讓個性化閱讀綻放光彩[J].中國校外教育,2012(04).
[4]高恩賢,孟祥鴻.如何完善課堂上的個性化閱讀[J].商業(yè)文化(下半月),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