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威
摘要:初中階段的最后一關就是中考,它是學生奔赴高中的過渡也是為初中階段學習情況交的答卷。為了應對中考,作為系統(tǒng)性知識融合應用的初三年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在初一、初二階段,語文學習一直是以灌輸基礎知識,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為基本目標,而在初三階段,關于如何復習是一個重點,語文教師要下更多的功夫在創(chuàng)新復習方式、提升復習效率上。
關鍵詞:語文復習;方式多樣;目標明確
眾所周知,教師如果可以上好每一堂復習課,就能達到讓學生對知識深入理解并且靈活運用的教學目的。因此,初三語文復習課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通過多種多樣的科學方法和有針對性的重難點探討,鞏固學生的已學知識,并加強應用能力。本文將就初三年如何更有效率進行語文復習做一個簡單探索。
一、課程設計和組織
在了解了一些語文教師和我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后,我認為復習課主要是以喚起記憶、綜合整理、鞏固應用為核心,以講練結合,理解大于死記硬背為原則,以強化做題能力為目的而進行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與組織[1]??偨Y來說,包括如下四個程序。
1、感知程序。在這一程序上,主要強調老師的精講,即教師通過充分的復習準備,將知識深入淺出地進行剖析,起到引導和啟迪的作用。前提是教師必須認真鉆研教材,把知識歸納整理好,并輔以具有啟發(fā)性的綜合思考題等,將知識框架傳授給學生。當然,這并不是意味著教師要把一切都準備好,學生照搬照抄即可,而是要基于教師傳授的知識框架,自己進行知識補充,這樣一來,才能做好與下一程序的銜接。
2、反芻程序。上一程序教師的啟迪與引導就是為了這一程序服務的。學生掌握了大致的知識框架后就要去填充框架中的知識,形成記憶。教師在一開始提出的一些啟發(fā)性思考題都可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尋找答案,問題解決了,目的就達到了。這同時也考驗了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能否在所學知識上再補充整理,是對學生的一種考驗,也是一個很有效的復習方法。
3、消化程序。所謂消化程序,其實就是要讓學生多加練習。純粹記住知識是沒有多大用處的,要讓知識記得更加牢固就要通過練習強化。練習也不是盲目的,要講究技巧以及因人而異。教師在這一程序中也要發(fā)揮作用,根據(jù)復習內(nèi)容的多少和難易程度,給學生提供相應的建議。
4、反饋程序。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進行檢查和改錯以達成反饋程序知識完善的目的。光是接收信息和不斷練習不但乏累,而且效果不佳。教師批改或是同學間相互批改有利于捕捉學生的知識漏洞和及時填補漏洞。
以上四步程序,先喚起記憶再鞏固知識,是復習的一個基本過程,所以這四步程序缺一不可。教師發(fā)揮引導作用,學生發(fā)揮主體作用,在這四個程序上相互配合,提高復習課堂的效率。
二、語文復習課的方法
1、放射性大。語文課文一般來說都較長,在一開始的教學階段要精讀細讀,到了復習階段就沒有多大必要了。因為復習課不同于新課,這些內(nèi)容都是學生已經(jīng)學過的,只是隨著時間推移對知識記憶漸漸模糊了。教師只要將課文的大致意思提煉出來,讓學生沿著濃縮的知識拓寬思維,放射開來,就能形成更加深入的記憶體系。如在學習《山中避雨》這篇文章時,只需掌握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結果這六要素即可。了解了這六要素就等于掌握了這篇文章的主旨大意,發(fā)展經(jīng)過。
2、覆蓋面廣。整個初中階段共要學習六本書,而整個語文知識系統(tǒng)分散在各本書中,零碎的知識給復習帶來了一定的阻礙??墒侵皇呛唵蔚匕堰@些知識集中起來又沒有多大意思,很容易在這一過程中不慎脫離考試大綱。但是一定的聯(lián)系又是必要的。比如說,在講到歐陽修的文章時,就可以涉及到唐宋八大家,由此點出其他七個人的文章。同學們不僅可以記住唐宋八大家都是哪些人,同時又可以細數(shù)在初中階段學到的唐宋八大家的文章。這樣有邏輯,有聯(lián)系的記憶結構,能夠較好地解決知識覆蓋面過廣的問題,同時又讓學生增長課外知識。[3]
3、系統(tǒng)性強。整個初中的語文知識是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具有很強的系統(tǒng)性。在復習時,要一下子掌握整個系統(tǒng)是有很大難度的,因此我們可以把整個大系統(tǒng)分成若干個小系統(tǒng),這有點類似計算機中的“分而治之法”。攻克一個個小系統(tǒng)后,再將它們聯(lián)系起來,融會貫通,提高學習效率。詩歌鑒賞一直被作為一個重難點,比如詩歌系統(tǒng)就可以分為山水田園詩、邊塞詩、離別詩、懷古詠史詩、相思愛情詩等小系統(tǒng),逐一學習后再抽象出一般規(guī)律,難點就會變得簡單起來。
4、比較性好。一般來說,同一個單元的幾篇文章間都是有共同點才會被收錄到同一單元的,但是同時它們也會相互區(qū)別的點,因此可以列張表格,做個比較,就一清二楚了。教師也可以通過板書形式,將比較圖示出來,不失為一個實用的好方法。
5、趣味性足。復習本身就是一個有壓力的過程,如果教師的復習方法又傳統(tǒng)又乏味,學生也會失去復習的興趣。所以教師可以適當運用各種方式,如圖示法,借助各種符號、線條和圖畫,刺激感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復習興趣,從而提高復習效果。
三、結語
語文作為中考的重點科目之一,是初三階段復習的重點。要做好語文的復習,需要教師與同學的配合??偠灾?,明確目標、方式多樣,將系統(tǒng)性與科學性、趣味性融合,就能有效提高復習效率,讓學生自信迎戰(zhàn)中考[2]。
參考文獻
[1] 商友敬,《語文教育漫談》,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05.
[2] 陳日亮,《淺談中學語文復習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03.
[3] 董璐. 高中作文真情實感缺失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 云南師范大學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