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
摘 要 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新課程標準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學目標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語文教育應有的豐富內(nèi)涵和無窮魅力。更新觀念,激活課堂是語文教學中一個值得探究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 語文課堂 激活 觀念 思維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0-0010-02
語文課應該是最鮮活、最具有生命力的課堂,更是妙趣橫生,多姿多彩的課堂。但從當前語文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新的問題又擺在了我們面前,部分教師錯誤地認為形式多樣、花樣翻新、熱熱鬧鬧的課堂教學就是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語文作為我們的母語,應該具有無限的生機與活力。那么到底該如何把握,才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真正地鮮活起來呢?結合我多年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踐,在此談幾點認識與體會。
一、更新教學觀念,駕馭語文課堂
素質教育要求“不求人人升學,但求個個成才”,因此,老師應徹底摒棄“一心裝著升學率,兩眼盯著好學生”的做法,樹立“為了一切孩子”的觀念,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所提高。于是老師就要“三管齊下”:一要培優(yōu),二要補差,三要抓特長。只有這樣做了,才是對素質教育的全面理解。語文教學要講究一個“活”字,要讓學生提起興趣,要讓學生真正有所得,就要突出語文課“活”的特點與靈性。要想激活語文課堂,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根據(jù)教學需要設計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讓學生興趣盎然,有的放矢。比如課堂教學目標應該如何制定呢?“教學目標我制定,學生跟著教師走”,我感覺這是在差強人意。我想何不來個反彈琵琶?——目標讓學生自己來定。讓學生唱主角,學生的心靈放飛了,學生的個性張揚了,學生就會樂此不疲,全身心投入到語文教學活動中來。
二、激發(fā)學生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有這樣一個實例:一個幼兒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圈,問:“小朋友,你們想像一下,這個圓可能是什么?”結果在兩分鐘內(nèi),小朋友們說出了22個不同的答案:有的說是一個蘋果;有的說是一個月亮;有的說是老師的大眼睛……這個問題被拿到初中二年級的教室內(nèi),兩分鐘過去了,沒有一個人發(fā)言,老師沒辦法,只好點名請班長帶頭發(fā)言。班長慢吞吞地站起來,遲疑地說:“這——大概是個零吧?”這個實驗非常簡單,卻非常能說明當前職業(yè)教育存在的問題。沒有受過教育的小朋友兩分鐘內(nèi)說出22種答案,受過八年教育的學生,兩分鐘內(nèi)反而沒有人回答。是初中學生失去想像力了嗎?不是的。經(jīng)過多年教育,他們建立了一個信念:老師的任何問題都只有一個標準的答案,面對這樣一個突如其來的問題,他們揣摩不出老師的標準答案是什么,所以不敢貿(mào)然回答,不愿當眾出丑。他們關心的不是我怎樣看問題,而是老師怎樣看問題。作為教師,我們并不期望把學生培養(yǎng)成諾貝爾獎學金獲得者,但我們卻應該擔負起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責任,因為如果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從小沒有得到好的保護與開發(fā),就會逐漸地受到抑制,甚至喪失。所以,我們應該想方設法讓語文課堂“鮮活”起來,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三、利用計算機網(wǎng)絡輔助語文教學
直觀性是教學的基礎手段,借助計算機網(wǎng)絡,能有效地將抽象的文字轉化為具體的形象,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ヂ?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為網(wǎng)絡教學提供了條件,其教學手段有模擬演示、實物對照、影片放映等。早期的電教手段如錄音機、錄像機、幻燈片、投影儀,以及目前使用較多的多媒體計算機、VCD機、數(shù)碼投影儀等都是可以綜合運用的。面對必然到來的教育技術革命,面對日趨苛刻的人才市場,面對不容樂觀的生源質量,為了每一個學生的成功,為了每一個中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我們語文工作者既要高瞻遠矚,在觀念上進行創(chuàng)造性改革,又要腳踏實地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語文教學的整合實踐中不斷探索,用時代語文蓬勃的生命力向傳統(tǒng)情境中“少、慢、差、廢”的初中語文作一次徹底的改革。
四、引時代“活水”進入語文課堂
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要把課文作為傳授知識發(fā)展能力的主要依據(jù),但又不能作為唯一的依據(jù),不能拘泥于教材。而應該根據(jù)具體的教學目標和實際情況的需要,時時引進時代的“活水”。比如可增設“文化快餐”:每堂課拿出幾分鐘,開設“每課一成語”“每堂一首詩”“三分鐘自由談”等欄目,合成一份內(nèi)容豐富的“文化快餐”。“神舟六號”發(fā)射成功時,在課堂上讓學生暢談自己的想法,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各抒己見,暢所欲言,課堂氣氛立刻活躍起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還可指導學生剪報,每周拿出一堂課做交流,讓每一位學生手中都有一份完整的閱讀材料。擴大學生閱讀量,在教學內(nèi)容上不斷輸送新鮮“血液”,才能使語文教學不斷地鮮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