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鋒
摘 要:鍋爐作為重要的熱能轉換設備,在我國的工業(yè)生產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鍋爐在運行的過程中,其各個部件會長期處于加熱狀態(tài),并且在燃燒過程中還會產生煙塵以及水垢等現象,會對鍋爐產生一定的腐蝕。鍋爐作為特種設備,其運行的安全性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工業(yè)生產以及日常生活的正常運行,所以應該加強對鍋爐安全運行的管理。根據鍋爐的運行狀態(tài),制定完善的維護保養(yǎng)計劃,延長鍋爐的使用壽命,降低事故的發(fā)生幾率,確保工業(yè)生產以及日常生活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
關鍵詞:鍋爐;安全運行;維護保養(yǎng)
在鍋爐運行的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會對各個部件產生一定的腐蝕,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維護保養(yǎng),長期處于超負荷運行的狀態(tài)下,會導致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為企業(yè)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并且對人身安全產生巨大的威脅。為了確保鍋爐的安全運行,要制定完善的管理體系,并且加強日常的維護保養(yǎng),及時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根據鍋爐的運行特點,做好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安全檢查,消除一切不利隱患。不斷提升鍋爐的設計和制造水平,完善結構設計,為后續(xù)安全運行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
1 鍋爐安全運行管理
1.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
安全運行管理是鍋爐能夠安全穩(wěn)定運行的基礎保障,所以企業(yè)應該根據鍋爐運行的具體需求,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明確各個崗位人員的工作職責,實行崗位責任制,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要有專人負責。制定完善的安全檢查機制,對于鍋爐運行前以及運行過程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應該有全面的檢查機制,明確檢查的范圍和內容,消除安全隱患。
1.2 鍋爐點火前的檢查與準備
為加強鍋爐的安全運行管理,應該做好點火前的檢查與準備工作,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為鍋爐安全運行奠定良好的基礎。加強對鍋爐運行管理人員的培訓,一定要熟練了解鍋爐安全運行的規(guī)程和崗位職責,檢查工作一定要認真細致,嚴格按照規(guī)范要求的內容執(zhí)行。
對于新裝和檢修后的鍋爐要按照規(guī)定進行檢查,在關閉人孔和手孔之前,檢查鍋筒、集箱以及管子內是否存在遺落的工具,檢查工作一定要認真細致。檢查完畢后,將人孔和手孔關閉,注意密封性和牢固性。
對于鍋爐的常規(guī)檢查,主要應該注重對鍋爐外部、輔機以及相關附件的檢查,檢查爐膛內部是否有積油,如有應該清除干凈;檢查爐墻、煙風道的密封性和完好性,是否存在裂紋和破損,保證各附件的開關和閘門處于正常位置;檢查水位表是否能夠正常工作,防護裝置是否完好;檢查水泵、風機、爐排是否能夠正常運行,可通電進行試轉,檢查是否有摩擦和撞擊等異?,F象。各附件應該保持良好的潤滑狀態(tài),無破損。點火前的檢查工作是鍋爐能夠安全運行的重要保障,所以檢查工作應該全面、認真、細致。
1.3 點火升壓
鍋爐在點火前檢查完畢后,即可以開始點火運行,此階段屬于升壓的過程,一定要緩慢進行,避免因為升壓過快出現的溫差變化而引發(fā)鍋爐受壓元件產生滲漏、裂紋和開裂。所以點火升壓的過程應該合理控制,根據鍋爐的結構形式、容量以及燃燒方式等來確定升壓進程,保證鍋爐能夠安全運行。在點火的初期階段,不需要向鍋爐中注水,以免造成損壞。將過熱器上的疏水截門和排汽閥門打開,在汽壓高壓大氣壓時再關閉閥門。對安全附件進行校正,尤其是壓力表和水位表,在鍋爐內壓達到0.1MPa以上時,對壓力表和水位表的指示值進行驗證,同時調整安全閥,保證鍋爐無泄漏現象。
1.4 正常運行操作
在點火升壓完成后鍋爐進入正常運行,此時主要是對鍋爐的汽壓、水位以及燃燒狀況進行調整和監(jiān)視,以保證其處于安全穩(wěn)定的運行狀態(tài)。為了提高鍋爐燃燒熱效率,可以根據負荷變化情況來調整燃燒工況。鍋爐燃燒的好壞,通過火焰顏色、排渣以及煙氣就可以進行判斷。如果爐膛內火焰為金黃色,爐渣為白色且不夾雜黑色煤粒,煙氣呈灰色,則說明爐內燃燒工況較好,燃燒比較充分。而如果火焰為暗紅色,爐渣中帶有黑色煤粒,煙氣為黑色,則說明燃燒工況不好。應該對送風量或者燃煤進行調整,所以在鍋爐運行過程中,應該時刻監(jiān)視其燃燒工況,確保鍋爐處于高效安全運行狀態(tài)。
2 鍋爐的維護保養(yǎng)措施
2.1 建立日常維護保養(yǎng)的工作制度
鍋爐的安全運行需要完善的維護保養(yǎng)工作,因為鍋爐長期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態(tài),各個部件需要承受較大的負荷,為了保證鍋爐性能的完好性,需要定期進行維護保養(yǎng),從而延長鍋爐的使用壽命,降低故障的發(fā)生幾率。維護保養(yǎng)人員要根據鍋爐的運行狀態(tài),制定適宜的維護保養(yǎng)策略,明確維護保養(yǎng)的范圍和內容,并且嚴格按照規(guī)章制度執(zhí)行。加強對鍋爐維護人員的培訓,熟練了解各種鍋爐的結構設計和運行原理,對于鍋爐日常運行過程中易發(fā)生故障的部位加強檢查,不斷提升專業(yè)技能,強化安全意識培訓,為鍋爐的安全運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2.2 日常維護
2.2.1 一級、二級保養(yǎng)
一級保養(yǎng)是要求操作人員,在平時的工作中,對鍋爐和輔助設備進行檢查記錄,主要有燃燒設備,水位表、安全閥、風機等等設備,必須把設備的狀態(tài)記錄下來,以便查詢。二級保養(yǎng)是在一級保養(yǎng)的基礎之上,對鍋爐本體和輔助設備進行相關檢查,做好常規(guī)的日常保養(yǎng)工作。
2.2.2 小修、大修
小修是在二級保養(yǎng)基礎上,對鍋爐內部的一些壁管等進行檢查,以及輔助設備等狀態(tài)的確認和保養(yǎng),要求操作工在鍋爐停爐時候按照制度進行的檢修保養(yǎng)。大修是需要專業(yè)的維修企業(yè),對鍋爐進行定期的專有修理,主要工作有,對鍋爐本體和輔助設備進行清理,防止腐蝕,必要時候,對一些元件進行更換新的零件。
2.3 結焦和水垢的清除
在鍋爐運行過程中,由于燃煤產生的煙塵會對受熱面以及其他部件產生結焦現象,不僅容易腐蝕鍋爐部件,并且會降低鍋爐的燃燒效率,所以對于受熱面等部位的結焦現象應該做好防范措施,并且定期對煙塵和結焦現象進行處理,防止影響鍋爐的運行效率。水垢對鍋爐的安全運行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要對容易產生水垢的部位加強管理,定期清除水垢。
2.4 停爐后的維護保養(yǎng)
在鍋爐停爐后,為了保證下次能夠正常運行,應該將其內外進行徹底的清掃,避免雜質長期存在鍋爐內部。然后根據停爐時間的長短,采用適宜的保養(yǎng)措施。具體的保養(yǎng)方法主要有濕法保養(yǎng)和干法保養(yǎng),在實際使用時,根據地域特征、企業(yè)需求以及鍋爐自身的結構等因素綜合考慮,采用最佳保養(yǎng)措施。
3 結束語
鍋爐在長期處于高負荷的運行狀態(tài)下,對各個元件的要求比較嚴格,對于設備連接的密封性、完好性以及運行狀態(tài)都有嚴格的要求,以保證鍋爐能夠安全穩(wěn)定運行。如果鍋爐元件有所損壞,將會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所以加強對鍋爐的安全運行管理,并且做好維護保養(yǎng)工作,降低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幾率,確保鍋爐的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李江紅,劉亞波,張國平.淺談鍋爐的安全運行管理與維護保養(yǎng)[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2.
[2]燕冰,高貴娥,喬小平.淺析電廠鍋爐的安全運行及維護保養(yǎng)[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
[3]呂洪超.論注汽鍋爐主要儀表器件的維護與保養(yǎng)[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