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艷玲
(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qū)祥瑞園小學)
摘 要:信息技術以其利用計算機的交互科學性、界面友好性、反饋及時性的特點,使虛幻的音樂形象具體化,復雜知識簡單化,零亂知識條理化,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與音樂教學有機的結合,節(jié)省了時間,豐富了資源,有效地開闊了學生的音樂視野,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使音樂課堂錦上添花。
關鍵詞:信息技術;音樂課堂;興趣;視野
當今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信息技術這個計算機領域發(fā)展的新技術,以其利用計算機的交互科學性、界面友好性、內容多元性、反饋及時性的特點,在教學中集圖、文、聲、像、形態(tài)、信息為一體,使虛幻的音樂形象具體化、使復雜的知識簡單化、使零亂的知識條理化,彌補了音樂課堂教學的不足,對學生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開闊了學生的音樂視野,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把光、色、音、像有機地結合,靈活交叉多變教學,給音樂課堂增添了無窮的魅力,得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F(xiàn)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談信息技術在音樂課堂中的有效運用。
一、巧設情景,營造氛圍,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學生產(chǎn)生的影響,遠遠超過了教師的督促和簡單的說教。演示型的教學課件能將文字、圖像、音響等直觀地展示出來,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色彩繽紛、聲像同步的教學情景,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的音樂審美和體驗推向高潮。如教授歌曲《春天舉行音樂會》一課時,那時恰好春天,天氣暖了,樹葉綠了,花兒艷了,一切都像是剛從冬眠中醒來一樣,正是踏春的大好季節(jié)。我抓住了小學生急于出去游玩的心理,利用信息技術設計了動畫視頻、音像等資源,在動畫片“智慧樹”主題歌《郊游》的伴隨下,一起去郊游。鈴聲一響,智慧車到了,學生做好了準備。老師把車門(出示圖片)關好,一起乘坐智慧車出發(fā),去欣賞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這時學生的興趣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了,眼睛睜得圓圓的。這時抓住了學生的心理,隨機提問:“你從哪里感覺到春天來了?”學生爭先恐后地說自己的看法,這樣不但學生的情緒和情感都被充分調動了起來,而且鍛煉了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以及語言表達力。為后面更好地學習歌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隨后播放了幾段視頻和聲音片段,學生都聚精會神地看著、聽著,接著小組就老師的問題展開了討論,在討論中找出了正確的答案??吹贸鲂畔⒓夹g的應用不但形象、直觀,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加深了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審美感受,使學生更快地理解音樂,感受情景。
二、直觀形象,具體生動,推動理解
豐富多樣的音樂信息,可以增強學生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不僅利于更多地獲取知識,而且能夠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化抽象為具體,效果非常明顯。如在欣賞樂曲《春江花月夜》時,欣賞之前老師提出問題,讓學生結合音樂和畫面去感受每段樂曲的力度、速度、情緒以及對樂曲的理解。學生在欣賞第一段音樂的時候,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的是夕陽映江、晚風輕拂的初暮景色,聆聽的是緊密銜接、優(yōu)美抒情的旋律,將學生帶入了美好遐想的意境中,形象地描繪出了春江月夜的迷人景色,展現(xiàn)了江南水鄉(xiāng)的優(yōu)美風姿。在欣賞第二段音樂的時候,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的是月亮緩緩上升的動感畫面,生動畫面,再次使學生感受到春江月夜的迷人景色,獨特的自然景象,沉浸在美的遐想之中,腦海里浮想聯(lián)翩,將畫面、音樂融為一體,如身臨其境,加之老師的適時引導,很快就理解了樂曲。因此,看得出信息技術教學為學生欣賞樂曲創(chuàng)設了生動形象的意境,起到了很強的感染作用,推動了學生的審美感受和理解。
三、準確表現(xiàn),凝聚思維,發(fā)揮想象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所以音樂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顯得尤為重要。如在教授歌曲《金孔雀輕輕跳》一課時,采用信息技術播放孔雀開屏的視頻導入,同時讓學生想象孔雀與我們人類的關系,這樣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凝聚了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的發(fā)揮,避免了過多的占用課堂教學時間,使教學更為緊湊、形象,利于學生的學習和吸收,更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四、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增長見識
網(wǎng)絡資源的廣泛性和共享性,為我們提供了廣泛的信息來源。比如教授童謠《其多列》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對我國云南少數(shù)民族的情況有個較全面的了解,課前我利用信息技術制成相關的信息素材,如云南的地理位置,哈尼族的服裝、飲食、習俗等有關內容,讓學生在聆聽歌曲的同時,也滲透了解了這些風土人情,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開闊了視野,融入了意境,豐富了知識,增長了見識。
實踐證明,信息技術與音樂課程教學的有機結合,豐富了資源,節(jié)省了時間,開闊了學生的音樂視野,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使學生產(chǎn)生聯(lián)想,更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給音樂教學增添了無窮的魅力,使音樂課堂因信息技術的“色彩”斑斕,錦添“奇”花,而大大提高了音樂課堂的效率。
參考文獻:
顏焱.多媒體讓音樂教學如虎添翼[J].小學教學參考(綜合),2010(7):18-21.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