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俊
(甘肅省古浪縣第三中學)
摘 要:農村中學在開展網(wǎng)上集體備課教研活動中,所面臨的缺技術、少資金的難題,進行了分析,找到了適合農村中學網(wǎng)上集體備課的資源平臺,并對平臺的運用進行了對比和分析。
關鍵詞:農村中學;集體備課平臺;方法
2016年8月至12月,全校教師參加了由省教育廳主管,中國教師研修網(wǎng)承辦的“國培計劃(2016)——甘肅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項目培訓。經過四個月的緊張培訓,全校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和思想認識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對教育信息化的熱情高漲。在此背景下,各教研組對如何開展網(wǎng)上集體備課的問題,被提到學校的議事日程上。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币_展網(wǎng)上集體備課的教研活動,先得有網(wǎng)上備課平臺這個工具才行。但是,農村中學缺乏研發(fā)備課平臺的能力,也沒有運行平臺專用的WEB服務器。如果要自己建備課平臺,只有租用WEB空間,購買域名,還要在信息產業(yè)部辦理注冊、備案等手續(xù),每年還要承擔相關的租費,對農村中學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另外,租用的空間容量有限,不利于備課資料的長期保存和積累,所以,農村中學自建備課平臺的想法,首先被否定。
現(xiàn)在,把目光轉到國家政策扶持的層面上,分析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2015年11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出席第二次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提出,“三通兩平臺”建設工程,由政府買單,學校免費使用的原則。國家對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戰(zhàn)略決策,為農村中學集體備課的教研活動,提供了免費的平臺,解決了農村中學缺技術、少資金的難題,使農村中學,實現(xiàn)網(wǎng)上集體備課的想法成為可能。經過各方面因素的綜合分析,大家一致認為,用政府部門提供的長期免費資源平臺,打造成為自己學校的網(wǎng)上集體備課平臺,是農村中學實現(xiàn)網(wǎng)上集體備課的最佳方案。
目前,在省內各農村中學已經普及使用的免費資源平臺有:(1)中國教師研修網(wǎng)(網(wǎng)址:http://www.yanxiu.com);(2)“隴上行”甘肅省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網(wǎng)址:http://www.gsres.cn),這兩個平臺都具有集體備課的功能,各具特色。
現(xiàn)分別說明這兩個平臺的使用方法:
1.中國教師研修網(wǎng)
(1)登錄【研修網(wǎng)】,進入【個人中心】,選擇【備課中心】后,有三個選項【同步備課】、【集體備課】和【我的備課】,選擇【集體備課】,點擊【新建集體備課】,輸入標題、描述,在【任務分配】一欄中,點擊【新增備課任務】,【目錄設置】中選擇備課題目,【分配】中指定小組中的某一成員,為這個任務的責任人,輸入標題,點擊【確定】按鈕,完成任務分配,可同時添加多名責任人;【任務附件】中【上傳新附件】;【截止日期】中設定截止日期,點擊【去發(fā)布】按鈕,完成集體備課任務的發(fā)布。
(2)集體備課小組成員,在【集體備課】中,可看到【備課要求】、【我的任務】、【他人任務】和【集體成果】選項,在【我的任務】中,上傳【我的資源】,最終形成【集體成果】。
2.“隴上行”甘肅省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
(1)登錄省平臺,在【應用中心】中選擇【集體備課】,然后點擊【去協(xié)作組廣場】、【創(chuàng)建協(xié)作組】。
(2)其余老師加入該協(xié)作組。
(3)組內管理員(教研組長)在組內創(chuàng)建一段時間的集備計劃(例:某學期)。
(4)組內管理員在集備計劃下創(chuàng)建集備主題(即課或課時)。
(5)組內成員協(xié)同編輯共案(可支持多個,例;導學案、教學設計、PPT課件)。
(6)組內成員共同產出集備成果(共案、個案、資源、反思等)。
從使用方法上可以看出,兩個平臺的集體備課流程基本一致。但是,中國教師研修網(wǎng)今年承擔了全省中小學教師的培訓任務,幾萬名教師同時在線上課學習,網(wǎng)絡暢通,零故障,反映出了研修網(wǎng)強大的技術保障能力,令人稱贊?!半]上行”省平臺,多年來在全省開展“甘肅教師學苑”在線人文知識學習等系列活動,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提供的資源平臺的功能十分豐富,涵蓋人文知識、學習空間、應用中心等諸多實用的功能,適合全省農村中學教學方面的各類需求,并且全省所有中小學教師,都擁有省平臺的賬號,且已經使用了很長的時間,在廣大中小學教師中,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兩個平臺在技術水平上各有千秋,難分伯仲。
在具體運用方法上,兩個平臺也有區(qū)別。中國教師研修網(wǎng)中,在【新建集體備課】之前,就要先組建備課小組(坊),需要創(chuàng)建者有縣(區(qū))級的管理員權限才能做到,所建的小組(坊)的成員可以達到幾十人,甚至上百人,適合跨學校(區(qū)),進行“連片教研”的不同學校的教師來集體備課。而在“隴上行”省平臺上,每個注冊用戶可以自行【創(chuàng)建協(xié)作組】,其他教師自愿加入該組,所以特別適合同一所學校內,以同一教研組的教師,創(chuàng)建集體備課的協(xié)作組來備課,也可以隨時解散組,自主性較強,比較適合農村中學備課組人員經常變動的特點。
綜上所述,“隴上行”省平臺是農村中學網(wǎng)上集體備課平臺的最佳選擇。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