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森+程江珂+文汝杰+駱超+王軍
摘 要:習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在學習過程中,多數教師進行教學時都將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分開,這樣的教學方式暴露出學習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地方性綜合性的本科院校的學生自身對于計算機知識的掌握水平不同,所以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教學措施來提升學習的成果,帶動計算機課堂學習隨著科學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提升計算機的學效率。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 課程教學 改革實踐
就目前我們在計算機學習的現狀來看,計算機基礎課是對學校非計算機專業(yè)所開設的公共基礎課,是促進素質教學發(fā)展的基礎課程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性。我們在此類課程的學習中,獲取自己需要的知識,完善自身計算機方面的知識,對今后的學習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在以往的學習中,教師都將理論和實踐操作分開,在很大程度上以及不能滿足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需要。
一、加強綜合性本科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重要性
從現代教育發(fā)展的角度來看,我們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大多數知識點的內容都包含在《計算機基礎》這本教材中。地方性綜合性的本科院校每年所招收的生源人數眾多且專業(yè)類別也較為復雜全面,對非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進行的計算機教學反映出了相應的教學難度。目前我們院校的教師對于計算機基礎進行了相應的教學改革,以此來促進教學成果的提升。計算機基礎課程對于地方性綜合院校的學生素質拓展以及綜合操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現階段教師的教學課堂上對我們進行更多的還是理論性教學,教學過程中將實踐和理論分隔開了,這不利于我們對于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學習。所以加快綜合性地方本科院校的計算機改革工作具有重要意義,也更適宜我們現階段學習的需要[1]。
二、我校當前計算機基礎課改革與實踐的具體表現
1.轉變原有的學習方式
當前我們在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的過程中,通常都是理論課與實踐課分開的形式,每周的課時都有明確的安排,實際課時量較少。教師給我們上完規(guī)定的理論課后便進行相應的實際操作教學,理論課程的內容較為繁雜,操作課也沒有具體的實踐目標。理論課沒有經過有效地理解將很難被我們所掌握,經過一段時間又會很快的忘記,沒有發(fā)揮出具體的實踐操作的作用。所以我校在近幾年的教學發(fā)展過程中地域課程進行了相應的改革,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也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fā)生了轉變,將學習的場所由原來的教師遷至到現在實驗電腦房。教師在完成相應的教學計劃是時,我們也根據教學內容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
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開展了邊講邊練的教學模式,以此來鞏固我們對所學知識點的快速掌握理解。當理論課講解到一定程度時,我們根據理論課的內容進行相應的練習,教師從旁進行相應的指導和檢查工作。經過反復的講解和練習,我們對于知識點能夠進行有效地整合與利用,提高了我們課堂學習的效率。
2.提升自我實踐操作能力
學校為了響應教育部門的各項教育管理的要求,我校在計算機基礎教育進行了相應的改革。原來我們理論課學習場所都進行了遷移,由教室轉向了機房。之前教師在理論課上僅僅是教授我們一些常接觸的計算機知識,但是理解的過程中會受到相應的限制?,F在教師教學中會運用多媒體設備進行理論知識的展示,有時候也會教授我們如何運用多媒體設備,進行相關的調試。這對于我們在學習之外知識的拓展具有較強的意義[2]。
我校生源較廣,且所設置的專業(yè)范圍類別也較全面,對許多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的教學要求相對沒有我校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的要求高。教師在向我們教授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時候,由過去統(tǒng)一的教學變?yōu)楝F在的從旁輔導教學,解決學生之間的問題。比如在教學Word、Excel等活動時,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出現各類疑問時,教師從旁的進行有效的指導,讓我們掌握基本的操作原理。word作為文字操作專家,它能使我們更加深入地理解、熟練文字操作的命令。教師對我們進行實例操作展示,分別詳細地進行文字編輯,使自己可以從全局的角度掌握整個編輯過程,力爭使自己學習完word之后就可以投身到實際的學習中去[3]。
3.加強實踐活動總結,鞏固練習部分
計算機知識更新是很快的,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我們如何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轉變我們傳統(tǒng)的學習觀念,來充實我們的計算機實踐應用技能,已經成為我們每一位學生必須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識,把學習各方面做得更好。對各項學習活動要進行全面的總結,做更多的練習來鞏固所學的部分。初步認識各個軟件的基礎應用,包括Word、Excel等應用程序的基本使用。在剛開始接觸這些知識的時候,我總是覺得異常乏味。但隨著學習的一點點深入,我逐漸開始認識到計算機世界的精彩,也開始逐漸領悟計算機學習的重要性[4]。
在學習powerpointd時候,對于學校許多非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比如藝術類專業(yè)、文史以及理科類的專業(yè)的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都要用到PPT進行各項任務及成果的展示。所有課后作業(yè)可以根據教師所教的知識進行相應的實踐練習,比如對所有的圖片進行編輯然后加工,制作出完整的學習課件,而后再根據我們自身的運用操作能力,對課件的內容進行難度系數的補充。
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地方性綜合性本科院校的計算機基礎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根據教學改革發(fā)展的需要完善對自身各方面的要求。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鍛煉自身計算機實踐操作能力,為今后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姜洪溪,程建軍,徐格靜等.地方性綜合型本科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3(37):36-36,37.
[2]孔穎.以能力培養(yǎng)為導向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2(20):130-131.
[3]段二軍.談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發(fā)現(教育版),2016(3):97-97.
[4]顏秉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師,2014(5):101-101.
作者簡介
魏玉森(1995-),男,四川成都,大學本科,主要從事信息化建設,軟件工程等研究。
通訊作者
程江珂(1982-),男,講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信息系統(tǒng)等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