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紅
【摘 要】中學思想品德課是中學生進行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課程,既有嚴密的科學性,又有高度的思想性。作為思想品德課教師,要搞好思想品德課教學,增強學生思想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必須正確把握好尺度。
【關鍵詞】初中思品 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071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初中思想品德作為一門針對中學生思想與品德教育的重要課程,應秉承“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通過新的方法與途徑提高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成為一個思想進步、品德高尚、充滿自信的人,因此,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對中學生心理特點與成長規(guī)律的了解和把握,將思想品德觀點、思想品德理念以一種學生能夠主動接納和吸收的形式潛移默化的進行影響,成為新時期擺在廣大思想品德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實踐證明,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賞識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強大的自信,而巧妙的引導則能夠讓學生堅固自信,從而以自信為階梯讓他們逐漸走向成功,體驗快樂,實現(xiàn)思想品德教學與學生自身行為的有機統(tǒng)一。
一、加強師生交流溝通,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教學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我們不能壓抑學生的思想,束縛學生的思想,而要讓學生盡情地釋放自己的困惑和見解,讓枯燥的課堂教學煥發(fā)新的生機與活力,活躍課堂氛圍,發(fā)揮思想品德教學思想引導的作用。因此,我們要加強師生間的交流溝通,構建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增強師生互動。比如,我們可以圍繞思想品德現(xiàn)象或社會的熱點問題進行隨堂討論,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借此機會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知識量。例如,在教學《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一課時,可以將班里學生分成兩隊,進行辯論,在辯論的過程中,使大家對所學內容有更深的理解。另外,我們還可以利用網(wǎng)絡平臺拓寬師生交流的渠道,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與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聯(lián)系,解答學生遇到的困惑,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二、要加強學生的“德”與“行”結合
老師上思想政治課,上的不僅是課,更是一種模范、一種標本。我們不需要我們的孩子像故事主人公一樣偉大,卻需要教育他們“勿以善小而不為”。通過小小的舉動,通過他們力所能及的行為,溫暖別人、感動自己。唯有將“德”的教育與行動結合,才是設立思想品德課的目的。對于這一點,我的做法是,上完課以后,立即要求學生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從身邊做起,如幫助同學完成一些能做到的事情,對身邊的同學道謝,請平時對自己有幫助的同學道謝。這樣,通過道謝和幫助,感動他人,在完成這些任務的同時也豐富了班級文化建設。
三、重視多媒課件的制作,充分利用多媒體
在以往的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基本上還是使用延續(xù)了千年的黑板加粉筆的方式,這樣,即使教學內容很豐富,素材也是來源于生活的,但長此以往也很難引起學生的探究學習的欲望了。因此,教師必須要重視課件的實用性,在制作課件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根據(jù)教學內容制作課件。課件的使用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因此,要選用最佳素材來突出教學內容,要讓學生在課件的展示中明白教學意圖,實現(xiàn)教學目標。二是根據(jù)學生學習情況制作課件。課件素材的選取要符合學生的學習水平,不能過難,也不能太容易,最好要選取學生比較熟悉的素材,讓學生容易接受,這樣才能使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三是考慮到教師的個性風格。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特色,因此課件的制作還要考慮教師自身的教學風格。比如,有些教師講課風趣幽默,有些教師講課聲情并茂,有些教師講課條理分明,注重邏輯等。制作的課件要體現(xiàn)出教師的風格相一致的特點,這樣教師在講課時才會信手拈來。
四、加強案例教學
政治,特別是法律板塊,最常用的應該就是這種方法。即:講述一個案例,學生分成小組討論,然后分組展示成果,在錯與對的碰撞下,總結歸納知識要點,這種方式不但能激發(fā)學生探索的熱情,而且會對知識點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時學以致用。
例如:在講授繼承權這一板塊時,我曾用過一個案例,“有對新婚夫婦,在去度蜜月的過程中出了車禍,男的在送往醫(yī)院的過程中死亡,女的則在醫(yī)院的手術臺上死亡。他們倆共同買了一套房子,價值30萬元。男的上無老下無小,僅有一個胞弟;女的也是僅有一個胞妹,那你認為這30萬元房產(chǎn)應該歸誰繼承?為什么?”聽完案例,同學們很感興趣,討論十分熱烈,有的認為應該歸胞弟,有的認為應該歸胞妹,但大部分同學則認為應該平分,各式各樣的理由五花八門。其實,所有財產(chǎn)應該歸胞妹繼承,當聽到這樣的答案時,大部分同學驚然了,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們想很快知到理由。這時,我又請答對的同學來給全班分析,有不足的我再做補充。此案例主要設及“法定繼承”中繼承順序的問題以及夫妻共同財產(chǎn)如何繼承的問題,理論很簡單,但在這樣的討論與合作中,同學們不僅記憶深刻,輕輕松松就把知識點牢記,而且會對知識點的應用有更深的了解。
五、結合熱點,把握時代脈搏
思想品德課具有時代性,因此教學的內容不能脫離生活,更不能落后于時代?,F(xiàn)在的中學生思維都比較活躍,喜歡新鮮事物,許多社會熱點他們都比較感興趣,也喜歡評論。鑒于此,教師在教學時必須要了解學生在想什么,喜歡什么,然后將學生喜歡的問題和學生學習的內容聯(lián)系在一起,增加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從近幾年的中考卷可以看出,試題涉及的內容中包含一些時事政治和鄉(xiāng)土文化方面的知識,這些內容比較接近學生的生活實踐,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學到的知識去分析討論社會熱點和時事政治,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國家大事有一個更深刻的了解,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小組合作探究
新課程強調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主動探索社會現(xiàn)實與自我成長的問題,通過調查討論等活動,在合作和分享中豐富擴展自己的經(jīng)驗,激發(fā)道德學習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長的需求。在教學活動的實施中,作為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當?shù)臈l件,營造恰當?shù)姆諊?,使學生產(chǎn)生自主學習的愿望,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當然,創(chuàng)設活動形式多種多樣,旨在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不僅讓學生了解課本知識,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一系列學習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健康的情感,積極的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培養(yǎng)了學生健全的人格。
綜上所述,初中學生普遍對思想品德課的興趣不大,主要的原因是教學內容過于抽象,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要上好該門課程的常態(tài)課,就要將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調動起來,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