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思征 張 健 劉向東
(西藏農(nóng)牧學院公共教學部,西藏 林芝 860000)
太極拳練習對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響
洪思征 張 健1,2劉向東3
(西藏農(nóng)牧學院公共教學部,西藏 林芝 860000)
目的 研究太極拳練習對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響。方法 采用分組實驗、對比分析以及身體狀況評價法對參與太極拳練習的中老年人進行研究。結(jié)果 中老年人參與太極拳練習的目的是增進身體、心理健康,預防疾病。試驗前后晨練組被試的強迫、人際關(guān)系、抑郁、焦慮、敵意等10個指標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強迫、敵意、妄想癥3個指標差異更明顯(P<0.01)。而將對照組試驗前后指標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以上10個指標均未發(fā)生顯著性變化(P>0.05)。結(jié)論 中老年人經(jīng)常參加太極拳練習可以調(diào)節(jié)情緒,改善思維與情感,強化自我觀念和自尊。太極拳在改善中老年人身心健康方面具有顯著作用,尤其對中老年人心肺功能、心理、精神狀態(tài)的調(diào)節(jié),鍛煉后都有明顯改善。長期參加太極拳練習可以有效降低中老年人的焦慮水平。
太極拳;身心健康
目前人們對自身的健康問題日益重視,一改過去身體沒有疾病就是健康的觀念,并逐步將心理指標納入到考察的范圍,尤其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1989年將健康的三個維度定義在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之后,身體活動與身體健康問題引起世界心理學界的高度重視,長期科學的身體活動(鍛煉)對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1~5〕。太極拳作為當下最普遍、最流行的中老年人健身方式,能有效改善呼吸、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均衡性和靈活性,并使大腦皮質(zhì)的興奮與抑制的轉(zhuǎn)換能力逐步提高,促進形神合一、身心統(tǒng)一。擬探討太極拳練習對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有益影響。
1.1 研究對象 以林芝市120名中老年人為研究對象,均為近期太極拳初學者,經(jīng)過臨床檢查,選取適合實驗的受試者。隨機分為對照組、晨練組各60人,具體信息見表1。
1.2 方法 實驗時間為2016年7~8月。晨練組進行2個月,1 h/次且4次/w的太極拳練習干預,而對照組以同樣時間、頻率自由活動。實驗前后的測試指標均按方澤忠編著的《身體狀況評價方法》的測量要求,并采用國家體育總局科研所研制的儀器進行測定〔6~8〕。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1.0軟件行單因素方差分析。
表1 被試者基本情況(n)
見表2。實驗組鍛煉前后各因子均表現(xiàn)出顯著差異(P<0.05),其中在強迫、妄想癥以及敵意等因子上表現(xiàn)出非常顯著
表2 兩組鍛煉前后前后各指標比較±s,n=30)
性差異(P<0.01)。晨練組與對照組鍛煉后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但是對照組實驗前后差異性不顯著(P>0.05)。
太極拳練習對降低老年人焦慮有良好的作用,在強迫癥、敵意、恐怖、妄想、抑郁方面的效果也比較顯著,經(jīng)過2個月的太極拳練習,老年人練習者較不練習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明顯改善,也就是說,太極拳練習能有效提升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以上指標中的“人際關(guān)系”指標也發(fā)生了顯著性變化,根據(jù)實驗設計,原因可能是中老年人在一起集體練習太極拳,中間有較多的機會進行交流的結(jié)果。
太極拳鍛煉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主要可以從心理層面解釋,即太極拳鍛煉者主要通過身體練習機制影響心理健康。中老年人太極拳鍛煉者通過心理作用直接影響其生理、生化指標。根據(jù)人體生理機制,生理、生化指標的變化必將引起人體生理功能的變化,從而促使中老年身體健康發(fā)生變化。
中老年人太極拳練習可以調(diào)節(jié)情緒,改善思維與情感。我國自古一直倡導“心神合一、心與意結(jié)合、意與氣結(jié)合、氣與力結(jié)合”以及“以心行氣,以氣通身”,這樣可以使中老年人的身體與心理保持一致,使其全神貫注于練習之中。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認為,人體通過運動,可以對中老年人練習者的情緒進行調(diào)整,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速人體代謝以及機體內(nèi)環(huán)境更新速度〔9〕。認知行為假說則認為,太極拳鍛煉可以引起中老年人積極的思維和情感變化。而積極的心理指標實驗后改善較明顯,試驗后中老年人的正性情感穩(wěn)步上升,而負性情感逐步下降〔10〕。隨著太極拳鍛煉的持續(xù)進行,中老年人在測試指標上表現(xiàn)出不斷提高的趨勢,說明長期的太極拳運動有助于調(diào)節(jié)參與者的精神面貌和提升心理生活品質(zhì),從而促進中老年人的心理和身體健康。
中老年人經(jīng)常參與太極拳活動、鍛煉能強化自我觀念和自尊,相關(guān)研究結(jié)果顯示,太極拳練習可以促進中老年人空間意識逐步提高,自我概念逐步加強,肌肉和力量與自尊逐步改善。通過太極拳練習,可以改善練習者的心理活力,增強身體健康水平,逐步提高中老人的自尊。自我概念和自尊水平的提高都有助于中老年人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據(jù)人類行為心理學研究認為,實驗對象在完成一項自身認為較為艱巨的任務后,其自身效能水平就會提高,而對于沒有鍛煉習慣的人,參加鍛煉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事情,這期間如果嘗試養(yǎng)成自我鍛煉的習慣,后期其自我效能感將逐步提高,并有助于中老年人降低焦慮、抑郁、敵意等消極情緒,培養(yǎng)積極、樂觀的健康心理。此外,中老年人參與練習太極拳,可以獲得成就感與身體控制的成功感,同時也增加了老年人之間交往的機會,加強情感交流,達到心理改善、身體機能與自尊提高的積極效果。
太極拳在改善中老年人身心健康方面,具有顯著作用,尤其對中老年人心肺功能、心理、精神狀態(tài)的調(diào)節(jié),鍛煉前后都有明顯改善〔11~13〕。同時對于部分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中老年人群也有很好的控制效果〔14〕。太極拳練習在改善中老年人身體、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年輕人要經(jīng)常鼓勵家中老年人進行太極拳練習。同時社會各界、社區(qū)應重視中老年人身體、心理健康的問題,定期派工作人員組織中老年人科學鍛煉,為太極拳練習參與者提供更多的練習場地與專業(yè)指導〔15〕。
1 趙淑英.體育活動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00.
2 呂紅斌.運動與心理健康〔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1993;12(1):28.
3 毛志雄.身體鍛煉方式與中老年人信息加工能力的關(guān)系〔J〕.體育科學,1998;(5):87-90.
4 任未多.身體活動與運動鍛煉的心理效應〔J〕.體育科學,1997;(3):77-8.
5 張力為.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進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43.
6 王秀美.快步行走鍛煉對老年女性身心健康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7(2):228-9.
7 丁華麗.對廣州市參加踢毽運動的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2;22(5):31-3.
8 崔永勝,虞定海.“健身氣功·五禽戲”鍛煉對老年女性身心健康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7(11):1504-6.
9 王瀠雪,黃明雷.晨練中老年人生活滿意度及主觀幸福感的結(jié)構(gòu)方程模型〔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23):4657-9.
10 蘆鴻雁,王 莉.中老年人日常健康行為與健康心理控制源、自我效能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7):4997-8.
11 張 健,張建華,田汜明.中老年人運動流暢心理狀態(tài)〔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2):432-4.
12 張 健,張建華.最大力量練習對中老年人跑步經(jīng)濟性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24):7162-4.
13 李德明,陳天勇,吳振云.中國中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8;22(7):543-9.
14 殷華西,劉莎莎,宋廣文.我國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現(xiàn)狀及其展望〔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22(10):1566-9.
15 王大華,肖紅蕊,祝 赫.中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務模式探討—— 社區(qū)層面的實踐與解析〔J〕.老齡科學研究,2014;2(12):59-65.
〔2016-10-29修回〕
(編輯 李相軍)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No.14CTY012);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YB023);甘肅省體育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GST201666);甘肅省高等學??蒲许椖?2016B-003)
張 健(1984-),男,講師,博士,主要從事運動訓練理論與方法研究。
洪思征(1979-),男,講師,碩士,主要從事運動人體科學研究。
G806
A
1005-9202(2017)08-2010-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08.084
1 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 2 西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
3 萍鄉(xiāng)學院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