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靈劍
摘 要:在思想品德情景教學中,教師應扮演好“幫手”的角色,針對學生學習與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及時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盡可能的爭取學生的信任,為接下來課程教學的繼續(xù)和進行奠定情景基礎,為思想引導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做出努力。本文作者結合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對增強思想品德課情境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情境教學;主動參與;合作探究
思想品德課是向學生比較系統(tǒng)地進行共產主義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課程,主要通過課堂教學形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要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必須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來加深學生對道德要求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
所謂情境教學,就是為了達到既定的教材目的,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引入或創(chuàng)設與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置于特定的教學情境之中,引起情感體驗,激活思維,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增強教學實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動機
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設與教材相適應的情境氣氛,能使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激起求知的欲望,學習情緒不斷高漲。如在教學《我愛爸爸、媽媽》這一課時,父、母對孩子無私的疼愛,孩子對父母無比的依戀,這種體驗是每一個小朋友都有的。我根據這一實情,在引入新課時,請一個小朋友獨唱《我的好媽媽》,使同學們沉浸在溫馨的回憶之中,油然而生愛父母的強烈情感。接著我組織學生討論:“你們愛你們的父母嗎?為什么?”學生積極舉手發(fā)言,激動地敘述父母是怎么愛自己的,自己也非常愛父母。在這樣一種良好的氛圍中教學,學生產生強烈的直覺情感,積極地參與學習。
二、多角度觸情、誘情、促情
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喜歡聽故事、唱歌等。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充分做好準備,通過誘人的故事情節(jié)來激發(fā)學生的道德情感,使學生從故事中明白事理,提高認識。通過豐富的情景畫面,讓學生體驗情感,通過思想品德教學與音樂的合理聯系,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如學《惜時如金》一文,可以通過講故事的形式,使學生明白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李大釗之所以自小學習好,是因為他愛惜時間,刻苦學習,從而激起學生明白要惜時如金、發(fā)奮學習的道理。也可以讓學生唱《明天歌》,使他們在歌聲中領悟到時間是寶貴的,明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道理,自覺做到刻苦用功,惜時如金。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
三、運用圖畫進入情境
在小學思想品德課教材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有插圖的,低年級教材更是圖文并茂。因此,在教學中要巧用插圖或掛圖,創(chuàng)設有靜有動的情境,使學生加深對道德要求的認識。運用圖畫,能使學生通過視覺觀察,在明理動情的基礎上,思想情操和品質都得到升華。如教學《刻苦學習》一文,在學生初步懂得只有以頑強的毅力勤奮學習才能成才的道理時,我展示了:中國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德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前蘇聯偉大的文學家和思想家高爾基三位名人的畫像,并讓學生學習畫像上凝練而精辟的名言:“科學成就是由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唯有長時間積聚才能由點滴匯成大海。”“我沒有什么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追究問題罷了?!睂W生看后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受到了很大的啟迪。不但進一步懂得了學習是艱苦的事,只有刻苦學習,努力克服困難,持之以恒,才能成才的道理。而且還要做到學習刻苦認真,不怕困難,虛心好問,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語言情境
思想品德課教材一般都是通過一個個生動具體的事例來體現一定的道德要求,并通過道德認識來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教師為達到這一目的,必須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對這些事例進行描繪、渲染,使其富有情趣,誘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達到以情激情、以情動人的教育效果,如講故事、朗誦詩歌、引用格言等。教師為此必須鉆研教材、熟記教材內容,充分發(fā)揮教材的作用,變書面語言為口頭語言,再加上自己的動作和表情,使語言形象生動,使學生深入理解故事的含義,形成正確的道德認識。
五、運用多種媒體,創(chuàng)設視聽情境
多媒體技術的最大特點就是生動性、形象性和直觀性,而中學生的思維又以形象思維為主。針對學生的特點,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大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世界文化之旅》一課,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世界各國的文化習俗和風土人情,并配以優(yōu)美動聽的解說,使學生在欣賞中猶如身臨其境,樂而忘返,感受到不同國家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在愉悅中既掌握知識、豐富想象力,又陶冶情操,進而提高思想品德教學效率。
六、教師設置的活動情境要有內涵
活動要具有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要寓意深刻。有些活動單純的注重形式的新穎,活動設計表演的色彩比較濃厚,過度地注重了新穎、有趣,而不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提出問題、探究問題的熱情;或者活動內容淺顯,不能打開學生的思維空間。不切合教學內容的活動,再有趣再新穎巧妙也不易采用,有些活動設計不能圍繞教學目標展開,目的不明確或比較分散,就會陷入因活動而活動的尷尬境地。
總之,新教材,新教法,新學法。運用情境體驗式教學法,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豐富而有個性,把要求學生在教學中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的新理念落到實處,大大提高思想品德課教育的實效性,值得我們用心嘗試。
參考文獻:
[1]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6.
[2]閻金鐸,田世昆.小學思想品德教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美]鮑里奇,著.易東平,譯.有效教學方法(第四版).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276.
[4]孫紅艷. 增強思想品德課情境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