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澤木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人們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基礎上對健康提出了更高要求,進而食品污染等問題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群眾希望購買到營養(yǎng)豐富、口感好、無污染的綠色、健康食品,為了滿足人們的要求,我國各地有機水稻的栽培面積不斷擴大,本文筆者就重慶地區(qū)的有機水稻高產栽培技術作簡單探究,希望為廣大有機水稻種植戶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有機水稻;高產栽培;技術
重慶位于我國西南部,屬于長江上游地區(qū),其地貌主要以丘陵和山地為主,素有“山城”之稱。全市總面積達到8.2402萬km2,總人口共3016.55萬人。據統(tǒng)計,2015年重慶市全年糧食播種面積3364.34萬畝,而水稻種植面積達1008.05萬畝,所占比例為29.96%,水稻作為我市第一大糧食作為,也是全市最重要的經濟作物。近年來,重慶市大力發(fā)展并推廣有機水稻栽培,為當地種植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一、品種選擇
有機水稻品種應盡量選擇抗病性強、抗逆性強、分蘗能力強、營養(yǎng)豐富以及品質達到甚至超過國家一級優(yōu)質米標準。根據重慶地區(qū)的地域條件和環(huán)境氣候,可以選用的有機水稻品種有黃金晴、水晶3號、新稻22等。
二、種子處理
選好種子后,還需要用溫水代替水稻藥劑浸種殺菌,以此預防惡苗病。要保證水稻種子的干燥,將水稻種子置于60℃溫水中浸泡10~15分鐘,浸泡后撈出再立即放于冷水中浸泡,直到恢復常溫。
三、培育壯苗
1.苗床準備。選擇的土壤應無草籽、病菌少,待篩后按照1:1的比例混合,將水分調為20%~30%,堆起來再覆蓋塑料薄膜,主要是將草籽發(fā)芽被燒死,然后在加入20%腐熟的農家肥作為苗床土。
2.適時播種。重慶地區(qū)播種的時間一般為4月下旬,播種量200~300g/m2。
3.秧田管理。(1)溫度管理。在播種至出苗這段時間,應該通過覆膜來保溫,種子出苗初期應多通風,但是注意田間的溫度不能超過28℃,待秧苗1.5~2.5葉期時,應加大通風量,并預防日夜溫差引起的凍害,保持田間溫度為20~25℃,若溫度過低應及時增加覆蓋物,并注意預防因溫度過高燒苗或者秧苗徒長。在秧苗2.5~3.0葉期時,應晝揭夜蓋,保證田間的溫度維持在20℃左右,若在高溫或者大風天氣時,應該注意采取遮陰通風措施。(2)水分管理。種子出苗前應保證其一定濕度,但是也不能積水,一旦發(fā)現積水應晾床,若發(fā)現干裂應及時澆水,待種子出苗后根據秧苗不同時期及時補水,澆水時間為早晚各一次。
四、移栽
1.本田整備。在耙田之前應施以經過無害化處理的腐熟肥或者商品有機肥,2噸/畝。在秧苗移栽之前10d應灌水泡田,主要為了讓壟片軟化,便于耙平整細。整地時要達到寸水不漏泥的標準,并清理好埂邊的草籽。
2.移栽。秧苗移栽最好選擇在陰天,密播插小苗10~15cm,稀播插大苗12~17cm,移栽時保證寬行33cm、窄行20cm、株距20cm,每穴插秧苗4-5苗,多為17-25萬穴/畝。要保證移栽行直,且株距均勻,秧苗插栽深度以1~1.5cm最佳,要避免深插。待一個田塊移栽完后,立即灌水以扶苗、護苗。
五、本田管理
1.科學施肥。有機水稻的施肥要求嚴格,主要施以生物肥和有機肥,以餅肥、雞糞等非化學類肥料為主。在插秧之前可以將經過發(fā)酵的雞糞均勻投入田中,要注意避免肥料堆積引起燒苗。播種后再施以適當的有機肥,主要是提高秧苗的出苗率和成活率。待秧苗的分蘗始盛期、擱田中期、促花期、?;ㄆ趹⒁饧皶r追肥,可以在下午四點后噴施新寶佳有機肥,若噴施6小時內降雨,則需要再次噴施,有機水稻的追肥宜少量多次,并要根據土壤肥力、秧苗不同生長情況合理追肥。
2.科學灌溉。有機水稻灌溉必須采用節(jié)水灌溉,切忌不可使用生活污水和工業(yè)用水灌溉,灌溉宜采用單排單灌,關于水層的管理,要遵循“以淺為主,以水促控、以水增溫、以水養(yǎng)根、以根保葉”的原則。具體灌溉方法為:水稻移栽到返青分蘗初期應深水灌溉,水層控制在5cm,待返青后水層控制在2~3cm,在有效分蘗前灌溉以淺為主,促進分蘗,待有效分蘗結束后,針對生長旺盛的田塊應排水曬田,曬田時間為7~10d,用于控制無效分蘗,曬田的標準為地面開裂,可見白根,葉色變淡,主要促進根系發(fā)展。待排水曬田后,采用干、濕、干的間歇灌溉方式實現以根保葉、養(yǎng)根保蘗。在秧苗孕穗期應淺水勤灌溉,每次畝灌水量35立方米左右,直到黃熟期便需要停止灌溉。
六、病蟲害防治
有機水稻栽培過程中常見的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白葉枯病、紋枯病、細菌性條斑病、稻曲病等,常見蟲害主要有:稻飛虱、二化螟、稻縱卷葉螟、三化螟等。
1.農業(yè)防治措施。農業(yè)防治病害的措施可以采用健身栽培,以此提高水稻抗病性,在本田整備時應打撈菌核,并打撈出的菌核帶出田外燒毀,針對蟲害的農業(yè)防治措施可以延遲播種,從而減少二化螟、潛葉蠅蟲害。
2.物理防治。所謂的物理防治就是借助簡單的工具以及光、熱、電等物理因素對病蟲害進行防治。比如,利用不同波長的放射能照射害蟲;利用仿聲學和超聲波原理,擾亂病蟲代謝等。其具體方法包括:(1)病害防治。即對抗病品種進行嚴格篩選,并讓水稻種均勻受藥,進而避免水稻植株在生長中同蟲害接觸。(2)蟲害防治??梢岳妙l振式殺蟲燈對蟲害進行燈光誘殺,通過物理方法治理蟲害。
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作為現在最受歡迎的病蟲害防治方式,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其主要是通過微生物的代謝產物、生物的生長以及生物間的天敵關系規(guī)律來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以菌治理蟲、以菌治菌、以蟲治蟲是生物防治的原理。進行生物防治,第一步就是要分析田地病害,接著再展開相應的防治措施。生物防治的成本不高,使用也非常簡單,最重要的是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是非常值得廣泛運用的一種水稻病蟲害防治方法。具體方法為:(1)利用蟾蜍等兩棲動物同害蟲之間的天敵關系,將水稻田中的蚜蟲、瓢蟲等有效控制。(2)通過微生物技術對水稻病蟲害進行防治,比如可利用井崗霉素治理水稻紋枯病。
七、采收
待水稻葉片枯萎,谷粒變硬變黃時即可收獲,收獲后的稻粒應做好翻曬,貯藏工作。
參考文獻:
[1]吳勇賢.有機水稻栽培技術[J].北方水稻,2010,01:41-43.
[2]姚英娟,曾小軍,舒平平,等.有機水稻病蟲害防控措施研究進展[J].江西農業(yè)學報,2010,10: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