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云芳
一、寫好微作文
所謂微作文就是概括地記下真實的事情或經(jīng)歷,一般以100字左右為宜。將好的素材一一完整地寫出是不現(xiàn)實的,因為中考前夕時間緊張,不允許這樣做,但是如果將這些素材簡略地記載下來,作為中考素材的準備則是必要的。這樣做,一方面能促進學生積極挖掘生活,從生活中尋覓相關的素材,從而豐富學生中考作文的選材儲備,為中考作文提供寫作源泉;另一方面,有利于中考前教師對學生作文的指導,極大地提高教師作文輔導的針對性,使作文指導更具個性化。
基于教學的系統(tǒng)性和復習迎考的針對性,筆者是這樣組織學生進行微作文的:先是按內(nèi)容將中考作文分成若干類型,如家庭類、校園類和社會類,或者再具體分成親情類、友情類、人情類;成長類、情感道德類、審美鑒賞類;等等。然后從中選取一個作為練習的內(nèi)容,要求學生在此話題范圍內(nèi),用簡短的語言概寫一件自己最有感觸的事情,最后教師認真閱讀學生的微作文,并及時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點評,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微作文在不過多占用學生課后作業(yè)時間的前提下,作為一項作文實踐活動,無疑可以被高頻率組織。通過系列化的練習,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較為完備的中考素材貯備庫,從而讓學生在中考考場上游刃有余地應對“寫什么”的困境,順利地選擇恰當?shù)乃夭?,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p>
例如,筆者在一周內(nèi)曾經(jīng)布置了兩次這樣的微作文訓練,一次是“成長路上,你收獲了什么?你能用100字概寫一件事來展示自己的收獲嗎?”另一次是“親情是什么?請簡述一件事來回答。”如此進行不同題材的高頻率微作文訓練,無疑可以幫助和促進學生聚集不同類型的素材,為中考考場上素材的選擇提供充分的素材來源。
二、備好“代表作”
所謂“代表作”,是指最能反映學生自己寫作水準的作文。中考作文,其實是學生寫的能力的綜合反映,它是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謀篇布局能力、篩選和組織素材能力的綜合反映。應該說,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以選材能力和對選材的加工利用能力為基礎的,或者說,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表現(xiàn)為學生的選材能力。選擇蘊含真情實感的素材,才能寫出富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因此,備好“代表作”,就應考而言,主要是針對選材而言的,即要從已寫的作文里選擇那些蘊含真情實感的習作,經(jīng)過再加工,使其成為反映自己寫作能力和思想情感水準的“代表作”。
從初一到初三,學生們寫了大量的習作,經(jīng)歷了很多類型的考試,在考場上寫下了許多考場作文,它們或因各種原因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因而還不能算作是好文章。但從中遴選幾則富有真情實感的好素材,找到文章的問題所在,有針對性地加以修改,讓其真實地反映自己的寫作水平和思想情感水準,成為自己的“代表作”還是行之有效的。重要的是挑選和修改“代表作”的過程要在教師的組織下進行,因為一方面,學生的認識和寫作水平究竟有限,教師的指導能幫助學生真正修改出自己的“代表作”;另一方面,在修改中,教師的具體指導能讓學生在考場上樹立自信,獲得寫作經(jīng)驗,有利于學生在考場上發(fā)揮出自己的寫作水平。讓學生自顧自地挑選、修改,放任自流,很可能收效甚微,得不償失。
三、開設聊天室
幫助學生貯備中考素材可以貫穿在平時的復習課中。最常見的做法是開設聊天室,即利用課前的三五分鐘,讓學生圍繞一個話題,聊聊自己的經(jīng)歷或遇到的令自己觸動的事情。那么,如何組織這樣的聊天活動呢?
(1)設計好聊天的話題。話題要針對中考的考試類型,貼近學生的生活,例如,“誠信”“成長”“讓我心動的一件事”等。教師要仔細研究近幾年中考作文的特點,把握中考作文的趨勢,緊扣中考要求和趨勢,精心設計話題,讓聊天話題序列化、體系化。
(2)規(guī)范聊天的程序。一般來講,先聊經(jīng)歷或事情,后議感觸、感悟與感想。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使聊天過程具有程序性和操作性,同時使聊天具備實際作文的結(jié)構(gòu)與內(nèi)容要素,成為實際作文的雛形,在“說”中培養(yǎng)學生“寫”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促進學生自我消化經(jīng)歷和事情,培養(yǎng)學生善于體驗、思考的習慣,讓聊天成為學生抒發(fā)自我情懷、表達獨立思考的手段,進而增加作文的情感濃度和思想厚度。
(3)要面向全體。課前三五分鐘的聊天不應成為少數(shù)優(yōu)等生的個人秀,而應成為全體學生展示自我的大舞臺。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教師的周密組織。教師先布置話題讓學生在課前做好準備,再組織學生“聊天”,最后教師進行評價總結(jié)?!叭巳硕紲蕚?,個個能參與,大家來表現(xiàn)”這是原則,也是目標。這樣,在講述和傾聽中,學生們相互啟發(fā)、互為借鑒,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醞釀形成適合自己的素材。這樣的聊天活動,一般一次讓兩三位學生參加為宜。當然,活動的效果來自活動本身,更來自活動的堅持,聚少成多,堅持下去,效果才能彰顯。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尋找生活中的“米”,永遠是作文尤其是考場作文的第一位因素。在這方面,教師有義務、有責任指導和幫助學生尋找到生活中的“米”,從而讓學生在中考考場上寫出富有真情實感的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