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手術室實施手術安全核查工作的可行性。方法: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按照常規(guī)程序開展手術共885例,2015年1月至12月采用手術安全核查方法開展手術共896例,記錄手術安全核查的開展及實施情況,對2014年和2015年時間段患者的滿意度及手術感染率進行調查和比較。結果:手術安全核查工作開展以來,手術室工作質量及手術安全系數(shù)進一步提高。2014年時間段患者的滿意度為92.7%,手術感染率為8.8%;2015年時間段患者的滿意度提升至96.3%,手術感染率降低至3.6%;差異具有統(tǒng)計意義(P<0.05)。結論:手術室開展手術安全核查工作具有可行性,可有效提升手術治療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關鍵詞:手術室;手術安全核查;應用效果
患者安全是醫(yī)療安全的核心與重要目的,手術療效及安全性則與患者治療后的健康狀況密切相關。為此,國家衛(wèi)生部中心質量管理委員會推出《手術安全核查制度》實施細則,將手術安全核查列為手術系統(tǒng)科室的核心內容。本次研究通過對手術安全核查工作實施情況的分析,對手術室中手術安全核查的可行性及效果進行了探討。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手術醫(yī)師共有6名,麻醉師共有1名,手術室護士共有8名。2014年1月至12月,我院按照常規(guī)程序開展手術治療共885例,男性513例,女性372例;年齡30-78歲,平均(54.2±6.8)歲。2015年1月至12月,我院采用手術安全核查方法開展手術治療共896例,男性518例,女性378例;年齡29-80歲,平均(55.0±6.2)歲。2014年和2015年手術患者的基礎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術安全核查
⑴加強培訓和教育:組織全體工作人員參加培訓,內容包括手術安全核查的內容和方法;結合以往手術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教育,通過手術醫(yī)師、麻醉師、護士三方之間的協(xié)同合作,進一步增強工作人員對手術安全核查的認識。⑵明確責任:組織全體成員學習相關法律,增強手術安全意識,使其能夠按照標準程序進行手術安全核查;手術醫(yī)師、麻醉師、護士之間協(xié)同合作,加強團隊溝通,對手術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處理,進一步降低手術風險;明確三方責任,各自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按照要求完成臨床工作。具體的階段性核對步驟:①第一階段:術前1 d進行訪視,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予以心理疏導和術前指導,對病人的基本信息進行準確核對。②第二階段:手術當日,手術室護士與病房護士對接工作,對有關信息和情況進行核查,確保相關信息的核對準確無誤。③第三階段:根據(jù)手術安全核查表的具體要求,在麻醉前、術前、術后由相關責任人進行核對工作。
1.3觀察指標
統(tǒng)計、比較2014年和2015年時間段患者的手術感染情況。采用醫(yī)院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表評價手術安全核查實施前后患者的滿意度情況,設置“不滿意、滿意和非常滿意”3個等級,滿意率與非常滿意率之和為總滿意度。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包對計數(shù)資料進行處理,表示方式為率(%),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顯著性。
2結果
自手術安全核查應用以來,所開展手術均能嚴格執(zhí)行多方共同核對,有效確保了患者身份、手術部位及操作程序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手術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加強,每個人能夠準確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并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妥善解決問題,使手術差錯為零,進一步提升了手術治療的安全性。
調查結果顯示:2014年時間段患者的滿意度為92.7%(820/885),手術感染率為8.8%(78/885);2015年時間段患者的滿意度為96.3%(863/896),手術感染率為3.6%(32/896);差異具有統(tǒng)計意義(P<0.05)。
3討論
2010年3月,在參考WHO手術安全核查內容的基礎上,我國結合國情頒布實施了手術安全核查制度。手術安全核查制度要求手術醫(yī)生、麻醉醫(yī)師、護士在患者麻醉前、手術皮膚切開之前、患者離開手術室之前3個關鍵時段實施核對,即術前再確認制度,以此減少醫(yī)療差錯、降低操作風險、增加手術安全性。隨著手術的進展,針對患者、手術部位、手術方式、治療中可能存在的嚴重問題進行周密的安排和查對,即可確保手術實施順利、治療成功。實踐證明,手術安全核查的優(yōu)勢非常明顯。主要體現(xiàn)在:通過核對制度的完善,提高了工作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從而確保了患者手術治療的安全性;手術安全核查制度轉變了以往傳統(tǒng)的工作模式,手術醫(yī)生、麻醉醫(yī)生、護士三方之間密切交流、協(xié)同合作,共同落實手術安全核查制度,促進了醫(yī)院安全文化的良好形成;手術安全核查工作實施后,手術、麻醉及護理操作更加規(guī)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術患者的滿意度,有助于避免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鑒于我國引入手術安全核查制度的時間較晚,勢必存在許多核查不規(guī)范、流于形式的嚴重問題。對此,我院通過建立長效機制,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和教育,從思想上強化全體成員對手術安全核查的深度認知,并在行動上促使相關責任人積極主動的開展手術安全核查工作。通過手術安全核查工作的開展,手術室醫(yī)療護理操作中各環(huán)節(jié)管理存在的安全缺陷得以彌補,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手術室治療風險。本次調查結果顯示:2015年時間段患者的滿意度為96.3%,高于2014年時間段患者滿意度的92.7%;手術感染率為3.6%,低于2014年時間段患者手術感染率的8.8%;差異具有統(tǒng)計意義(P<0.05)。由此可見,手術安全核查工作的開展能夠提高患者滿意度,降低手術感染率,表明手術安全核查工作的實施有助于保障手術室工作質量及安全性。
綜上所述,手術安全核查工作的實施具有可行性,用于手術室工作能夠明顯提高治療質量和安全性,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王繼偉,陽紅,潘一玲等.對手術安全核查制度及核查表的幾點商榷[J].中華醫(yī)院管理雜志,2014,30(2):122-123.
[2]高興蓮,劉娟,馬瓊等.手術安全核查實施的方法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4,14(10):748-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