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索肝炎患者的應用措施方法:隨機選取20例自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炎患者的資料做回顧性分析,將其平均分為兩組:一組是觀察組,一組是對照組,每組各10名患者,觀察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僅開展常規(guī)護理項目,對照組患者在觀察組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了綜合護理干預結果:對照組患者對治療期間所開展的護理服務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且對照組患者在護理期間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機率也明顯更低結論:對肝炎患者在治療期間提供綜合護理服務,有助于降低治療過程中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機率,并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進行大力推廣。
關鍵詞:肝炎;護理有效性;感染;患者滿意度
一、資料與方法
(一)資料的選取
隨機選取20例自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炎患者資料做回顧性分析,將其平均分為兩組:一組是觀察組,一組是對照組,每組各10名患者,均無手術禁忌癥,觀察組患者年齡范圍在26歲到70歲之間,平均年齡38.6歲;患者文化程度如下:小學3例,初中4例,高中2例,大學1例;對照組患者年齡范圍年齡范圍在27歲到74歲之間,平均年齡39.3歲;患者文化程度如下:小學4例,初中3例,高中2例,大學1例。兩組患者在治療之前均全部簽署了知情同意書,自愿接受本次治療。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基本信息中無明顯差異,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二)護理方法的選擇
觀察組患者在治療期間開展常規(guī)護理項目(主要是藥物干預護理:肝炎患者的癥狀具有易反復的特點,且病程一般較長,責任護士應遵醫(yī)囑按時按量給患者進行藥物治療,叮囑患者堅持服用抗病毒藥物,還要密切關注患者服用藥物后的身體各項指標變化,一旦發(fā)現(xiàn)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立即報告給醫(yī)師進行應對處理);對照組患者在觀察組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了綜合護理干預,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如下:
1、心理護理:根據相關臨床經驗,大多數肝炎患者會存在對治療無效、預后不佳、麻醉效果不佳、住院費昂貴、醫(yī)護人員服務態(tài)度差等的擔心和憂慮目前。醫(yī)院對不同患者開展的護理方式種類多樣,然而由于患者教育程度、年齡和經濟來源及復雜的環(huán)境因素,這些護理措施難以真正有效落實。而心理護理作為各種護理模式中最基礎的護理操作,對于患者的護理效果和治療效果起著最基礎的作用,情緒憂傷、精神壓抑會直接抑制自身免疫系統(tǒng)的正常功能,降低患者機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或導致重癥患者的病情惡化,甚至加速患者的死亡。因此,對相關患者進行相應的心理輔導和健康教育,對于消除或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緩解患者的焦慮狀態(tài),提高患者術后生存和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1]
2、健康宣教:耐心向患者及其患者家屬講解肝炎的基本知識,提高患者及其家屬對肝炎這種疾病的認知程度,幫助患者及其家屬了解肝炎的發(fā)病機制、常見癥狀、預防措施和基本的治療原則。
3、飲食護理:肝炎患者經常表現(xiàn)出食欲不振的癥狀,偶爾還會出惡心、嘔吐、腹脹等消化道癥狀,所以在治療期間責任護士要頂住患者注意個人口腔衛(wèi)生,注意口腔護理,鼓勵患者多進食,注意每次進食的量,做到少吃多餐,叮囑患者戒煙戒酒,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改變以往錯誤的高糖、高蛋白的飲食觀念。[2]
4、環(huán)境舒適護理:對于肝炎患者的治療而言,良好的休息環(huán)境能夠保證患者精神狀態(tài)的良好,責任護士要為患者營造良好的休息環(huán)境,保持病房的干凈整潔,定期對病房進行殺菌消毒處理,保持病房的通風情況的良好性,另外對于一些生活難以自理的重癥肝炎患者,責任護士要盡可能為其提供幫助,幫助患者整理床單被褥等物品,防止患者產生褥瘡,減少患者的勞動量,幫助患者肝臟的修復。[3]
(三)療效評估指標
1、治療期間將由專門工作人員持續(xù)記錄患者的生命體征的變化,并對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做好詳細記錄,護理結束之后,由專門工作人員對患者進行訪談并指導患者填寫一份關于醫(yī)院護理工作開展?jié)M意的的調查問卷,患者滿意度分為四個指標,分別是十分滿意、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等四個維度,之后再由專人進行數據分析處理,以準確了解患者對本次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2、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持續(xù)6個月的隨訪,主要評估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及藥物服用狀況和良好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情況。
(四)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計量資料的差別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差別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此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二、結果
(一)治療總有效率
觀察組10名肝炎患者經過常規(guī)的護理服務和為期6個月的家庭隨訪后,最終治療結果為顯效患者(病情顯著改善)有3名,有效患者(有所好轉)為5名,無效患者2名,治療總有效率為80%;對照組患者經過綜合性的針對性護理服務及為期6個月的家庭隨訪后后,最終治療結果為顯效患者(病情有所改善)5名,有效患者(病情有所好轉)4名,無效患者1名,總體治療有效率高達90%,治療效果十分顯著,該項指標數據組間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二)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情況
觀察組患者在護理期間有2例患者出現(xiàn)并發(fā)癥(嚴重的皮膚瘙癢),對照組患者中無1例患者出現(xiàn)并發(fā)癥,該項指標數據組間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三)患者滿意度比較
討論:1980年美國護理學會首次將護理定義為診斷和處理人類顯存或潛在的健康問題的方法。[4]綜合護理干預措發(fā)展成為了一種跨學科、綜合性和整體化的新型臨床護理模式,一方面它可以指導醫(yī)院開展具有預見性和積極主動的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幫助患者全面提高對疾病的認知程度。本研究結果表明,將綜合性護理措施應用到肝炎患者的住院護理干預中,能夠有效提高患者對醫(yī)院護理的滿意度,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質量,值得在臨床上進行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周細銀,黃清芳. 研究CT診斷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價值及護理干預措施[J]. 中國CT和MRI雜志,2015,13(03):60-62+70.
[2]段炬萍.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良心理狀態(tài)分析及其護理措施[J].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01):23-24.
[3]張友瓊.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綜合護理措施與效果分析[J]. 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3,16(11):1908-1909.
[4]黃穗芳,吳惠平. 強化護理措施降低重型肝炎醫(yī)院感染率的研究[J]. 現(xiàn)代護理,2003,(06):44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