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過渡時期,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學生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新時期人才的發(fā)展需求,因此,對中職學生心理做好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關鍵詞:中職生;心理健康;保障
目前大多數(shù)中等職業(yè)學校或多或少地通過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立心理咨詢等方式,關注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的建立,但難免有很多形式主義,心理健康教育應以人為本,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了解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分析他們的心理問題及原因,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一、中職生的心理問題分析
根據(jù)一項調查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當前我國青少年中約有2800萬處于心理亞健康狀態(tài),心理患病率為28.6%一32%,且仍舊有不斷上升的勢頭,在此大環(huán)境下,可想而知對于生源復雜、文化基礎薄弱、素質相對偏低的中職生而言,其心理健康狀況就更不容樂觀。
(一)情緒情感不穩(wěn)定而自控能力差
高職學生的情緒不穩(wěn)定和情感激烈,大喜大悲,患得患失,有些學生喜歡夸大自己的情緒,有些學生喜歡隱藏自己的情緒,也因為他們控制情緒的能力還不夠成熟,并提出了一些紀律和生活問題,一些更沖動學生的原因,貧窮,稍有爭議可能大打出手的男生居多,部分學生的;被忽略的恐懼,別人的意見很敏感,懷疑,自信心明顯缺乏,貧困大學生的人際關系;有的學生冷漠寡言,與周圍的人不好,做不愛參加一個在時間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偏心的形成,這些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秩序。
(二)學習艱難,厭學心理嚴重
大多數(shù)教師和教師反映他們的學生有嚴重的厭學心理,其表現(xiàn)為上課打瞌睡,而不是實用技能班;有些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不進去,從而更加恐懼,厭學,形成惡性循環(huán);有些學生沉迷于網(wǎng)絡世界中,用虛幻的滿足自我的內容,在課堂上經常發(fā)呆發(fā)愣,不去認識。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學習而不是,八個原來的傳統(tǒng)學習就是要有專業(yè)技能,這本身就是基礎不好,甚至有可能還沒有初中畢業(yè),不得不說是頭疼。一個不是因為他們對學生沒有學習興趣,有的家長是很難完成成人教育的,有的學生是為將來安排的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混合文憑的,雖然也有突出的,但在這種環(huán)境下想要獨善其身是很難得。
(三)自卑心理嚴重
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的自卑來自多方面,以自己的方式:他們認為他們是高中入學考試競爭的失敗者,學校不高,在學校里,自卑;高職學生適應高職學生的需求的能力,很多時候不適應學校的生活將面臨社會實踐或就業(yè),職業(yè)學校,因為學校無法適應學校的學生,讓大多數(shù)學生都是被動的適應,很少主動表達,沒有成就感,沒有自信的源泉;在社會方面,高職學生在社會上的人一般都有一定的偏見,中職學生的社會認識不足往往沒有自我的理性認識,長此以往必然形成嚴重的自卑心理。
(四)逆反心理強烈
高職學生正處于青年初期,這是生命的根本,與不安的情緒和自我心理意識很強的快速增長也在這一時期生根,其性能與學校規(guī)則不符的;強調個性,思想和另類的部分沖擊;討厭被束縛,把盲人的眼睛,教師和家長的教育,不歧視能力差,易受誘惑的不良社會現(xiàn)象,最終導致無可挽回的走錯路。
(五)人際交往障礙
當前高職學生的大多數(shù)農村留守學生一片城市,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這兩類學生有相同的特征:他們由于長期缺乏愛的父母或長輩撒嬌,都表現(xiàn)出很強的依賴性,生活管理的能力,以自我為中心,容易自己的價值觀和理念來強迫別人,自我,缺乏寬容之心。這些學生缺乏信任,以及對教師和學校;合作精神的缺乏,溝通和沖動;情感寄托的缺失,對異性交往不當行為;心理恐懼,愛鉆牛角尖,導致社交能力差,人際交往障礙。
二、中職生心理問題對策
(一)社會層面
古語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從我?guī)啄甑慕虒W生涯來看,我個人認為,國家和社會應該把對中職學校的扶持政策從資金扶持轉變?yōu)樘岣咧新殞W校的地位,為中職生多提供進一步升造和就業(yè)的機會,以此來改變社會歧視中職生的觀念。
(二)學校層面
1、完善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體制
作為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的主體,心理健康專業(yè)的教師招聘應作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詢的供應和特殊的地方,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其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如反射的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題的海報,海報,利用校園網(wǎng)站、廣播等媒體發(fā)揮優(yōu)勢,心理健康教育的傳播功能;組織各種技能競賽和培訓等。
2、建立以課程教育為主,心理咨詢?yōu)檩o的教育機制
學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在中等職業(yè)學校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普及心理衛(wèi)生知識,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從思想價值觀、世界觀,正確認識自己,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識,防止和抵御心理問題的侵襲。應該強調的是,心理健康課程的開設應安排在第一階段高考發(fā)揮最大的作用,可以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和心理問題的預防效果,因為學生的適應性差,學生一旦建立,極難轉。其次,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的心理問題,這有利于及時有效的治療。心理輔導的目的是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心理咨詢應多元化,以面對面咨詢、電話咨詢、QQ咨詢等,心理咨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你必須確保專業(yè)顧問,如果在現(xiàn)階段最重要的咨詢,否則任務會影響教師的協(xié)商過程及其影響。
3、建立任課教師、班主任、家長三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老師說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如類庫中的類,你可以留下你的QQ給學生,促進他們的意見,與學生密切的第一,一個心理溝通環(huán)境的建立是好的,對學生的心理問題,正確處理好基礎。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學生成長的全面環(huán)境,并對學校的表現(xiàn)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和教師要認真負責與心理健康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另外,你還可以了解其他老師的情況,使教育更具體、更完整。
(三)個人層面
在社會、學校、家庭等共同的環(huán)境下,也要對學生提出相應的要求。首先,讓學生敢于面對心理問題,積極尋求幫助和指導;其次,明確學習目標,良好的自我規(guī)劃;第三、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獲得成就感,樹立信心,并在團隊提升溝通能力;第四、合理宣泄。
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綜合各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好的成效,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新時期又有新問題,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依舊任重而道遠,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增強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為社會培養(yǎng)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康心理機能的建設者和技能型人才,仍然需要不斷的進行探索。
參考文獻:
[1] 柏曉姝.中職生生心理健康問題與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13,(6).
[2] [2] 葛發(fā)武 蔣秀玲淺談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觀點爭鳴,2013,(03)
作者簡介:唐婷 性別:女 籍貫:湖南永州市道縣 民族:瑤族 出生年月:1989.10.30 職稱:助理講師 研究方向:中職心理健康教育 學歷: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