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時間150分鐘,滿分3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O-16Na-23 K-39Fe-56Zn-65
第I卷
一、選擇題:本題共13小題,每小題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B.無線粒體的真核細胞一定不進行有氧呼吸
C.破傷風桿菌分泌外毒素(一種蛋白質)離不開高爾基體的作用
D.抑制膜上載體蛋白活性或影響線粒體功能的毒素都會阻礙植物根細胞吸收無機鹽離子
2.以下關于相應的生物實驗描述正確的是
A.在調查種群密度時可以采用標志重捕法估計蚜蟲的年齡結構
B.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分別用32P和35S標記噬菌體中的DNA和蛋白質
C.在觀察洋蔥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將經解離、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載玻片上,輕輕蓋上蓋玻片后即可鏡檢觀察
D.由于葉綠體中色素易溶于有機溶劑,所以可以用無水乙醇提取和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
3.下圖為某家族系譜圖,該家族有兩種遺傳疾病,其中一種為紅綠色盲。請據圖推斷選項中正確的是
A.乙病為紅綠色盲,另一種遺傳病的致病基因為隱性,位于常染色體上
B.若只考慮乙病,III9和II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2
C. III10的致病基因只可能來自I1,不可能來自I2
D.若III 9和一基因型與III12相同的男性婚配,生一個只患一種病的孩子的概率是1/4
4.下列有關于育種和進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趨勢反映出生物進化和生物變異的方向
B.自然選擇作用于個體的表現型,個體是進化的基本單位
C.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并不意味著新物種的產生
D.用皮康霜治療皮膚病,使用一段時間后,藥效下降。這是由于引起皮膚病的病原體接觸藥物后,藥物誘變其產生了抗藥性變異
5.寒冷的冬天,同學們早晨從溫暖的室內走出家門,身體會進行一系列變化以維持體溫恒定。此時,機體不會發(fā)生的反應是
A.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激發(fā)機體產生更多的能量
B.通過激素調節(jié)活動引起皮膚毛細血管收縮
C.中樞神經系統(tǒng)興奮,加強肌肉收縮
D.通過神經調節(jié)減少汗腺分泌
6.棉花是世界范圍內重要的經濟作物,隨著近年來環(huán)境問題的日益嚴重,我國棉區(qū)正向鹽堿、干旱、貧瘠的土地轉移。為研究棉花中赤霉素(GA)和脫落酸(ABA)在正常生長和鹽堿、干旱等逆境條件下生長所起的調控作用,研究者向野生型棉花中轉入基因產生了細胞中GA含量降低的突變體。請據圖中研究結果推斷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2. B
【解析】蚜蟲體型很小,活動能力弱,一般使用樣方法調查其種群密度,而不是標志重捕法,A錯誤;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兩組實驗分別觀察DNA和蛋白質各自的去向和位置,所以標記兩者的共有元素(比如C、H、O、N)不能實現區(qū)分兩種物質的目的,應用其中所含的特殊元素做標記,因此選用的是DNA中32P和蛋白質中35S,B正確;觀察洋蔥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經解離、漂洗、染色的根尖細胞間物質部分已經被水解,但是還需要置于載玻片上再蓋上蓋玻片,用拇指垂直用力壓幾下,使細胞分散開,這樣材料呈彌散膜狀,用光學顯微鏡才可以觀察。如果不將其壓扁散開,光不能透過,顯微鏡下觀察不到根尖的細胞,C錯誤;無水乙醇可以用作提取葉綠體中的色素,而紙層析法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時用的是石油醚或汽油,并非無水乙醇,D錯誤。
3. D
【解析】由III10得病,而雙親皆正常,I1母親得病而兩個兒子———II5沒有得病II6得病,推斷乙病為常染色體隱形遺傳病,甲病為已知條件給出的伴X隱形遺傳的紅綠色盲癥,A錯誤;只考慮乙病,II4基因型為Dd,III9有個得病的兄弟,自身沒有病,其基因型為1/3DD和2/3Dd,兩者相同的概率是2 / 3,B錯誤;III10的基因型為dd,致病基因來自父母雙方II3和II4,而II4的致病基因既有可能來自I1,也有可能來自I2,C錯誤;III 9的甲病相關基因型為1/2XBXB和1/2XBXb乙病相關基因型為1/3DD和2/3Dd,III12的基因型為DdXBY。III 9和一基因型與III12相同的男性婚配,孩子患甲病概率為1/2×1/4=1/8,患乙病概率為2/3×1/4=1/6,所以只患一種病的總概率為1/8×5/6+7/8×1/6=1/4,D正確。
4. C
【解析】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趨勢可以反映出生物進化的方向,生物變異是不定向的,A錯誤;自然選擇作用于個體的表現型,個體會消亡,基因會隨著子代的不斷產生延續(xù),進化在可以不斷延續(xù)的種群中逐代發(fā)生,所以進化的基本單位是種群不是個體,B錯誤;新物種的產生必須產生生殖隔離,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只表示該種群進化了,并不一定產生了生殖隔離,C正確;皮康霜作為一種藥物,它并不是導致基因突變的化學因子,不會誘導病原體產生了抗藥性變異。外界藥物是自然選擇的條件,將病原體群體中抗藥性基因的頻率定向提高了,所以使用一段時間某種藥物治療皮膚病后,藥效會下降,D錯誤。
5. B
【解析】溫暖的室內走出家門,身體會進行一系列變化以維持體溫恒定,具體的變化有通過激素調使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增加全身細胞的新陳代謝活動,激發(fā)機體增加產熱。通過神經調節(jié)引發(fā)骨骼肌不自主戰(zhàn)栗,激發(fā)機體增加產熱。通過神經調節(jié)皮膚毛細血管收縮、減少血流量、減少汗腺分泌,使機體減少散熱,最終達到維持體溫恒定的目的,因此B錯誤,其他選項正確。
6. A
【解析】圖中在一定濃度的鹽溶液處理和干旱處理后,突變體棉花的存活率均更高,說明GA含量與棉花抗逆生存能力有關,右圖中兩種類型的棉花對ABA反應不同,所以可能是GA含量影響了ABA的信號途徑進而共同調控植株的生長,A正確;左圖中在一定濃度的鹽溶液處理和干旱處理后,突變體棉花的存活率均更高,突變體中GA含量低,B錯誤;綜合兩圖可知突變體棉花抗逆性較好,但是種子的萌發(fā)率會由于ABA濃度的增加而降低,C錯誤;由右圖可知,隨著ABA濃度增加突變體的種子萌發(fā)率迅速降低,而野生型萌發(fā)率下降的不明顯,說明野生型對ABA的敏感性低于突變體棉花,D錯誤。
7. C
【解析】A項,烯烴混合物的最簡式均為CH2,14g烯烴混合物中含有1molC和2molH,充分燃燒,共消耗1.5NAO2,此項正確。B項,Zn與濃硫酸反應會可能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生成SO2,第二階段生成H2,但Zn與SO2、Zn與H2的物質的量之比均為1:1,故1molZn完全反應生成的氣體一定為NA,此項正確。C項,先后發(fā)生三個反應:N2+O2=2NO,生成0.2mol NO,剩余0.1mol O2;2NO+O2=2NO2,生成0.2mol NO2;2NO2=N2O4,最終氣體分子數應在0.1NA~0.2NA之間,此項錯誤。D項,氯氣與金屬反應,必定生成-1價氯的金屬氯化物,故1mol氯氣轉移電子為2NA,此項正確。
8. B
【解析】A項,必修2,18頁正文第三段第五行,農藥由含砷的有機物發(fā)展成為對人畜毒性較低的含磷有機物,此項錯誤。B項,淀粉在不同條件下發(fā)酵得到乙酸和乙醇,可進一步得到乙酸乙酯,此項正確。C項,明礬溶于水后鋁離子水解生成了氫氧化鋁膠體而非沉淀,此項錯誤。D項,醫(yī)用消毒酒精濃度應為75%,此項錯誤。
9. A
【解析】A項,植物油的成分為不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三酯,含有碳碳雙鍵,可以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此項正確。B項,烯烴在飽和碳上可以發(fā)生取代反應,此項錯誤。C項,碳數小于等于5的烷烴有:甲烷、乙烷、丙烷、正丁烷、異丁烷、正戊烷、異戊烷、新戊烷,共8種,此項錯誤。D項,溴在苯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故苯與溴水混合并震蕩后水層褪色是因為發(fā)生了萃取,此項錯誤。
10. C
【解析】根據主要化合價可判斷:R、T在VIA族,其中T無正價,說明T為O,R為S;L、Q在IIA族,M在IIIA族,根據原子半徑L>Q可判斷L為Mg,Q為Be,根據原子半徑M>Q可判斷M不是B,應當是Al。A項,不存在H2OO4,此項錯誤。B項,Mg的金屬性強于Be,故Mg(OH)2的堿性強于Be(OH)2,此項錯誤。C項,Al與S形成的化合物Al2O3在水中會發(fā)生完全雙水解,故只能在干態(tài)下制備,此項正確。D項,Al2O3有兩性,但元素的兩性并不能沿族方向傳遞,此項錯誤。
11. B
【解析】A項,鐵與氯氣在干態(tài)下反應無論過量與否,一律生成FeCl3,此項正確。B項,惰性電極電解硫酸鋁溶液,陰極為H2O中的H+放電,生成氫氣,剩余的OH與溶液中大量的的Al3+結合生成Al(OH)3沉淀,方程式為2Al3++6H2O+6e-=2Al(OH)3引+3H2尹,陽極為H2O中的氫氧根離子放電,剩余的H+與陽極附近生成的Al(OH)3反應,Al(OH)3溶解,方程為為Al(OH)3+3H+=Al3++3H2O,此項錯誤。C項,銅與濃硝酸反應后生成紅棕色的NO2溶于水顯黃色,與溶液中藍色的Cu2+混合,根據三原色原理,黃+藍=綠,此項正確。D項,常溫下鋁與濃硫酸發(fā)生鈍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Al2O3,此項正確。
13. C
【解析】A項,鉛蓄電池充電時,與外電源正極相連的電極為陽極,發(fā)生氧化反應,應生成化合價升高的PbO2,此項錯誤。B項,鋰離子電池放電時,Li+應向正極移動,此項錯誤。C項,電池充電時,應按照正接正,負接負的方法連接,即外接電源正極連接待充電電池放電時的正極,外接電源負極連接待充電電池放電時的負極,PbO2為鉛蓄電池正極材料,Li1-xCoO2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放電完畢后轉化為LiCoO2,故PbO2電極應當與LiCoO2電極連接,此項正確。D項,充電時電能會有一部分轉化成熱能,不可能全部轉化,此項錯誤。
二、選擇題
14. B
【解析】不知云與我俱東是根據運動的相對性,以兩岸或兩岸的紅花、榆樹為參考系的,選項A正確;“千里江陵一日還”的含義是一千里之遙的江陵,一天之間就已經到達,千里指路程,因此可計算得詩人李白的平均速率,不能計算平均速度的大小,選項B錯誤;飛鏡無根是“引力”系,嫦娥不嫁是“速度”留,即月亮做勻速圓周運動是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選項C正確;地球半徑六千四百公里,周長約四萬公里,即八萬里。地球每天自轉一周,人也隨地球“日行八萬里”,選項D正確。
15. D
【解析】三個等勢面是平行且等間距的,由此可判斷電場是勻強電場且電場線沿水平方向,根據粒子運動軌跡可知,粒子受到的電場力方向向右,而粒子帶負電,所以電場線的方向水平向左,A錯誤;粒子可能沿A寅B寅C運動,也可能沿C寅B寅A運動,B錯誤;電場方向向左,沿電場線的方向電勢逐漸降低,A、B、C三點中,C點的電勢是最高的,負電荷在電勢越高的地方,電勢能越小,則帶負電的粒子在C點的電勢能最小,D正確;粒子在運動的過程中,粒子的動能和電勢能之和保持不變,帶負電的粒子在B點的電勢能最高,則帶負電的粒子在B點的動能最小,故C錯誤。
【解析】開關應連接在火線上,電流表外接與內接都可以。
(3)二(3分)
【解析】兩次電流讀數偏差大,因此要選用電流可準確測量的電路,選擇電流表內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