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教育藝術(shù);智慧;激勵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71-0079-01
開學初。我臨時接到組織班級方隊代表學校參加市職業(yè)類院校運動會開幕式的任務(wù)。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我感覺壓力重重:一是因為時間緊迫,準備時間只有一周:二是因為新班級組建時間不長,師生之間還處于磨合期,我沒有成功的把握。
當天晚上。我輾轉(zhuǎn)反側(cè)。難以入眠。各種顧慮、愁緒排山倒海似地涌向心頭。如果我直接將任務(wù)硬性布置下去。那么只要一個學生有怨言。便可能動搖軍心,影響班級整體水平發(fā)揮。思來想去,我告訴自己,唯有用愛與責任激發(fā)學生心中的斗志,激發(fā)出每個學生的內(nèi)在潛能,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才是圓滿完成任務(wù)的首要前提。大方向已明確,接下來就是思考對策。我仔細分析了班里學生的特點:他們都是十六七歲的青春少年,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獨立、成熟,責任意識和主體意識明顯增強,不僅擁有強烈而敏感的自尊心,更強調(diào)張揚“自我”、彰顯個性,讓他們選擇不戰(zhàn)而敗,相信沒有人會愿意。于是,我決定以激發(fā)他們的好勝心為切入點,適當向他們“示弱”。
第二天一早,我召集班級的幾個“核心人物”交流,把當前的任務(wù)和面臨的困難和盤托出。面對我的束手無策,學生們也眉頭緊蹙、一籌莫展。沉默片刻。我故意怯生生地說:“要不。我還是跟領(lǐng)導(dǎo)請辭吧!退出的話頂多也就失去系部對我們班的信任而已……”
“老師。你在開玩笑吧!這么丟臉的事我們怎么做得出來?以后我們班還怎么在學校混??!”還沒等我把話說完,班長便瞪大眼睛打斷了我。其他幾個班干部也連忙安慰我說:“老師。事情還不至于那么糟糕,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們班有30多個大小伙呢,怎么能讓你一個弱女子承擔這么大的壓力呢?”隨即,他們便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在他們的分工合作、共同努力下,班級的宣傳發(fā)動、組織集訓(xùn)等工作開始有條不紊地展開,看著他們一個個摩拳擦掌、熱血沸騰的樣子。我知道我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
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里,全班32個男子漢全員出動,每天利用晨讀和午休時間進行隊列訓(xùn)練?;顒赢斕?,學生們的表現(xiàn)果然不負眾望,整齊的方隊、飽滿的精神、矯健的步伐、準確的口令、嘹亮的聲音不時博得現(xiàn)場觀眾熱烈的掌聲,我圓滿完成了學校賦予的光榮使命。在整個過程中,我的角色就是做好他們的“小跟班”。負責后勤保障、服務(wù)協(xié)調(diào),并用心記錄下他們帶給我的點滴感動。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認為:“教育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痹谂c學生相處的過程中。適當“示弱”恰恰是對學生的最大信任。示弱,讓我收獲的不僅是一份心靈的安然,還有一份人生的淡泊——什么都不要握得太緊。輕輕松松。讓我們走在生活的音階上,在嘹亮的蟬聲中收藏自己,就像一片葉子把自己藏進清涼的陰影——書在手側(cè),陽光在眼前,平和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