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班主任要懂心理學,了解學生的心理,善于通過多種方式與學生溝通。對于“心理斷乳期”的學生,班主任要消除師生間的情感障礙,切實體諒、愛護、尊重和關(guān)心學生,避免直接的“兵戎相見”。
【關(guān)鍵詞】平等溝通;心理;情感障礙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07-0072-02
我今年教初三,班里有個女生,家庭情況比較特殊,爸爸坐牢,她與媽媽一起生活。這個女生初一就談戀愛,不思學習,到初三干脆徹底厭學了,作業(yè)不做,上課不聽。一次,我非常認真地找她談話,對于我的軟硬兼施,她始終保持著沉默,我們僵持了整整兩節(jié)課的時間。最后,她居然直接要甩門走人,我很生氣,把她拉了回來,兩個人發(fā)生了一些拉扯。我實在沒有辦法,只好聯(lián)系了她的媽媽。結(jié)果,她媽媽到學校以后,完全不配合我的教育,只是一味地指責我,還說我打她的孩子。后來在我同事的協(xié)調(diào)下,她媽媽的態(tài)度緩和了,可是學生的態(tài)度一點都沒有變。
我當了6年班主任了,不能說很優(yōu)秀,但帶的班級各方面一直很好,我也是真心愛學生的,但是面對這個學生我真的是束手無策了,我該怎么辦?
當學生犯錯誤時,班主任總是習慣于采用批評教育的方法,認為自己的“經(jīng)驗之談”是“拯救”學生的靈丹妙藥。事實上,這種“訓話”往往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會使問題潛伏下來,成為橫亙于師生之間的一道情感障礙。正如一位教育心理學專家所說:“當你滔滔不絕而孩子沉默不語或點頭稱是時,并不意味著問題的解決,這只不過是孩子想盡快逃脫你的喋喋不休的一種手段罷了?!?/p>
青春期的中學生正經(jīng)歷著人生中的“心理斷乳期”。這位女生,父親坐牢,和母親相依為命,她以“沉默”應對教師,這些都說明她對教師存有戒心,與這樣的學生溝通時,我們尤其需要俯下身來,先走近學生,讓學生愿意接受你。教師課堂上一句表揚的話,一個贊許的眼神,都會使處于“心理斷乳期”學生的情感發(fā)生變化。他們會覺得自己在班級還有地位,教師還是看得起她的。其實,無聲的語言同樣可以發(fā)揮溝通的效能,而且往往比有聲的語言更便捷、快速、有效,這是師生溝通中不可缺少的方式。對學生而言,教師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與學生進行溝通,教師說話的語氣語調(diào)、面部表情,甚至是作業(yè)本上教師寫出的評語和標記的符號,都在向?qū)W生傳遞一種信息。這些無聲的語言對學生會產(chǎn)生積極的暗示作用,遠勝教師一本正經(jīng)的說教。
發(fā)自內(nèi)心并滲透感情的微笑是人際交往中的“潤滑劑”,是人際溝通中的“增效劑”。只要你面帶微笑,與學生求“同”,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一腔熱情,學生總會被感動的。因此,不管怎樣的學生,只要教師張嘴對他微笑,他就會感到你沒有惡意,就會放下戒備心,就會漸漸打開心扉和你交談,就會接受你的觀點,去反思、去自省,進而去改正自己的錯誤。
在信息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們的學生也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接受了許多信息,他們已經(jīng)不是單純的白紙,任由教師在上面涂涂畫畫。他們已經(jīng)對某些事物有了自己的認識,我們要去改變他們,按照自己的期望塑造他們,非常不容易。我們教師要打破慣有的思維方式,學會和學生“交心”,靈活采用多種方法轉(zhuǎn)化學生。
這位女生在班主任“軟硬兼施”下,始終“保持著沉默”,直至“僵持了整整兩節(jié)課的時間”,最后“甩門走人”。這就是學生無聲的抗議,有形的“頂撞”。對于這樣的學生,我們切忌采取粗暴的方式,就像案例中所描述的“發(fā)生拉扯”,一定要保持冷靜。此時班主任如果冷靜并及時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表現(xiàn)出大將風度,就不會出現(xiàn)令人難堪的局面。我曾經(jīng)有個學生在日記里談到與教師頂撞的心情時說:“我知道自己錯了,可看到老師板著臉,擺著訓人的架勢,我就煩了。因此,就下決心與老師對著干。如果老師是一種心平氣和的態(tài)度,我就沒有勇氣頂下去了?!?/p>
教師的人格魅力影響著師生關(guān)系,教師的人格魅力與教師的性格特征有關(guān)系。據(jù)調(diào)查,性格開朗的教師,在師生對話中,一般能夠保持順暢、愉快的交流。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班主任要善于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需要班主任的用心付出。我們要經(jīng)常傾聽學生的心聲,注意與學生的交流,這是避免學生出現(xiàn)行為問題的有效方法。
《禮記·學記》有云:“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所謂“長善救失”就是從優(yōu)點入手,發(fā)展優(yōu)點,逐步鞏固。諸多教育實踐證明:數(shù)生十過不如獎生一長。這種方法是轉(zhuǎn)變“特殊學生”對教師看法的有效手段。我們可以通過課外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發(fā)展興趣,展現(xiàn)自我價值,盡量為他們創(chuàng)造被賞識的機會。其實,“特殊學生”更希望得到教師“特殊的愛”。只有當“教師成為孩子們的朋友,深入到他們的興趣中去,與他們同歡樂,共憂傷,忘記自己是教師,這樣孩子才能向教師敞開他的心靈”。
“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只有熱愛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教師才能正確對待、寬容學生所犯的錯誤,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學生。
此外,良好的家校溝通也是教師教育事業(yè)成功的基石,它能更好地協(xié)調(diào)教師的教育生活,做好學校工作,教師也更容易開展工作。
很顯然,這位年輕班主任由于平時和學生的媽媽缺乏溝通,所以當家長被“請”到學校時,家長是極易沖動的。世上沒有媽媽不愛自己的孩子的,這樣的單親家庭,母女關(guān)系更緊密。所以作為班主任,在和這位家長交流時要慎之又慎。家長都希望教師“及時和家長溝通學生的在校行為和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獨特的性格特征、能力和學習方式”,“對學生嚴格要求,態(tài)度友好”(《班主任最需要的心理學》趙國忠)。這位班主任恰恰沒有做到這三條,家長不滿意是必然的。
班主任在家校溝通中,要將家長定位為合作者,而不是被支配的對象。如果教師的心是燦爛的,他看到的世界就是美麗的;如果教師的心是快樂的,他感覺到的世界是美妙的;如果教師的心是善良的,他接觸到的世界就是充滿陽光的。班主任只有真正的悅納自己,才能發(fā)自內(nèi)心地贊賞他人。
著名教育心理學家羅森塔爾說過:“一個好的班主任應該是一個出色的心理學家?!钡拇_,作為班主任,要想真正有效地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就一定要懂心理學,一定要了解學生的心理,善于和學生溝通,這樣才能成為教育工作的真正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