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會背景
近年來,不少學校開展了圖書漂流活動,我校也不例外,學生們只需放漂家中閑置的一本圖書,就可以閱讀到來自其他小伙伴放漂的N本圖書?;顒拥某踔允菫榱思ぐl(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但是,一段時間之后,“誠信危機”不斷凸顯:不少漂流書銷聲匿跡,不知沉睡何方;不少學生再也尋覓不到自己的漂流書,不愿繼續(xù)放漂圖書;回漂的圖書傷痕累累,再也無力負重前行……圖書漂流仿佛一張“誠信試紙”,折射出學生們的公民意識和誠信品質(zhì)。在此背景下,我們開展此次誠信漂流班會,試圖培養(yǎng)學生的誠信和自律意識。
二、班會目標
認知目標:知曉“圖書漂流”活動的參與方式;明白誠信漂流能讓自己輕松地閱讀更多的好書,反之則失去圖書分享的意義。
情感目標:在重讀漂流書主人放漂留言的過程中喚起學生誠信漂流的意識;在圖書修補活動中喚醒學生愛護圖書的情感。
行動目標:學生愿意自我查改是否存在不誠信漂流、不愛護圖書的不良習慣,能在重新放漂的圖書共讀活動中踐行誠信的宣言,從而提升自身的誠信品質(zhì)。
三、班會思路
環(huán)節(jié)一:重讀扉頁寄語。班主任直接提出“你愿意參加圖書漂流活動嗎?”這個問題,引發(fā)學生的討論,形成初步思考。通過課堂交流引導學生重溫借漂當日雖互不認識卻彼此信任的誠信約定,為認識“誠信漂流”的意義提供依據(jù)。
環(huán)節(jié)二:回顧封底留言?;仡檿獾椎淖x后留言,通過閱讀“留言天地”中的個性感悟,啟發(fā)學生分享參加圖書漂流的收獲;推薦“最佳留言”和“最美書友”,將“誠信漂流的重要性”這一話題引向深入。
環(huán)節(jié)三:修補破損圖書。開展課堂小調(diào)查,對“是否再次參加放漂活動”進行真實調(diào)查,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師生共同拿出準備好的修補工具進行圖書修復工作。
環(huán)節(jié)四:及時歸還續(xù)漂。及時歸還留存在自己身邊的圖書,信守誠信諾言繼續(xù)放漂,重新開啟誠信之旅。
四、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班會課件;準備剪刀、膠水、膠帶、卡片紙等修補材料。
學生準備:在校園的開放書架上找回自己(他人)放漂的一本圖書;部分學生自編自導小節(jié)目。
五、班會流程
(一)重讀扉頁寄語——誠信約定
1.班主任:同學們,你們都參加了學校的圖書漂流活動嗎?你很喜歡的一本書,怎么舍得漂出去呢?
生1:我覺得我的很多書都很有意思,值得一讀,希望身邊更多的同學閱讀,這樣我們就可以交流閱讀感悟了。
生2:我希望小伙伴和我共讀一本好書,跨越時空,和書中的人物相識。
生3:一本好書,一個人讀完就閑置在書架上實在是太浪費了。
2.班主任:打開我們的漂流圖書,封面扉頁是小主人的“漂流寄語”。以四人為小組,組員之間拿起身邊的漂流書,翻到“漂流寄語”,聽一聽當初小主人的內(nèi)心感言吧。
(小組內(nèi)互讀寄語。)
【設(shè)計意圖:通過再讀寄語和交流,捧起書本,觸摸文字,感受圖書小主人當初對未知漂流之旅的期待,重新審視那份美好的漂流約定,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班會氛圍和情感基調(diào)?!?/p>
(二)回顧封底留言——誠信回執(zhí)
1.班主任:同學們,圖書小主人在放漂之日,寫下寄語,同時還和漂友約定,誰從開放書架上取走書,閱讀完畢,要在書后的“漂友留言”一欄留下自己的閱讀感言。這是圖書漂流走過的“腳印”。現(xiàn)在,讓我們再次翻閱手中的漂流書,看一看這本書有幾位讀者讀過,又留下了怎樣的“漂友留言”。
(學生讀漂友留言。)
2.開展推薦活動:評選“最佳留言”和“最美書友”。
班主任引導:在閱讀分享中,推薦你認為最好的留言和最棒的書友,并說說推薦理由。
(學生們興致勃勃,熱烈討論。)
生1:請聽這段留言:“《我要做個好孩子》這本書,讓我知道了‘好孩子’不僅是做老師、家長喜歡的好學生,遇到困難不放棄,正直善良敢于較真同樣值得我們學習”。從中我感受到這位漂友不僅讀懂了書中的文字,還悟出了生活的真諦,我推薦它為“最佳留言”。而且和其他的留言相比,這位同學字跡美觀、整齊,被評為“最美書友”也是可以的。
生2:我手中的漂流書不是我的,但我是漂友之一。我寫的留言是我閱讀之后的感悟:“《追風箏的人》講述了一個12歲的阿富汗少爺阿米爾自我贖罪的故事,殘忍而美麗,我想也許很多人的生命里都有一只想挽回的‘風箏’,追逐何嘗不是一種勇氣?”字字句句都是我的心聲,我覺得可以當選“最佳留言”。
生3:這本漂流書是我的,從“漂友留言”看,目前共有5位同學讀了這本書。我最欣賞這段留言:“一開始閱讀《草房子》,我覺得離自己很遙遠,一點不真實。逼著自己讀下去,我慢慢走近了小小年紀挑起家庭重擔的細馬,困苦中奮斗的杜小康,可愛善良有著奇妙想法的桑桑……我好幾次忍不住流眼淚”。我覺得她比我讀得認真,讀得深刻,她是我心目中的“最美書友”。
【設(shè)計意圖:“最佳留言”和“最美書友”最終的評選數(shù)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圖書漂流讓校內(nèi)學生從陌生走向熟悉,在分享知識的同時結(jié)交志趣相投的朋友,這就是以書會友?!?/p>
(三)修補破損圖書——誠信修復
1.班主任:如果讓你從家里繼續(xù)帶書參加圖書漂流,你還愿意嗎?
(調(diào)查狀況:一半學生舉手愿意參加,一半學生左顧右盼,舉手遲疑。)
班主任:我看有些同學似乎不愿意呢,能說下原因嗎?
生1:我的漂流書放上書架,一天之后就再也沒見過,我多次到書架尋找,到現(xiàn)在都不知道在哪,我很心疼。
生2:我的漂流書是找回來了,看,好幾頁都被撕破了,里面還有污跡。
生3:我看到有的漂流書后面的留言字跡潦草,還有不文明的語言,我很難過。
【設(shè)計意圖:從閱讀“漂流寄語”到分享“漂友留言”再到“課堂小調(diào)查”,班會的氛圍從“溫馨”走向“熱烈”卻陡然陷入“低潮”,這樣的落差正是圖書漂流奇妙、熱鬧背后不可回避的問題——誠信缺失,這也是班會接下來可以深度開展的轉(zhuǎn)折點。圖書漂流與圖書破損之間的微妙聯(lián)系,自然也能讓學生反思誠信問題?!?/p>
2.情境再現(xiàn),激發(fā)熱情:通過學生自編自導的詩歌朗誦《我是一本書》、小品表演《請別讓我傷痕累累》等,展示學生自發(fā)修補圖書的情景,激發(fā)學生修補圖書的愿望。此時的班會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同學們紛紛拿出修補小工具。
3.同伴互助,爭章激勵:邀請高年級的圖書管理員指導本班同學正確地進行圖書修補。在同伴互助、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將熱情化為行動。
【設(shè)計意圖:設(shè)計這兩個環(huán)節(jié),是想針對那些曾經(jīng)涂畫、撕壞圖書的學生個體進行一次引導式的體驗教育,雖不指名道姓,但因為源自圖書漂流過程中的真實經(jīng)歷,因而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易于在表演、討論、修補、獎勵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誠信借書的內(nèi)涵,體驗誠信漂流的美好。學生或粘補或壓平或擦凈的行為既是對圖書的修補,也是對學生誠信缺失行為的修復?!?/p>
(四)及時歸還續(xù)漂——誠信邀約
1.班主任:接下來,讓我們共同擬定一份“誠信漂流宣言”。
(學生各自創(chuàng)作,班主任在巡視中進行個別指導。)
2.學生代表讀宣言,師生共同整理。
選取一篇如下:
神秘的漂流瓶,穿越大海,傳遞愿望,
美麗的漂流書,打開心扉,浸潤書香。
把自己讀過的小書送上校園一角的書架,
便啟動了“圖書漂流”的遠航。
可是,有一天,漂流書受傷了,哭泣了,走丟了。
如果你的身邊有它的陪伴:請愛護它。
如果你發(fā)現(xiàn)它受傷了:請為它包扎傷口。
如果你在某個角落發(fā)現(xiàn)了它:請送它回家。
圖書漂流需要你、我、他,
傳播的是知識,還有內(nèi)心的無私、責任和祈盼,
孕育的是智慧,以及相互的真誠、信任與分享。
3.在班委的帶領(lǐng)下,班級成員向全校發(fā)出“誠信邀約”,倡導大家愛護漂流書,找回漂流書,修補漂流書。
(提示:倡議書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寫上誠信宣言,貼在班級公示欄里,班會后可以到其他班級進行宣傳,還可以放置在學校醒目的位置,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誠信漂流的活動中來。)
4.班主任:希望我們班能在全校開個好頭,把這次班會上修補好的圖書重新放回漂流書架,接下來再把新加入的漂流書陸續(xù)擺放到校園各處的開放書架上。
【設(shè)計意圖:圖書漂流是書本的循環(huán),而這循環(huán)依靠的是什么呢?這就是——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一切影響圖書循環(huán)的行為,如占有、亂丟都是誠信缺失的表現(xiàn)。一旦違背誠信,圖書漂流就會觸礁沉沒;有了誠信,我們共同經(jīng)歷的漂流之旅,才會變得浪漫美好。重新放漂的實踐體驗,把圖書漂流活動做出實效,確保培養(yǎng)誠信學生,構(gòu)建誠信校園。】
六、課后實踐
1.必修活動:加強圖書管理員的培訓,引導班級學生自覺做好圖書記載等工作。
2.選修活動:借助新媒體,如手機、相機、DV等,鼓勵并指導學生跟蹤重新放漂的一本圖書,拍攝《一本漂流書的奇妙之旅》微視頻。
【設(shè)計意圖:管理員的培訓和日常工作的開展,是漂流工作常態(tài)開展的重要保障;借助新媒體,尋求教育方式的創(chuàng)新,讓學生透過廣角鏡頭,分析圖書漂流的經(jīng)歷,講述圖書漂流的故事,是漂流工作的奇思妙想?!?/p>
七、班會反思
“圖書漂流”因書香校園建設(shè)而誕生,原本僅關(guān)注學生在知識層面的收獲,殊不知在活動中產(chǎn)生了我們始料未及的“誠信危機”。如何引領(lǐng)漂流活動從“人為管理”向“自我管理”過渡,這是我們需要面對的教育課題和實踐難題?,F(xiàn)在,更多的學校走廊里有“漂流書架”,班級有“漂流書吧”,這些都極大地滿足了學生的閱讀需要,并對學生文明習慣的養(yǎng)成、誠信人格的塑造起著積極的作用。圖書漂流,漂流的不僅有書香,還有公德和信任。圖書漂流活動讓我們的學生既能讀到更多的好書,又能讓更多的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學會誠信閱讀。“漂出”“感言”“修補”“歸還”是一個循環(huán)反復的過程,可以一本,甚至十多本;可以一個班級,甚至全校師生;可以是短暫交流的一節(jié)課,甚至是歷經(jīng)小學六年以至更長的一堂大課,這樣的活動理應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