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孩子應(yīng)付“短板”的最好辦法,就是向他們證明,
你通過努力可以做得更好。
大人都知道,人都有不太擅長的事情,可是,孩子并不是那么容易地接受自己的不足。如何鼓勵孩子勇敢挑戰(zhàn),考驗著家長的耐力和愛心。
文文的“短板”是“手笨”,馬上5歲了,吃冰激凌還舀得里外都是。我心想,將來不做外科大夫,手笨一些又何妨?可是,幼兒園的課程將文文的“短板”暴露無遺。
星期六,老師留了手工作業(yè):復(fù)習(xí)之前學(xué)過的折紙。文文躲在書房“鉆研”了一下午,仍然交不出一個完整的作品,終于爆發(fā):“我再也不要折紙了!”
我眼看躲不過,趕緊湊到一旁,指著其中一件還比較像樣的半成品,說:“呦,這不是小衣服嗎?折得可真好??!”
“不好,一點兒都不好!”文文說著,把折到一半的小衣服拆了,剩下皺巴巴的一張紙。從紙的折痕看得出來,他折了很多次。
“我喜歡你折的東西,我覺得你折得很好!”我趕緊安慰。
文文推開我的手,認真地說:“才不是!為什么歡歡能折漂亮的裙子,為什么壯壯折的鋼琴被全班同學(xué)羨慕,為什么我折的每個東西都亂七八糟呢?我不僅不會折紙,我覺得自己什么都不會做……”
兒子越說越低沉,我趕緊攔住他的話:“不是的,寶貝兒,只要你有信心,什么事兒都能做好。你把紙給我,我和你一起折!”兒子聽到我肯幫忙,稍稍緩和了情緒,看著我把紙折好時,他突然說了一句:“我覺得我永遠也學(xué)不會折紙了!”
聽到這么悲觀的論調(diào),我心里“咯噔”一下,這是我最不想看到的情形。我努力保護兒子的“短板”,就是希望他能夠樂觀一些。不想,遇到困難時,他還是會較真兒,還是會覺得自己很差。難道,我之前的努力做錯了嗎?
我冷靜地回想了一遍剛剛和兒子的對話,他越說自己不行,我越說他行,于是,我們根本談不攏。他不肯相信我,是因為他折出的作品就是不行,無論我說多少虛假的話哄騙他,他還是自信不起來。相反,這種“廉價”的鼓勵加重了他的自卑。因為我全盤肯定他的時候,就等于在全盤否定。孩子不懂得反思自己為何會失敗,只是以“結(jié)果”論英雄。同樣的,我也陷入了他的思維模式中,所以對他沒有幫助。
這周的作業(yè),就勉強交上去了??墒?,折紙課仍在繼續(xù),我總不能對園長說:“我兒子不會折紙,你們別上折紙課了吧!”照這樣,學(xué)校任何課程都不用教了,因為總有學(xué)生對某一科目發(fā)愁。不過,我真的很擔(dān)心兒子的狀態(tài),因為折紙這個絆腳石,他整個人都快抑郁了。每天上學(xué)的路上都會念叨“也不知道心潔今天會不會幫我折紙?”或者“要是我讓壯壯幫忙,他不理我怎么辦?”看得出來,從上周六下午開始,文文學(xué)會了依賴別人解決困難。很明顯,這對于他自己的成長一點兒幫助都沒有。
又到周末,文文領(lǐng)回自己的折紙作業(yè)就開始發(fā)愁,少了小朋友們的幫助,他很忐忑。直到周日下午,他還沒有動手,可見內(nèi)心的糾結(jié)。這一次,我沒有貿(mào)然出手幫助,只是說:“看起來,你正為折紙作業(yè)發(fā)愁!”
兒子也知道問題所在,點頭說:“大家都不在,到底誰能幫我?”
我對他說:“從上周開始,我就一直在想,到底該怎么解決折紙這個麻煩。你是想每一次都讓別人幫忙,還是想自己學(xué)會折紙?”
兒子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想自己學(xué),我喜歡折紙!”
我了解兒子,他很要強,否則不會這么難過。但是,既然同情和放水都毫無幫助,我們只能直面問題:“來,你給我折一下,讓我看看困難在哪兒!”兒子聽了我的話,開始動手,觀察幾分鐘后,我發(fā)現(xiàn)兩個明顯的問題:一是能力的問題,他對不準就折不出棱角;二是信心的問題,他總覺得自己折不成,所以每個步驟都敷衍了事。
找到“癥結(jié)”,我對兒子說:“媽媽以前也遇到過這個問題,不過,可以試著這樣解決一下!”然后,我手把手地教兒子折紙,把每一個步驟分解得更細致一些,待完成一個步驟后,再繼續(xù)下一個步驟。剛開始時,兒子折得很慢,還一個勁兒地提醒我“要是這么慢,會被老師催的!”我鼓勵他不要著急,慢慢來。當(dāng)他折出第一個比較像樣的風(fēng)箏時,他終于相信自己也可以學(xué)會折紙。他驕傲地把風(fēng)箏拿給全家人看,畢竟,這是屬于他自己的作品。之后,我和兒子反復(fù)練習(xí)了幾個不同的折紙,慢慢地,他掌握了折紙的要領(lǐng),也越折越快了。
第二天,兒子帶著自己那幾個并不出眾的折紙作品去上學(xué)了,腰板兒卻挺得筆直。之前那個自信、樂觀的兒子又回來了。盡管,他可能還是無法像其他小朋友一樣,折出漂亮、整齊的作品。但是沒關(guān)系,重要的是兒子從練習(xí)折紙的過程中,找回了對學(xué)習(xí)技能的自我掌控感。在他克服了一項自認為不可能克服的困難時,獲得的勇氣和自信,是任何外在的鼓勵都無法取代的。
我想,幫助孩子應(yīng)付開始并不擅長的事情,就是向他們證明,你通過努力可以做得更好。當(dāng)然,如果總是學(xué)不好,那我們就需要接納這種結(jié)果,這是另一回事了。試一下總比不努力好,也許這才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特殊的風(fēng)景和難得的經(jīng)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