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8日21時,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fā)生7.0級地震,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9年前,四川汶川8.0級大地震的悲傷還歷歷在目,那些傷痛對很多人來說至今無法抹去。這場災難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也包括我們今天的女主人公。
記者眼前的寧遠,身穿一條湛藍色的麻質(zhì)連衣裙,精致的面龐上有幾條淡淡的魚尾紋,聲音好聽輕柔。9年前,寧遠是四川省屈指可數(shù)獲得“金話筒”榮譽的主持人。在當年的一項演藝名人公眾形象調(diào)查中,她居全國主持人排行榜第一名,排在了央視張泉靈、湖南衛(wèi)視李湘等知名主持人的前面。
可就在事業(yè)如日中天之時,她卻毅然離開主持舞臺,在眾人詫異的目光中,做起了鄉(xiāng)間裁縫。
此刻,9年過去,我已很難把她與當初那個光鮮亮麗的女主播聯(lián)系在一起。如果說寧遠過去的笑容是職業(yè)的,一顰一笑,遙不可及,那么,現(xiàn)在她的笑容是慵懶的、溫暖的,充滿了溫柔的光。
我很想知道,是什么讓寧遠發(fā)生了改變?30歲那年她經(jīng)歷了什么?這些年“不為人知”的寧遠又在做著什么?
那一年,吃一碗西紅柿雞蛋面都讓她淚流滿面
“這世界有兩種人,一種人從小就知道這輩子要成為什么樣的人,知道自己要去哪里,這種人特別幸福。還有一種人就像我這樣,懵懵懂懂地往前走,哪兒有光就往哪兒去。這種人會辛苦一點兒,無奈一點兒,當然,也可能會豐富一點點。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如果你知道了自己要去哪里,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瘜τ谖襾碇v,真正有這種感覺,真正開始知道要去哪里,是在30歲?!?/p>
2008年對于四川人民和寧遠來說都是不尋常的一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奪去了很多人的性命,給無數(shù)家庭帶來了無盡的傷痛。在地震直播節(jié)目中,身為四川衛(wèi)視新聞主播的寧遠,在播報傷亡數(shù)據(jù)時幾度哽咽,她的真情流露感動了無數(shù)觀眾,也讓本來無欲無爭的寧遠,成為了當時網(wǎng)絡熱搜的“最美女主播”。
寧遠回想那些日子,“連續(xù)7天都住在直播間里,打地鋪,每天就睡4個小時,有時候來不及化妝,醒了捋捋頭發(fā)就開始直播。”寧遠形容自己那時候像個戰(zhàn)士,一點兒都不覺得累。她自小是在四川攀枝花的大山里長大的,對家鄉(xiāng)有著深厚的感情,對那些家園破碎的同胞們的悲慟感同身受。她那時候就想多報道一些最新的情況,多幫助一些有需要的人。而這些兢兢業(yè)業(yè)的努力,最終也讓寧遠憑借《四川汶川大地震系列報道》榮獲了全國主持人金話筒獎。
寧遠印象最深的是結(jié)束連續(xù)7天的報道后,回到家的那一瞬間,熟悉的味道、溫暖的小窩,一切與一周前無異,當下看到卻是那么的親切美好。她煮了一碗再簡單不過的西紅柿雞蛋面,那是她連續(xù)工作7天后吃上的第一頓踏實飯。這些都讓她幸福不已,一場災難,讓她覺得眼前這些微不足道的幸福如此來之不易。她看到了人之渺小,生命之脆弱。
那之后,寧遠每天會收到大量受災同胞的來信,沒過幾天,就要用麻袋裝起來,這里面大多是求助信。寧遠每次看完,都非常痛心。這場直播,讓身為新聞主播的她真正感受到了作為一個媒體人的榮譽感,同時也讓她開始真正思考自己生命的意義。
“災難之后,我經(jīng)常在想,我是一個幸運的人,因為我沒失去什么。但這次經(jīng)歷讓我的生命更深邃了,作為一個在悲觀主義籠罩下還能樂觀活著的人,我希望今后的自己懂得生活之重,卻能輕裝上陣。”
寧遠出生在四川省攀枝花的一個小鄉(xiāng)村里,上學后,因為個子矮,坐第一排,特別聽老師話,老被班里同學欺負,那個時候愛讀書的學生是不招人待見的。于是她做出一個壞孩子的樣子,和大家瘋玩兒,跟老師吵架,深夜和同學一起偷鄰居家地里的甘蔗,一邊偷東西還一邊罵人,回家卻不敢告訴任何人。
她說自己擰巴的人生應該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初二那年,她突然就比班里所有的女生高了,甚至比同桌的男生還高,站在那兒很突兀。那個時候,她見著比自己矮的男生總是很不好意思,跟人說話都是一副抱歉的樣子,身體彎下來,頭低著。
“總怕跟人不一樣,總想在一個群體里得到認同,淹沒在人群里才會有安全感,從來沒有堅定過這一輩子要成為怎樣的人,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p>
高中畢業(yè)后,寧遠以優(yōu)秀的成績考取了四川師范大學,她形容自己一直是那種很規(guī)矩很努力的學生,4年不間斷的早起練聲、學習英語,時刻為未來做著準備。在老師同學眼中,寧遠穩(wěn)重、勤奮,甚至有些過于古板。畢業(yè)后,她很幸運成為了成都理工大學的一名教師,同時讀了研究生。后來又成了四川省電視臺的新聞主播。
城市的生活寧遠愈發(fā)得心應手,她慢慢成了周圍人眼中“周到”的人,做事說話滴水不漏,在“做自己”和“取悅他人”之間找到平衡?!昂荛L時間,我對這努力經(jīng)營出來的樣子感到滿意,但內(nèi)心很清楚,這不是生活的真相?!?/p>
那時的寧遠,每天妝容精致地播新聞、做訪談,是四川臺新聞頻道的“一姐”。除此之外,她還是四川某大學的知名教師,深受學生喜愛。外面光鮮亮麗,可寧遠知道自己越來越不快樂。“那時候我心里特別擰巴,新聞里的故事,在現(xiàn)實中都是一個個悲慘的事故,觀眾看后或許會慢慢淡忘,但我受不了,看到那么多需要幫助的人,我真是無能為力,內(nèi)心很矛盾,漸漸覺得累了?!?/p>
突然有一天,寧遠下定決心辭職,她準備要個寶寶,而她不想讓寶寶有個如此擰巴的媽媽。有大好前景的她做這個決定,讓很多人大跌眼鏡,領導、朋友、同事紛紛來挽留她,但寧遠卻不為之所動。她說:“30歲之前不管是做主持人、編導,還是制片人,這些看似光鮮的標簽都是別人眼中期望的我,但并不是真正的我。我想開始做我自己!”
在辭去主播工作后,寧遠也辭去了大學教師的“鐵飯碗”。她揮一揮衣袖,不帶一絲牽掛地帶著家人跑到了鄉(xiāng)下。
在陰雨的成都擁有一座“遠遠的陽光房”
“大涼山、安寧河;明凈的天空、寂靜的村莊、綠色的田野、清新的空氣;陽光下奔跑的小姑娘;在家門前的小河里捉魚、爬樹、游泳……”寧遠曾在書中這樣描繪自己的家鄉(xiāng)。
“我的家鄉(xiāng)是攀枝花的一個安靜小村莊。父母很相愛。父親是當?shù)睾苡忻奈幕耍赣H漂亮、能干。他們對我最大的影響是他們很相愛,他們愛我,更愛彼此。一家人在一起不管做什么都很幸福?!?/p>
寧遠的童年無疑是快樂的,夏天和小伙伴們在山上采蘑菇、河邊摸魚,冬天上山采山茶花。那時她最大的理想就是在村口開個裁縫鋪。這好像在冥冥中是她的人生的一種指引。
“一邊走一邊摔跤,一邊總結(jié)一邊調(diào)整,做很多事,慢慢成長,慢慢找到一點兒方向,慢慢開始堅定。”2009年,寧遠懷上了大女兒,在那段長長的時間里,手工占據(jù)了她大部分的生活?!拔覐男【秃芟矚g畫畫和縫紉,那時候我迷上了拼布,找來各種碎布頭,把它們縫成我想要的樣子,大多數(shù)是給寶寶做小東西。常??p著縫著一抬頭,天已暗下來了?!?/p>
有人說,“忙”字拆開來看就是“亡心”,人一忙,心就沒了。也有人說,忙就是“盲”,忙起來,眼睛就看不見了。所以,那段懷孕做手工的時間,讓寧遠的生活慢了下來,心態(tài)變得更加平和。
一切發(fā)生得那么自然。從女主播變身真正的裁縫,只因為寧遠的一個小小“沖動”。一天,她突然想買一雙鞋—小時候一直想要卻得不到的丁字皮鞋。她逛遍了商場也找不到那種原始的不花哨的樣式,那個樣子對寧遠來說散發(fā)著童年的回憶。于是寧遠憑借記憶,把這個皮鞋樣子畫在了紙上。后來路過鄉(xiāng)下一家皮鞋作坊,她進去問那個正在埋頭做鞋的師傅,“你能幫我做出來嗎?”他看了看遞過去的圖,說:“這個多簡單啊?!?/p>
無數(shù)次溝通后,寧遠夢想中的鞋子終于擺在了面前,而這雙鞋子從一個想法到圖紙到最后成品的過程也被她用文字和圖片發(fā)布在了網(wǎng)絡上。寧遠驚訝地發(fā)現(xiàn),在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里,居然也有人和她一樣,想要一雙這樣的皮鞋。要知道,在寧遠的真實生活中,大家對她做出這樣一雙沒有裝飾,也不流行的鞋子完全是不以為然的?!熬W(wǎng)絡那么大,世界那么小,我憑借著這雙丁字皮鞋尋找到了同類。你是誰,就會遇見誰。”這之后,有人開始跟她訂購鞋,賣出去第一雙鞋,寧遠高興壞了,她覺得這跟當主持人不一樣,這是一種精神上的認同。
除了做鞋子,她還做衣服,所有做出來的東西,首先是她自己想要的,不用取悅?cè)魏稳恕R郧?,身處高壓環(huán)境下,寧遠想讓自己淹沒在人群里獲得認同。而如今做手工讓她明白,尋找安全感的方法可以有很多,但最可靠的是:內(nèi)心的堅定和從容。
這之后,寧遠和她的家人,弟弟、弟妹,妹妹、妹夫,姑姑的女兒,小姨的女兒,這些小時候的玩伴兒開了一家網(wǎng)絡服裝店“遠遠的陽光房”?!拔沂窃陉柟獬渑娴泥l(xiāng)下出生長大的,在成都這個陰雨的城市生活,陽光代表了故鄉(xiāng)、回憶、童年,但這一切都很遠,所以叫遠遠的陽光房?!?/p>
“我的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追求都需要物質(zhì)的保障和支撐,‘遠遠的陽光房’在辭職后的近十年幫我實現(xiàn)了這一點?!睂庍h說。
在遍地都是六便士的世界里,我希望抬頭看見月亮
在生活中,總有一些人過著眼前無趣的日子,然后憧憬著詩和遠方。但如今39歲的寧遠不一樣,她是把詩和遠方過成了實實在在的家常模樣。
幾年前,寧遠和朋友無意間發(fā)現(xiàn)成都郊區(qū)有個地方叫“明月村”?!翱芍^一見鐘情,那里很像我成長的地方,于是我買下了一個院子,畫了一些意境圖,找了一位鄉(xiāng)村設計師進行了改造。”自此,那里成為了她的第二個家。
寧遠和朋友們在這里織布做衣,耕田帶娃,日子沒那么緊張,卻有說不出的樂趣。
寧遠一直很喜歡染布工藝,她喜歡看著白色的布匹在天然的染料下,變幻出顏色,覺得這是一件充滿驚喜的事情。
她喜歡藍色,尤其是天然染出來的藍色,看了便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為了學習專業(yè)的藍染技藝,她跑遍全國各地,跟著藍染匠人虛心學習,之后將明月村打造成了一個草木染作坊。
每當看著自己親自用板藍根染出來的藍色布匹,寧遠便覺得生活充滿了儀式感,一布一衣,一刀一裁,一圖一畫,她不急,慢慢來才會出手藝。
但總會有人覺得她不做主持做裁縫,真是可惜,可她卻說:“年紀越大,我越知道當個手藝人的好,只用打磨自己,只用做好分內(nèi)事,無須討好,無須諂媚,無須看人臉色?!?/p>
從最初的親朋好友,到如今陸續(xù)有幾千名媽媽帶著孩子來染布,甚至還有很多外國友人來拜訪,明月村成了很多人心中的樂園。他們都對這里贊不絕口。
“所以在人生的下半場,你便會越來越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活著。在自己有能力選擇的時候,不如就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p>
除了做裁縫,寧遠說自己最喜歡的職業(yè)就是“媽媽”,但這個媽媽跟其他的媽媽不同。兩個女兒很小,她便將她們接到鄉(xiāng)下,領著她們耕田種菜、采花摘果,讓她們跟大自然打交道。有空的時候,她便會出去散散步,跟著女兒一起去摘自家種的番茄和橙子,吃剩下的就做成果醬。自從孩子出生后,她就變得更加敏感,更關(guān)注生活小細節(jié)的美好、自然界的美好。
大女兒知道她做過主持人,有一次他們班家長輪流講課,介紹一種職業(yè)。輪到寧遠,她帶上了自己做主持人時的錄像,那是女兒第一次看她在電視上的樣子,都看呆了,沒想過媽媽以前會是這樣。但兩個女兒很喜歡現(xiàn)在的媽媽,想穿什么衣服都讓媽媽親手制作。
有人說寧遠是從耀眼女主播變身為文藝女裁縫,寧遠說如果這算是文藝,那她愿意從青年到中年到老年,從穿衣服到做衣服到賣衣服,從文藝少女到文藝媽媽到文藝奶奶,在遍地都是六便士的世界里,卻能抬頭看見月亮。
2016年,在好朋友主持人郭鐵的邀請下,寧遠成為了80后媽媽公益組織“超級媽力互助計劃”的共同發(fā)起人。這個組織提倡團結(jié)媽媽們的力量,一起救助有需要的人。她們的口號是“我們不聽悲切的故事,不賺廉價的眼淚”,她們只需要媽媽們團結(jié)在一起,育兒分享,共同分擔。沒有媒體的宣傳,靠的只是媽媽邀請媽媽。目前已經(jīng)有超過2.8萬名媽媽加入。最讓寧遠印象深刻的是,群里有個家境貧寒的母親,她的孩子患上了白血病,“超級媽力”在一夜之間,為這個家庭籌集到了10萬元的善款?!?0后媽媽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很孤獨,她們需要互相幫助。而媽媽最能體會媽媽的感受,團結(jié)在一起,在有需要的時候幫助別人同時也是幫助自己?!边@是寧遠發(fā)起“超級媽力”后最深的體會。
最后,我問寧遠什么樣的生活在她看來是美好的?寧遠托著腮認真思考了一會兒。此刻窗外的天色極好,蔚藍慷慨,無一點兒保留。云輕薄如煙,像緩緩駛回家的船。寧遠的眼眸突然明亮了起來,輕聲說: “在手藝人那里,人生都很慢,一輩子做好一件事,一生只愛一個人。一輩子總是還得讓一些善意執(zhí)念推著向前,我們因此愿意去聽從內(nèi)心的安排,專注做點兒東西。至少,對得起光陰歲月。所以在我心里,生活的美好,就是和喜歡的一切在一起吧?!?/p>
采訪結(jié)束,我突然想起在哪里看過這樣一段話:“你不要做一個趕路的旅人,你要做一個渙散手欠的游客。愿你朝前看,開開心心的。”而寧遠就像是曾經(jīng)趕路的旅人,突然有一天,變成了一個“渙散手欠”卻有旅游目的地的快樂游客,真替她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