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正機
這條路我早已記不清走了多少次,無論春夏秋冬,還是嚴寒酷暑。也許路旁的小草知道,也許路邊的野花數(shù)過,也許只有那腳下踏過的泥土心里最清楚。每當走在這條路上,我小小的心房里有甜蜜,有感動,也有后悔,但更有父親那“偷偷的”、蹣跚的身影。(概括地敘述,簡潔的感受,同時設置了懸念)
記得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屋外正下著零星的雪花,我三下五除二吞下最后一口飯,再次用滿懷期待的眼神看了一眼坐在桌子對面吃飯的爸爸,只見他絲毫未動,好像一點都沒有要送我的樣子。見此,我只好無奈地跟媽媽說了聲:“媽媽,我上學去了!”轉身邁出家門,傷心地離開了。(用“無奈”,有些過——為什么要“送”?路遠?還是其他原因,應該說一下)
一路上,雪越下越大,不一會兒工夫,大地、樹木都好像披上了一件白色衣服。我一邊走一邊想:這個老爸真是的,自從我上三年級以來,就讓我每天自己上學放學,說什么培養(yǎng)我的獨立能力,平時天氣好也就算了,可今天他也不看看,唉……突然,一個聲音從耳邊閃過:“李欣美,我先走一步啦!”定睛一看,原來是我的同學陳佳玲坐在她爸的電瓶車上,看她那樣子倒有點像坐飛機的味道。我趕忙神氣地回一句:“學校見。”(“回一句”,回得好——待人的修養(yǎng)與內心的思考相互映襯)
一不小心,腳下一滑,摔了個狗啃泥,我吃力地爬起來抖了抖身上的雪和泥土,不知怎地眼眶里噙滿了淚水,眼看就要落下來了,可我一咬牙還是將弱者的表現(xiàn)忍了回去。“算了,還是想點別的事情吧!老師昨天……糟了,語文作業(yè)忘帶了。”我剛一轉身,準備回家拿,卻瞧見了不遠處邁著蹣跚步伐向前走的爸爸!“爸,你怎么在這?”“你準備干什么去,不用去上學嗎,怎么往回走?”“我的作業(yè)忘帶了,我要回家拿,爸,你干嘛去?”只見爸爸支支吾吾地說:“不……干……什么,去商店買點東西。”我來不及細想,為了趕時間,一路小跑著回家拿作業(yè)。(請注意細節(jié)之間的配合)
剛踏進家門,就聽媽媽說:“美,你咋回來了?不上學啦?你爸呢?他不是送你去了?”“送我?這是咋回事,爸好長時間都沒有……”沒等我說完,媽媽說:“孩子你錯怪你爸啦,你爸每天都偷偷地跟在你身后護送你上學,直到你安全地進入學校,他才回來?!甭牭竭@,我立馬想到在雪中步履艱難的爸爸,眼眶里再一次噙滿淚水。這一次我沒有忍,任那顆顆滾燙的淚滴沿著臉頰不停地滑落、滑落……(“在雪中步履艱難的爸爸”的形象假如能用細節(jié)刻畫一下,更好了)
原來,是我錯怪了爸爸。原來,爸爸對我的愛從來沒有缺席,從來沒有遺失。望著門前這條通往學校的路,走在路上,我猛然間明白,父愛就是上學路上的“偷偷跟蹤”,就是上學路上的如影隨行……(不用說得太明白,反而有“言有盡而意無窮”之感)
【評委點評】
家庭點滴事,慢慢品真情。寫人寫事,注重細節(jié), 就很能表現(xiàn)小作者的寫作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