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云:“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闭恼\意,正是儒家倡導的一種道德修養(yǎng)境界。正心,指心要端正而不存邪念;誠意,指意必真誠而不自欺。儒家認為只要意真誠、心純正,自我道德完善,就能實現(xiàn)家齊、國治、天下平的道德理想。
《中庸》曰:“君子誠之為貴?!闭\,信也,為歷代儒家學者所推崇。
時至今日,誠信依然無比珍貴。它可以“高高在上”,作為對一個人的至高評價;它也可以“低入塵?!保鳛槠渌磺械赖缕沸械幕A。
對于個體來說,誠信分為內外兩個部分。對外,君子講求一諾千金,誠,是與他人言語后去實現(xiàn)承諾的過程,信,才因此產生;而在各行各業(yè),誠信則可轉化為不同的職業(yè)道德:從商者要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為官者要為民務實、公正廉明,當老師的要為人師表、誨人不倦,做醫(yī)生的要救死扶傷、奉行人道……當然,對外誠信無不建立在對內誠信的基礎上,我們得先做到不自欺,才能做到不欺人。
小編在上學時,偶因貪玩而將作業(yè)敷衍了事,父母并不責罵,只說:隨便寫寫能糊得了誰呢?最后糊的是你自己。這道理用在閱讀上也一樣,我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些同學讀過的書很多,讀起來也很快,可是這些書本并沒有在他的思想中留下什么印跡,寫起作文來也始終覺得腹內空空,便發(fā)出閱讀沒什么用的感嘆??墒?,如果我們不以誠待書,用心閱讀,書又為何要以誠待我們呢?
本期“閱讀”,就讓我們帶著一顆“誠心”去感受文字的魅力——
在對散文的分析理解中,把握閱讀的技巧與情感的表達;
在對阿來作品的品味中,更深地認識自我,體悟生命的禪意;
在對古詩詞的欣賞中,傳承傳統(tǒng)文化之大美;
在對國事時事的關注中,開闊視野,升華愛國之心;
……
孟子說:“反身而誠,樂莫大焉?!狈词∽约阂赃_到誠的境界,就是最大的快樂。親愛的同學少年,不妨問一問自己,學習上、生活中,我們有沒有做到對己真誠,對他人真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