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文
(山西省運城市中醫(yī)醫(yī)院藥劑科,山西 運城 044000)
淺析厚樸麻黃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80例臨床觀察
張建文
(山西省運城市中醫(yī)醫(yī)院藥劑科,山西 運城 044000)
目的 觀察厚樸麻黃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間在我院接受診治的80例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合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觀察組在西醫(y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厚樸麻黃湯,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情況及臨床療效。結(jié)果 兩組患者治療后FVC、FEV1、FEV1/FVC、PEF均較治療前明顯升高,且治療后觀察組肺功能各項指標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5%,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 采用厚樸麻黃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厚樸麻黃湯;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
慢性支氣管炎是指支氣管及其周圍組織和黏膜出現(xiàn)慢性非特異性炎癥,常常并發(fā)肺氣腫、肺心病及呼吸衰竭,其中合并肺氣腫較為常見,肺氣腫是指終末細支氣管遠端氣道的彈性減退,發(fā)生充氣、膨脹、容積擴張,并伴有氣道壁破壞的一種病理狀態(tài)[1]。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患者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咳喘、咳痰,為防止病情惡化,應及早進行有效治療。本文將以在我院接受診治的80例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采用厚樸麻黃湯進行臨床治療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間在我院接受診治的80例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合對照組,每組各40例。觀察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42~68歲,平均(56.6±2.2)歲,病程3~15年,平均(8.3±1.2)年;對照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45~70歲,平均(58.9±2.1)歲,病程4~16年,平均(9.2±2.3)年。所有患者中無肺結(jié)核、塵肺、肺膿腫、支氣管擴張等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癥狀的其他疾病,行X線片檢查均顯示肺氣腫征象。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以控制感染、鎮(zhèn)咳祛痰、平喘為主,給予青霉素、慶大霉素等控制感染,給予大環(huán)內(nèi)酯類、喹諾酮類、急支糖漿、復方甘草合劑及氨茶堿等藥物,病情穩(wěn)定后口服給藥,嚴重者靜脈給藥,并行持續(xù)低流量吸氧。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厚樸麻黃湯,取厚樸、麻黃、石膏、苦杏仁、半夏各10 g,甘草6 g,細辛、小麥各5 g,干姜2 g,風寒束肺者加荊芥、紫苑、百部,風熱傷肺者加桑葉、蘆根;風燥傷肺者加梨皮、沙參;痰濕壅肺及痰濕犯肺者加云茯苓;咳嗽嚴重者加金銀花、浙貝母、枇杷葉;胸滿氣急者加蘇子、菜菔子、白芥子;夾瘀者加地龍、川芎。加500 mL清水煎至200 mL,取汁,每天1劑,分3次口服。以3個月為一個療程,兩組患者均治療1個療程,治療期間避免食用辛辣食物。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情況,相關指標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用力呼氣1秒率(FEV1/FVC)及呼氣峰值流速(PEF)[2]。療效判定標準:患者治療后咳、喘、痰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哮鳴音等肺部體征消失,肺功能恢復正常為治愈;患者肺部哮鳴音、咳、喘、痰癥狀減輕,但未恢復至急性發(fā)作前的水平,肺功能明顯改善為好轉(zhuǎn);患者咳、喘、痰及肺部哮鳴音等癥狀無改善或加重,肺功能各項指標無變化為無效[3]??傆行?(治愈+好轉(zhuǎn))/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借助臨床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對臨床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s)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用百分率表示。若最后結(jié)果顯示P<0.05,表明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FVC、FEV1、FEV1/FVC、PEF均較治療前明顯升高,且治療后觀察組肺功能各項指標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各項指標變化情況(±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各項指標變化情況(±s)
組別FVC(L) FEV1(L) FEV1/FVC(%) PEF(L/s)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2.8±1.1 3.5±0.8 2.7±0.9 3.4±0.5 73.6±10.2 86.7±9.8 3.7±1.1 5.0±1.0對照組 2.7±1.0 3.0±0.6 2.7±0.8 3.0±0.3 73.8±10.3 80.2±9.5 3.7±1.3 4.2±0.9 t 0.143 3.106 0.107 3.158 0.123 3.301 0.239 3.568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5%,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n(%)]
慢性支氣管炎在中醫(yī)學中屬“咳嗽”、“痰飲”范疇,主系外感風邪所致,內(nèi)有宿痰,病久虛實夾雜,治療時以祛痰為主,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屬于邪實正虛,臨床治療以祛痰止咳、扶正補虛為主[4]?,F(xiàn)代醫(yī)學認為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主要是由多種因素長期作用所致,如遺傳、感染、吸煙、氣候、理化、過敏等因素[5],這些因素長期作用導致支氣管發(fā)生炎癥,細支氣管變窄,終末支氣管過度充氣,并伴有氣管壁膨脹、破裂,治療以抗感染、鎮(zhèn)咳祛痰、平喘為主。
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均給予了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觀察組患者加用厚樸麻黃湯,所采用的主要組方為厚樸、麻黃、石膏、苦杏仁、半夏、甘草、細辛、小麥及干姜,方中厚樸、麻黃、苦杏仁可祛濕化痰,宣肺理氣;細辛可散寒祛風、降逆、溫肺化飲;石膏可治熱病壯熱不退、心煩神昏;小麥具有除熱、止渴、益腎的功效;干姜可利肺氣,治里寒;半夏、甘草可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可調(diào)和諸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藥效[6]。諸藥合用在根據(jù)患者具體病情予以加減,可起祛風散寒止咳、疏散風熱、健脾祛濕之功效。
經(jīng)治療觀察組患者肺功能各項指標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且各項指標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的總有效率達到了9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5%。綜上所述,可知采用厚樸麻黃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1] 李國愈.厚樸麻黃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60例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導報,2012,18(4):56-57.
[2] 劉超南.厚樸麻黃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42例臨床觀察[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9):6001,6004.
[3] 羅來恒.厚樸麻黃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30例[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5,13(22):43-44.
[4] 高 敏.厚樸麻黃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58例臨床觀察[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15,36(5):68-69.
[5] 王長春,丁 健.厚樸麻黃湯聯(lián)合西醫(yī)常規(guī)對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治療觀察[J].醫(yī)學信息,2013,(24):463,464.
[6] 朱燮翔.厚樸麻黃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78例[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15,36(6):62-63.
本文編輯:李 豆
R259
B
ISSN.2095-8242.2017.05.9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