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佩明+何尚文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我們對產品的設計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具有良好的性能,還要有更高的可靠性水平,這就需要我們采用可靠性設計。所謂可靠性是指產品在規(guī)定時間和規(guī)定使用條件下,可以完成規(guī)定功能的能力或性質。由于工程材料的離散性以及測量、加工、制造和安裝誤差等因素的影響,機械產品的系統(tǒng)參數具有不確定性,因此,我們對振動機械的可靠性設計必須進行優(yōu)化設計分析。文章結合當今可靠性工程學科,對振動機械的可靠性設計分析做出相關探討。
關鍵詞:振動機械;可靠性設計;設計分析
1 振動機械中的振動
振動機械是通過彈性介質來傳送機械振動。機械振動是指物體或者質點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所作的往復運動。機械振動有下面幾種分類:圓或橢圓振動,即振動體的振動軌跡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是一條直線,而在垂直面上的投影為一圓或者橢圓。通常將一臺振動電機安裝在振動機械機體上,便可產生這種運動。直線振動:振動體的振動軌跡在水平面及垂直面上的投影都是直線;復合振動:振動體的振動是由兩組激振系統(tǒng)產生的;旋振動:振動體的振動軌跡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是一圓或橢圓,而旋振動又可以分為:平旋型振動、渦旋型振動、復旋型振動三種形式。振動機械經過了不斷地更新和發(fā)展,目前我國的振動機械新產品有以下技術特點:能夠預防長距離振動輸送機產生彈性彎曲,保持振動機械振動穩(wěn)定;可以消除構件焊接內應力,有效防止螺釘和螺帽松動,也防止了塞孔堵塞,減小二次隔振傳給基礎振動等。
2 振動機械的可靠性設計
振動機械產品的可靠性設計包括整機產品和零部件的設計。設計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根據零部件的可靠性預測結果,計算產品的可靠性指標,對一些關鍵性零部件進行可靠性試驗,對其進行評審、修改、直到滿足指標為止;另一種是對零部件進行可靠性分析,按照比例分配,盡量采用標準件或者質量成熟穩(wěn)定的零件,按照類比的選擇設計。機械的可靠性設計在機械設計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對機械是否能夠穩(wěn)定的工作起決定性作用。由于機械產品可靠性涉及的領域太多、太廣,以及基礎性數據獲取的困難性,機械的可靠性在實際操作中并不能廣泛應用。所以,近年來國內外對其投入了大量精力進行系統(tǒng)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例如,我們以傳統(tǒng)的選煤機械為基礎,結合生產實際,提出了如何提高振動零件可靠性的方法:通過把機械固有的頻率、激振力頻率、振動響應按照實際處理為隨機變量,確定了振動機械零件的可靠度。此外,我們在進行研究的同時,對零件容易損壞關鍵部件進行可靠性分析計算,進而對整個系統(tǒng)進行分析計算。這些例子可作為以后的可靠性設計的參考。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對振動機械產品和振動控制系統(tǒ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能夠不斷提高結構的性能周期、降低原材料消耗和制造成本,進一步優(yōu)化產品設計技術,但為了保證產品的質量,必須在對原材料進行篩選的時候,嚴格把控。盡管如此,振動機械產品經常發(fā)生失效的情況。機械產品常見的失效形式有以下幾種:突然失效、漸變失效、早期失效、偶然失效、耗損失效。面對這些情況,我們必須對其進行可靠性維修,所謂可靠性維修是以可靠性理論為基礎,通過對影響可靠性的因素具體分析和試驗,應用邏輯分析決斷法,科學制定維修內容,優(yōu)選維修方式,合理確定使用期,來控制和維持機械設備使用的可靠性的一種方法。機械產品的可靠性和可維修性是一樣的,在產品進行可靠性設計的同時,也要進行維修性的設計,使得產品在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容易發(fā)現,避免產生重大事故。另外,我們在對產品進行維修性的設計時,盡量要以最低的費用來保持和恢復設備的固有可靠性水平,盡量減少排除故障所用的維修時間。這便要求我們要在可靠的理論基礎上制定合理的維修規(guī)程,使用標準的維修工具及設備,提高維修人員的技術水平,使機械維修的工作面向科學化、現代化。
3 振動機械的設計分析
我們對一個振動機械產品進行設計時,首先對產品進行規(guī)劃,在方案設計階段,對產品進行產品定義、功能分析、對求解變量、初始變量、變量設計,以及工程經濟方面進行評價。然后繪制草圖,確定比例,進而擬訂計劃,進行造型和零部件優(yōu)化,整理變量。隨后估計載荷,進行構件試驗,部件仿真和計算數據,最后定性,執(zhí)行開發(fā),進行弱點分析。產品設計好以后并不能立即投入使用,在使用之前還要多次進行反復試驗,確定固有的可靠性,以保證產品的制造是安全的。
振動機械的可靠性設計最初是可靠性設計量的分布參數,由于材質,制造、安裝、維修工藝的離散性以及載荷和運行參數的隨機性,機械零件的激振力頻率、固有頻率、振動響應、失穩(wěn)轉速、流體彈性激振的臨界流速、聲學駐波頻率等振動設計量是非定值,即隨機變量,所以設計起來極為復雜。但考慮到我們設計一個產品,都希望其壽命周期長,經濟效益高。所以,我們便在原來的可靠性設計方法上進行了創(chuàng)新,在傳統(tǒng)的振動體設計的基礎上引入概率論和數量統(tǒng)計為基礎的可靠性設計方法,這樣便使所設計的零件具有可預測性,使產品的設計符合工程實際。在生產實踐中,許多振動零件的損壞與振動有關,我們在傳統(tǒng)的方法上進行振動設計,把零件的振動設計量取為定值,雖然在理論基礎上可以判斷設計是否安全,但是我們在實際操作中,無法預知結果。這也是振動問題的復雜之處,仍需要進一步地研究和探索。
4 結束語
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對振動機械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們要采用可靠性的設計,設計出貼近實際的方案,來降低原材料的消耗和制造成本,提高產品的設計技術。便其能夠在傳統(tǒng)的方法上進行創(chuàng)新,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研發(fā)出可靠性的振動機械設備,并結合當今可靠性工程學科研發(fā),使振動機械技術在機械領域的應用和發(fā)展有一個全面的、客觀的認識,成為一種以智力為依托的高新技術。
參考文獻
[1]毛黎明,楊先振.故障物理分析與機械可靠性(五)——機械可靠性設計與試驗[J].航空標準化與質量,2000(02).
[2]喻天翔,宋筆鋒,萬方義,等.機械可靠性試驗技術研究現狀和展望[J].機械強度,2007(02).
[3]陳連,鄒廣萍.機械可靠性設計的最優(yōu)化方法及其應用研究[J].機械設計與制造,2006(02).
[4]陳立偉,王延榮.平均應力及其分散性對結構振動可靠性的影響[J].航空動力學報,2006(05).
[5]郝靜如,米潔,姚文席,等.大型振動機械的可靠性研究[J].機械科學與技術,2003(01).
作者簡介:杜佩明(1996,11-),男,河南省新鄉(xiāng)市,本科,鄭州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學院工程力學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