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倪泰中 易洪波
治萬病坐功訣
文/倪泰中 易洪波
凡是治療各種疾病,要根據(jù)不同的情況來安放枕頭,如病在喉中、胸中的,枕高七寸;病在心下的,枕高四寸;病在臍下的,則去掉枕頭。用口出氣,鼻吸氣,稱為瀉;閉口將氣溫熱再咽下,稱為補。想引導氣血來消除頭部病邪的則仰頭;想引導氣血來消除腰腿病的,翹起腳十趾;想引導氣血來消除胸中病的,要屈卷足的十趾。想引導氣血來消除腹中寒熱及各種不適,都可閉氣,腹脹難忍的,用鼻呼吸,反復(fù)進行,直到病愈為止。
一 平坐,伸腰、腳、兩臂,兩手展開撐地,口中慢慢吐氣,用鼻吸氣,能消除胸中、肺中的病痛。吞咽的氣先要在口中溫熱,然后再閉目用意念行氣。
二 端坐,伸腰,用鼻吸氣,閉氣,向前后搖頭各三十次。可治療頭虛空花、天旋地轉(zhuǎn)的疾病。搖頭時一定要閉上雙眼。
三 將左肋側(cè)臥,用口吐氣,用鼻吸氣。能消除積聚在心下的不舒適的感覺。
四 端坐,伸腰,用鼻子慢慢吸氣,用右手捏鼻,旋動雙睛。治療視物昏花、眼淚汪汪及鼻中息肉;也能治療耳聾、傷寒頭痛。都以出汗為限度。
五 正面仰臥,用口慢慢出氣,用鼻子吸氣。能治療里急癥和飽食后宿食之癥。然后輕微咽氣十次,使氣溫和為止。如果氣寒,使人干嘔、腹痛,可用鼻吸氣并咽七至十下。若至百次,則腹內(nèi)填滿,而能消陳邪氣,補足正氣。
六 右肋側(cè)臥,用鼻子吸氣,用口慢慢吐氣,數(shù)到十次。手相互摩擦,溫熱后再摩腹,使氣下行從肛門排出。能消除兩肋脹悶疼痛。病愈則停。
七 端坐,腰部挺直,兩臂上展,兩手掌朝上,用鼻子吸氣至滿,閉氣。如此呼吸七次,稱為蜀王臺。能治療肋下積聚之疾。
八 俯臥,拿掉枕頭,豎起兩腳,用鼻子吸氣四次,再用鼻子出氣四次。如果氣出盡則再微微吸入少許,不讓鼻感知。能治療身中熱病以及背痛。
九 端坐,伸腰,舉起左手,使手掌朝上,然后收回。右手姿勢相同。能治療兩臂痛及背痛,并能治療氣結(jié)積聚之病。
十 端坐,兩手交叉抱膝,閉氣鼓腹十四次或二十一次,氣滿就吐,等到氣機通暢為止。這樣堅持十年,能使老年人有少年人的面容。
十一 端坐,伸腰,左右傾側(cè),閉眼,用鼻子吸氣。能治療頭風。這樣做七次后停止。
十二 端坐,伸腰,用鼻子吸氣數(shù)十次。能消除飲食后腹中脹痛。自覺腹中舒適則停止,若不然,再做。如果腹中有寒氣,也可這樣治療。
十三 端坐,使兩手如張弓滿射的姿勢,如此四次??芍委熕闹珶?,背部拘緊。每天隨時練習,效果都好。
十四 端坐,伸腰,舉左手使手掌朝上,用右手按著右肋,用鼻納氣,吸滿七次。能治療瘀血氣滯等。
十五 端坐,伸腰,舉右手使手掌朝上,用左手托著左肋,用鼻子吸氣,吸滿七次。能治療胃寒、飲食不化。
十六 兩手反撐在地,仰頭,用鼻子吸氣,并咽下數(shù)十次??上裏岵〖吧眢w受傷壞死的肌肉。
十七 正面仰臥,展平手腳,用鼻子吸氣,吸滿七次,搖腳三十次而止。能消除胸部及腳中寒氣,周身痹痛、厥逆、咳嗽。
十八 仰臥,屈膝,讓兩膝頭向內(nèi)相對,用手翻抱兩腳,伸腰,用鼻吸氣,吸滿七次。能治療痹疼熱病,兩髀不遂。
十九 平坐,兩手抱頭上下轉(zhuǎn)動,稱為開肋。對身體沉重,氣機不通暢者,都能治愈。
二十 蹲坐,伸右腳,兩手抱左膝頭,伸腰,用鼻吸氣,吸滿七次。能治療肢體難以屈伸、以及拜起髀中痛、瘀血痹癥等病。
二十一 蹲坐,伸左腳,兩手抱右膝,伸腰。用鼻子吸氣,吸滿七次,向外展開左足。能治療肢體難以屈伸,以及拜起后髀中痛。有書上說,可除風邪以及目暗、耳聾。
二十二 正面仰臥,用兩手按摩丹田部位,使它如油囊裹丹。治療陰部濕冷,小便困難,小腹墜脹不適。如果腹中發(fā)熱,只用口出氣,鼻吸氣數(shù)十次,停止,也不須稍微咽氣。若腹中不熱,呼吸七次,將溫氣咽下,如此十次,停止。
二十三 俯臥,從旁邊看兩腳跟,伸腰,用鼻吸氣,吸滿七次。能治療腳中酸疼、轉(zhuǎn)筋及腳部酸痛。
二十四 蹲坐,兩手抱兩膝頭,用鼻吸氣,吸滿七次。治療腰痹背痛。
二十五 仰臥,展開兩腿兩手,使兩腳跟相向,也用鼻吸氣,吸滿七次。能除去死肌及足髀寒冷疼痛。
二十六 仰臥,展開兩手、兩腿、兩腳跟,用鼻子吸氣,吸滿七次。能治療胃中食積不化,嘔吐等病。
二十七 蹲坐,伸腰,用兩手攀兩腳跟,兩膝頭向下。用鼻子吸氣,吸滿七次。治療身痹。
二十八 仰臥,展開兩手、兩腳,仰足趾,用鼻吸氣,吸滿七次,治療腹中弦急切痛。
二十九 仰臥,用左足后跟勾住右足大拇趾,用鼻吸氣,吸滿七次。可治療厥癥。如果左腳后跟不能勾住右足大拇指,仍可依法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