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玲
摘要:集中識字往往忽略了個別生字詞的內(nèi)容理解,因此,孩子們對于個別難懂的字詞很難做到活學活用。隨文識字很好的彌補了這個不足,我們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把需要嚼細的詞語和生字拿出來隨文識字,學生就可以在學習課文的語言環(huán)境中加深對字詞的理解。在實際的教學中如何進行隨文識字?本文,作者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點具體的做法:
關(guān)鍵詞:隨文識字;語言環(huán)境;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3-0022-01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chǔ),是一至二年級的教學重點。"識字教學一直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們的識字教學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集中識字,一種是隨文識字。
在教學實踐中大部分生字是靠整體認讀來識記的,因為集中識字解決了大量識字的這個問題。但是,集中識字往往忽略了個別生字詞的內(nèi)容理解,因此,孩子們對于個別難懂的字詞很難做到活學活用。
隨文識字很好的彌補了這個不足:隨文識字是從文入手的,學生面對的生字都不是孤立的,也就是有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教學過程邊學文,邊識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將識字任務貫穿于課文的學習中。隨文識字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語言環(huán)境中加深對字詞的理解,也可以通過理解字詞幫助學生進一步感悟課文內(nèi)容。這樣的訓練不但優(yōu)化了整個識字過程,而且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那我們在實際的教學中如何進行隨文識字?下面,我就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說說自己的一點做法:
1.開篇識字
如在魯教版二年級上《筍芽兒》一文的教學中,"筍"字是需要會認會寫的生字。所以在學習課文開始的時候就可以順勢解決這個生字。例如: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什么課文?
生:筍芽兒。
師:同學們讀的真準確,筍字是平舌讀sǔn。筍芽兒是什么芽兒呢?
生:竹筍的芽兒。
師:對了,難怪"筍"這個字是竹子頭呢。好,筍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生字,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寫一寫"筍"這個字。
師:課文寫了筍芽兒的什么故事呢?讓我們一起學習課文吧。
當我們開篇識字時,我們讓學生在注意力最專注的時候用最短的時間識字。這非常符合低年級孩子的認知特點。然后,我們再通過課文朗讀理解中的重復,達到了識字目的后,乘機進行了寫字的指導,對于這個生字的教學就變得扎實了。開篇識字的確是個不能放掉的識字契機!
2.以字品文
課文中的一些生字詞在課文內(nèi)容中伴有很重要的角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關(guān)鍵字、關(guān)鍵詞。這樣的字詞能夠被學生們理解,起到加深孩子們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的作用。例如,當我們在學習《淺水洼里的小魚》這一課時,我們在教學中都會抓"蒸"這個字。正是因為理解"蒸"字,就學生感受到淺水洼里的小魚在太陽下命在旦夕的緊迫感,體會淺水洼里的小魚被"蒸"的痛苦。
我在教學是這樣做的:
課件出示: 蒸的古體字。
課堂上我們就這樣學會"蒸"字,隨文識字的過程中教師帶動了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理解,進而帶動對學生在理解基礎(chǔ)上的朗讀。此時隨文識字的方法,讓字與文有效的聯(lián)系在一起,使學生學得有趣,讀的真實。
3.以文解字
課文中有個別的生字詞的意思比較難理解,如何讓學生死記硬背,學生們就更做不到靈活運用了。隨文識字就能很好的解決這樣的難題。我們可以有效的利用課文內(nèi)容的語言環(huán)境對生詞的意思進行理解并記憶。
葉圣陶老先生也說:"生字必須依據(jù)本文,尋找那個字語的確切意義;又必須依據(jù)與本文相類和不相類的若干例子,發(fā)現(xiàn)那個字詞的正當用法。"實踐告訴我們:隨文識字與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方法相比,能夠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符合兒童學習語文的認知規(guī)律。隨文識字在小學尤其是低年段確實是比較實用的。雖然如此,什么樣的字詞可以隨文識字?什么樣的詞需要隨文識字?依然是我們在不同文體、不同課文中需要深思的問題,我想這一切考驗的就是教師的教學智慧。不管怎樣,隨文識字的確為我們的識字教學提供了一條很可行的思路。
參考文獻:
[1] 劉梅;隨文識字之初體驗[J];華夏教師;2013年09期
[2] 劉寶鳳;淺談低年級隨文識字教學[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
[3] 董向陽;再談"隨文識字"[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