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云
表演游戲是幼兒以故事為線索開展的游戲活動,他們按自己的理解,運用聲音、動作、手勢、表情等非言語手段來扮演各種角色表現故事,這將對幼兒的語言學習和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那么,表演游戲能否有效地促進幼兒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呢?由此,開展了如下的實驗探究:
一、實驗設計
(一)實驗假設:兒童語言學習的過程不僅是模仿的過程,也是模仿和創(chuàng)造相互作用的建構過程。兒童通過實際的言語交際,在構造無數新話語的同時,也在不斷以話語中的創(chuàng)新成分豐富已有的語言經驗。而表演游戲符合幼兒期言語表達需要大量的非言語手段作為輔助的特點,它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真實的交往環(huán)境,使同伴之間不斷發(fā)生的社會性相互作用為幼兒的語言學習提供了幫助。
(二)具體目標:1.通過表演游戲擴大詞匯量,積累語言經驗,在日常生活、交往中遷移運用,提高幼兒自身的語言能力。2.培養(yǎng)幼兒自信、勇敢、大方的個性,使幼兒能積極主動地與人交談、協(xié)商、合作與交往。
(三)實驗時間與對象:1.實驗時間:一學年。2.實驗對象:大(8)班全體幼兒。
(四)實驗步驟:第一階段:2015年9月—2015年10月,對幼兒進行初期測試。第二階段:2015年10月—2016年1月,創(chuàng)設表演的區(qū)角,與幼兒制定規(guī)則,自制表演材料,開展表演游戲。第三階段:2016年1月—2016年2月,進行中期測試、小結。第四階段:2016年3月—2016年5月,幼兒自主開展表演游戲。第五階段:2016年6月—2016年7月,整理資料,撰寫論文。
二、實驗過程與方法
(一)形式多樣,激發(fā)興趣。正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虼?,可以采用童話故事表演、成語故事表演、情境表演、模仿表演、啞劇表演等多種活動方式,吸引幼兒參與表演游戲,讓幼兒獲得成功的體驗。如,在啞劇《白雪公主》表演時,幼兒對于啞劇形式十分感興趣,加上動人的故事情節(jié),吸引著幼兒積極登臺嘗試:她們用夸張動作表現了遙遠的國度里生活著的一位父母雙亡的白雪公主、狠毒的女王以及密林深處的七個善良的小矮人等不同角色形象,體驗了無聲世界帶給自己的樂趣。表演游戲豐富的內涵,吸引著幼兒進入了真實與虛幻的情境之中,同伴間的互相學習、互相交流,成了促進幼兒運用語言的最佳時機。
(二)創(chuàng)設環(huán)境,互動交流。幼兒言語表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環(huán)境和心態(tài)因素所制約,因此幼兒語言交往的實踐將是幼兒提高語言交往能力的重要條件。創(chuàng)設“能說會道”“故事樂園”“ 木偶劇場”等區(qū)角,為幼兒展示自我提供平臺。道具是提高表演游戲魅力不可缺少的條件,為此,可以在區(qū)角中投放豐富的材料,便于幼兒隨時、及時取用,進行角色的裝扮。如,幼兒的舊衣裙、紗巾、彩帶及各種木偶等;師生收集的果凍拎盒、飲料包裝盒等漂亮美觀的現成物品;一些自制的道具,如,漂亮的翅膀、威武的盔甲、可愛的背心等;等等。所有的一切,都通過師生商討合作完成,在完成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升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能力及合作互助的意識。
(三)結合目標,選擇內容。1.情節(jié)生動,富有起伏。如,伴著《小兔乖乖》歌曲的敲門歌唱情節(jié)和夾斷大灰狼尾巴、小白兔智斗大灰狼等情節(jié),幼兒十分感興趣,這就賦予了“小兔乖乖”這一表演游戲極強的生命力,幼兒爭當大灰狼、小兔子或者兔媽媽,積極參與活動。在這種有趣的表演過程中,幼兒也自然受到了“勇敢、機智”的教育。2.改編故事,增多角色。如,《聰明的阿凡提》中阿凡提的機智、國王的愚蠢,常讓幼兒百演不厭,但原作中只有這兩名角色。經過與幼兒討論后,角色增加至4 名,增加的角色有:專在國王身邊出壞主意的壞大臣,請阿凡提入宮、抓阿凡提的士兵。這樣,大大提高了其他幼兒參與表演的機會,為不同的幼兒提供了不同難度的表演角色,而且他們的出現也激發(fā)了主要人物更大的表演欲望,表演者的主動性就大大增強了。
實驗結果表明,通過表演游戲的熏陶,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語言表達的技巧得到提高,實驗達到了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