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徽
紅色尿是指尿液的顏色呈紅色的一種病理現(xiàn)象,它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許多疾病的共同癥狀之一。根據(jù)原因不同分為血尿、血紅蛋白尿、肌紅蛋白尿、卟啉尿和藥物性紅尿等。
一、病因與發(fā)生機理
1.血尿。是指尿液中混有血液,主要由泌尿系統(tǒng)的出血引起。按血尿的病因分為①炎性血尿:為腎臟、膀胱、尿道等泌尿器官的炎癥所引起的血尿,見于出血性腎炎、急性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②結(jié)石性血尿:因腎臟或尿路結(jié)石所引起的血尿,見于腎結(jié)石、輸尿管結(jié)石、膀胱結(jié)石、尿道結(jié)石等。③腫瘤性血尿:見于腎臟腺癌、膀胱血管瘤、血管內(nèi)皮肉瘤、移行細胞乳頭瘤、移行細胞癌及蕨類植物慢性中毒所致的牛地方性血尿。④外傷性血尿:見于腎臟、膀胱、尿道損傷。⑤中毒性血尿:主要是某些中毒病引起腎臟的損傷。見于汞、鉛、鎘等重金屬或類金屬中毒;蕨類、毛莨屬植物中毒;四氯化碳、三氯乙烯、五氯苯酚等有機化合物中毒;華法令(敵鼠鈉)等殺鼠藥中毒。⑥寄生蟲性血尿:見于豬、馬、牛的有齒冠狀線蟲和綿羊細粒棘球蚴病等。⑦出血素質(zhì)性血尿:見于壞血病、血斑病、血管性假性血友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⑧藥物性血尿:見于長期過量應用磺胺類、鏈霉素、四氯化碳、有機汞殺菌劑等。
2.血紅蛋白尿。是指尿液中含有游離的血紅蛋白,主要是由于血液在血管中發(fā)生溶血,血紅蛋白經(jīng)腎臟濾過進入尿液。按病因分為5種:①感染性血紅蛋白尿:見于某些微生物或血液原蟲感染,如急性或最急性馬傳染性貧血、貓傳染性貧血和雞傳染性貧血等病毒?。怀鲅S疸型鉤端螺旋體病,牛和羊的細菌性血紅蛋白尿病、羔羊A型產(chǎn)氣莢膜桿菌病等溶血性梭菌?。桓鞣N動物的梨形蟲病、錐蟲病以及禽住白細胞原蟲病等血液原蟲病。②中毒性血紅蛋白尿:見于各種溶血毒物中毒,如毒蛇咬傷等動物毒中毒;洋蔥或大蔥(犬多發(fā))、黑麥草、十字花科植物(如甘藍、金雀花、凍壞的蘿卜、油菜、蕪菁)、甜菜及甜菜渣、櫟樹葉等植物毒中毒;慢性銅中毒(急性溶血危象發(fā)作)、鉛中毒(海恩茲氏體溶血)等礦物毒中毒;吩噻嗪、醋氨酚(退熱凈)、美藍(貓)等化學藥品中毒等。③免疫性血紅蛋白尿:見于抗原抗體反應,如不相合血型輸血、新生仔畜溶血病等。④理化性血紅蛋白尿:見于物理化學因素所致的急性血管內(nèi)溶血,如大面積燒傷、犢牛水中毒及牛血紅蛋白尿癥等。⑤遺傳性血紅蛋白尿:見于紅細胞酶先天缺陷,如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丙酮酸激酶缺乏癥、磷酸果糖激酶缺乏癥等所致的先天性非球形細胞性溶血性貧血,亦見于牛、豬、貓、狐、松鼠的先天性紅細胞生成性卟啉病,即兼有血紅蛋白尿癥和卟啉尿癥。
3.肌紅蛋白尿。主要發(fā)生于某些病理過程中所引起的肌肉組織變性、炎癥、廣泛性損傷及代謝紊亂等。肌紅蛋白由受損的肌肉組織中滲出,并經(jīng)腎臟排出而發(fā)生肌紅蛋白尿。臨床上主要見于馬麻痹性肌紅蛋白尿、硒和維生素E缺乏癥、馬地方性肌紅蛋白尿病及野生動物的捕捉性肌病等。
4.卟啉尿。即尿液中含有多量卟啉衍生物,主要是尿卟啉和糞卟啉。見于遺傳性卟啉病、鉛中毒等。
5.藥物性紅尿 內(nèi)服或注射某些藥物后,尿液顏色即可發(fā)生變化。如大黃、安替比林、蘆薈、剛果紅、山道年等可使尿液變紅。
二、臨床表現(xiàn)
根據(jù)病因和發(fā)病部位不同,一般尿色呈鮮紅色、暗紅色、黃紅色或紅褐色。
1.血尿。血尿的顏色,可因出血部位及尿液的酸堿度和所含紅細胞的多少而有差異。一般膀胱和尿道出血呈紅色或鮮紅色,腎臟、輸尿管等出血呈暗紅色或紅褐色。酸性尿時呈棕紅色或暗紅色,堿性尿時呈紅色。血尿外觀混濁而不透明,震蕩時呈云霧狀,靜置或離心后有紅色沉淀,鏡檢發(fā)現(xiàn)多量的紅細胞,潛血試驗陽性。如血尿排于地上,可發(fā)現(xiàn)血絲或血凝塊。臨床上根據(jù)病灶發(fā)生的部位,將血尿分為:①腎性血尿:腎臟疾病所引起的血尿,見于出血性腎炎、急性腎小球腎炎、中毒性腎病、腎梗塞、腎蟲病、腎結(jié)石、腎損傷。②腎后性血尿(尿路性血尿):除腎臟外的泌尿系統(tǒng)疾病所引起的血尿,包括腎盂血尿(腎盂炎、腎盂結(jié)石)、輸尿管血尿(輸尿管結(jié)石)、膀胱血尿(膀胱炎、膀胱腫瘤、膀胱結(jié)石、膀胱損傷)和尿道血尿(尿道炎、尿道結(jié)石、尿道外傷及腫瘤)。
2.血紅蛋白尿。其顏色取決于所含血紅蛋白的性質(zhì)和數(shù)量。因血紅蛋白從腎臟過濾后往往在膀胱中潴留一定時間,一般呈暗紅色、醬油色或葡萄酒色。特點為尿色均勻,震蕩不呈云霧狀,靜置或離心后無紅色沉淀,鏡檢無細胞或有極少量紅細胞,潛血試驗陽性。血紅蛋白尿癥多伴有血紅蛋白血癥,血漿因含有大量游離血紅蛋白而發(fā)紅。
3.肌紅蛋白尿。外觀呈暗紅色、深褐色乃至黑色,與血紅蛋白尿頗相似,聯(lián)苯胺試驗呈陽性反應。但其血漿顏色不發(fā)紅,肌紅蛋白尿定性試驗(包括尿液分光鏡檢查、硫酸銨鹽析法、肌紅蛋白電泳法及分光光度法)陽性。另外,病畜表現(xiàn)肌肉變硬、腫脹、疼痛、無力、運動障礙、后軀麻痹、腰脊僵硬等臨床癥狀。
4.卟啉尿。主要是尿液中含有尿卟啉和糞卟啉。卟啉尿呈棕紅色或葡萄酒色,鏡檢無紅細胞,潛血試驗陰性,尿液原樣或經(jīng)乙醚提取后,在紫外線照射下發(fā)紅色熒光。
5.藥物性紅尿。即因藥物色素而使尿液變紅。見于內(nèi)服和注射某些藥物,如大黃、安替比林、蘆薈、剛果紅、山道年等可使尿液變紅。藥物性紅尿,鏡檢無紅細胞,潛血試驗陰性,尿液酸化后紅色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