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寬
【摘要】在人際交往中,口語交際是主要手段,口語交際能力是一個社會人的必備技能。自新課改實施以來,口語交際被列入語文課程標準中,與識字寫字、閱讀、寫作、綜合性學習并列,成為五大教學領域之一,這凸顯了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地位及意義??谡Z交際訓練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口語交際的教學現狀卻令人擔憂。當下的初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因為理解不當、條件不足等因素的存在,使口語交際教學的目標離課標的要求相去甚遠。在農村初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要確立學生主體地位,通過多種途徑,并結合學生實際實施訓練,讓學生敢說、想說、善說、多說,由此可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口語交際 初中語文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5-0170-01
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是初中語文教學目標之一,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對于學生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發(fā)揮著非常重大的作用。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然而很多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過程中,往往不得要領,過于重視概念教學,因此教學效果較差??谡Z交際是一個注重實踐的過程,因此在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應該讓學生多實踐,多訓練。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對于提高初中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相關措施進行探討。
一、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fā)言
很多學生在平時能夠與同學、朋友較好地交流,但是一到公眾場合,就變得沉默寡言,伴有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懼癥”,對于學生的成長極為不利。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fā)言,鍛煉學生在公眾場合的口語表達與社會交際能力。例如,教師在課堂上應該采用一些較為活躍的模式進行教學,例如小組討論教學模式、“我是小老師”教學模式等,同時教師應該盡量營造一個較為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積極踴躍地發(fā)言。尤其是對于一些比較內向,在課堂上較為沉默的學生,教師應該重點培養(yǎng),鼓勵學生舉手發(fā)言,或者通過提問的形式讓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以《濟南的冬天》一課為例,教師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形式來展開教學,讓學生分成四個小組,討論自己理解中的冬天應該是什么樣子的,與作者所描述的冬天有什么不同。每個人都要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然后由小組內的記錄員將組員發(fā)表的看法進行記錄,然后教師可在每一組中任選一名同學將本組組員的想法進行整合,再到講臺上代表小組進行發(fā)言。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夠讓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學生在進行討論的過程中,與他人的交流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在講臺上發(fā)言的過程中,學生的公眾表達能力也會取得很大的進步。
二、定期組織一些班級辯論比賽
辯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常能夠見到,包括生活中繁瑣事項的爭辯,乃至國際事務談判,辯論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辯論是一種思想上的深度交流,因此,定期組織辯論比賽是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不但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談判能力、思維邏輯能力以及反應能力,對于學生口語交際綜合水平有很大的提升。教師可以針對課堂教學內容,適時組織一些班級內容的辯論比賽,讓學生展開激烈的辯論,也可以圍繞生活中的一些現象讓學生進行辯論,針對一個話題,學生分為正方和反方,各持相反的意見,相互說服對方,直到最后達成共識。
例如,學生辯論的話題可以為“中學生該不該利用寒暑假來做兼職?”,正方辯友認為,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在利用寒暑假做兼職會浪費學習的時間,對于學生的成績造成影響,因此不應該利用寒暑假時間來做兼職。同時,中學生是未成年人,招用童工是犯法的。而反方辯友認為,寒暑假時間是學生放松大腦的時間,學生可以利用寒暑假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做兼職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學生可以在做兼職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還能體會父母賺錢的艱辛,從而更加珍惜學習的機會。在辯論的過程中,學生不但能夠提升自己與人交流、爭辯的能力,還能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鍛煉自己緊密的思維邏輯能力,對于學生的口語交際有很大的幫助。
三、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鍛煉學生能力
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源于平日的積累,多開口說話,多與人交流,多表達自己的想法,口語交際能力自然得到很大的提升。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將學生帶入到一定的情境之后,學生便會有感而發(fā),有表達自己內心想法和與人交流的欲望,從而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質疑情境、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通過不同的情境觸動學生的心弦,讓學生產生心靈上的共鳴,從而主動投入到口語交流之中,口語交流能力得到鍛煉。
以《童趣》一課為例,教師在進行講課之前,可以先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時期的我們玩過很多的游戲,有很多快樂的回憶,相信大家現在都很難以忘懷。哪位同學能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童年趣事啊?”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將學生帶入到童年的回憶之中,學生自然就有了很多感想,有與人交流和分享的欲望。同時,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對于課文進行改編,然后再將自己改編的故事表演出來,讓學生在表演過程中掌握與人交流、攀談的技巧。以《皇帝的新裝》為例,教師讓學生分飾其中的角色,然后自己編造劇情,比如皇帝在一開始,就揭穿了兩個騙子的騙局,騙子如何與皇帝進行交涉,皇帝與大臣進行交涉等,學生可以對于故事的發(fā)展自由發(fā)揮,從中鍛煉自己應變與交流的能力。
當今社會,用人單位十分看重人才口語交際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水平與工作能力同等重要,因此初中教師應該加強對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初中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方式多種多樣,教師可以將這些方法靈活地融入到語文教學中,不但能夠有效提升語文教學水平,還能提高學生對于人際交往的技能,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很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耿紅衛(wèi),李英.網絡環(huán)境下的口語交際教學指導策略[J].語文建設.2015(08).
[2]葉萍.基于口語交際課的課堂目標和情境的反思[J].上海教育科研.2015(09).
[3]徐景繪.淺談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教育學刊.2011(S1).
[4]史力范,劉美鳳,呂巾嬌.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程目標的設計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9(10).
[5]李繼先.話語分析理論基礎上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研究[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