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梅
摘 要:在蔬菜種植的過程中,往往會伴隨著諸多的病害與蟲害問題,針對不同類型的蔬菜病蟲害,應該采取不同類型的防治技術,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病蟲害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以保障蔬菜的產量。
關鍵詞:蔬菜;病蟲害;防治措施
一、蔬菜病蟲害現(xiàn)狀分析
在已有的農業(yè)蔬菜生產過程中,對蔬菜大量使用了農藥物質,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蔬菜的產量,保證了國內老百姓的消費市場?;瘜W農藥由于具有防治效果高效、速度快、經濟便捷等特點被廣泛使用,但是不科學地使用化學農藥造成了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如我國的殺蟲劑在蔬菜種植行業(yè)的大量使用,造成了土壤及水質的嚴重污染。對人體尤其是男性的生殖系統(tǒng)造成破壞。在蔬菜生產上農藥的過度殘留表現(xiàn)得非常明顯,蔬菜復種的次數(shù)越多,病蟲害的種類也越多,噴施的化學農藥也越多,病蟲害的耐藥性也越強,如此反復噴施化學農藥,使得蔬菜產品的農藥殘留量嚴重超標,且逐年加重,而對于我國的農產品出口來說,往往無法達到國外歐美經濟日韓等過的蔬菜農藥殘留標準,嚴重制約了我國的農產品出口。近年來,全球農業(yè)發(fā)展對于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性越來越重視。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追求綠色純天然農產品已成為人們的消費需求。
二、無公害蔬菜生產施肥技術
為了確保蔬菜中致癌性強的物質-硝酸鹽及其他有害物質含量不超標,在施肥過程中我們堅持以有機肥為主,其他化肥為輔;多元復合肥為主,單元素肥料為輔;以施基肥為主,追肥為輔;盡量限制化肥用量。在生產過程中主要采取了以有機肥為主,配合施用生物肥,平衡施用化肥的措施:
1.增施有機肥。有機肥料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作物所需要的多種營養(yǎng)元素,是一種完全肥料。對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和無公害生產具有獨特作用。當有機肥和化肥氮、磷、鉀含量相同時,有機肥可以大大提高蔬菜產品中維生素C、還原糖、礦物質等營養(yǎng)元素含量,改善蔬菜品質。長期使用可提高植株的抗逆性、抗病性。并且能保持蔬菜豐產、穩(wěn)產。但使用前必須充分腐熟。
2.配合施用生物肥料。生物肥料又稱生物菌肥,是人們利用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制成。其性質與其他肥料不同,本身不含有大量元素,主要以微生物生命活動的產物來改善植物營養(yǎng)條件,抑制某種病害發(fā)生,發(fā)揮土壤潛在肥力的作用,從而獲得農作物的增產效果。在無公害蔬菜栽培中,可以有機肥為主,配合施用生物肥,必要時輔以化肥施用。生物肥的施用提高了有機肥和化肥利用率,從而減少了化肥用量、減輕了過量施用化肥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
3.應用平衡施肥技術。所謂平衡施肥,就是根據(jù)土壤肥力狀況、蔬菜作物對各種養(yǎng)分的需求規(guī)律及各種肥料的當季利用率進行施肥。一般畝產1000千克蔬菜的吸鉀量為3——5千克。鉀、氮、鈣、磷、鎂的吸收比例大致為8∶6∶4∶2∶1。這種比例說明了蔬菜作物在生長過程中,對鉀的需求量最大,氮次之,然后是鈣、磷和鎂。
三、無公害蔬菜生產病蟲害防治技術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總方針。以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加強栽培管理為基礎。把農業(yè)、生物、物理防治放在首位。農業(yè)防治主要采用抗病品種,合理輪作倒茬,嫁接育苗等措施。物理防治主要采用防蟲網隔離防護、黃板誘殺等措施。生物防治主要采用抗生菌治蟲,阿維菌素防治美洲班潛蠅及螨類,瀏陽霉素和華光霉素防治紅蜘蛛和茶黃螨,苦參等植物源農藥防治多種害蟲;抗生素治病,農抗120灌根可防治瓜類枯萎病,噴霧可防治瓜類白粉病、番茄早疫病等,武夷菌素防治瓜類黑星病、番茄葉霉病效果較好。生產無公害蔬菜,在農業(yè)、生物、物理和生態(tài)方法無法控制病蟲時,及時合理使用一定的化學農藥,但使用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打保險藥。調查掌握病蟲發(fā)生規(guī)律,針對病菌、害蟲對藥劑抵抗力薄弱的環(huán)節(jié)適時施藥,即可減少防治次數(shù)又能收到最佳防治效果。不盲目打保險藥。
2.改進防治技術。改常規(guī)噴霧施藥法為粉塵劑、煙霧劑施藥法,既不增加棚室內額外濕度,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梢愿钠毡槭┧?,植株整株施藥為病蟲區(qū)重點施藥、植株局部施藥,藥量集中,防治病蟲針對性強,效果好。如防治番茄灰霉病,改全株用藥為局部用藥,不僅效果大大提高,還可節(jié)省83%的用藥量。
3化學防治。①根據(jù)病蟲害發(fā)生種類,有針對性地選擇農藥防治。②根據(jù)病蟲害的發(fā)病規(guī)律,嚴格掌握最佳防治時期和最佳農藥用量,做到適時適量用藥。③考慮到噴藥防治的長遠效果,做到交替使用農藥,以延緩病蟲產生抗藥性。④在多種病蟲害發(fā)生時,采用混合用藥,達到1次施藥控制多種病蟲害的目的。⑤根據(jù)天氣變化靈活選用農藥劑型和施藥方法,尤其是陰雨天氣病蟲害發(fā)生時,宜采用煙霧劑和粉塵劑防治,以降低溫室內濕度。⑥嚴格執(zhí)行農藥安全使用操作規(guī)程,禁止在蔬菜生長期使用劇毒及高殘留農藥。
(1)藥劑浸種:選用50%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浸種20分鐘,25%甲霜靈800倍液浸種30分鐘,38%甲醛150倍液浸種60分鐘,1%高錳酸鉀水溶液浸種30分鐘。以上藥液浸種后,種子均需用清水沖洗再進行催芽或播種。
(2)藥劑拌種:可選用75%百菌清或50%多菌靈或50%福美雙以種子質量的0.3%拌種。
(3)棚室土壤消毒:苗床消毒可用50%多菌靈、50%福美雙、25%甲霜靈、40%五氯硝基苯可濕性粉劑,任選一種按8——10克/平方米加拌干細土5——10千克,播種時先用1/3撒施床面,其余2/3待播種后蓋種,注意土表要酌量灑水。
四、物理防治
溫室建成后或休閑時,選擇晴天蓋上棚膜,密閉悶棚7——10天,使室內溫度達到60℃以上,殺死土表及墻體上的病菌和蟲卵。以種子量2——3倍的冷水預浸1小時,再放入50——55℃的恒溫水中浸種20——30分鐘,并注意不斷攪拌,然后用溫水冷卻催芽或播種,可殺死多種病菌。在蔬菜育苗或生長過程中,設置防蟲網阻止害蟲遷入棚室,能起到防蟲、防病效果。利用害蟲對一些光譜的趨性和負趨性,誘殺或驅避害蟲,如蚜蟲、白粉虱、斑潛蠅等。
五、生態(tài)防治
根據(jù)季節(jié)和蔬菜生育期的不同,及時通風排濕,嚴格控制溫濕度,使之有利于蔬菜的生長而不利于病蟲的發(fā)生。采用膜下暗灌或滴灌技術,降低棚內濕度。使用無滴EVA膜增強光照:蔬菜生長期間,要經常清掃溫室棚膜上的灰塵,保持棚膜清潔,盡量早揭晚蓋草簾,延長光照時間,以減輕病害發(fā)生。
六、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要加強各個生產環(huán)節(jié)的防治意識,最大程度地去抑制病蟲害的產生可能性,使得蔬菜的生長環(huán)境得以優(yōu)化。
參考文獻:
[1]袁媛。城市病蟲害發(fā)生現(xiàn)狀與綜合防治措施研究[J].農技服務,2015,32(6):234.
[2]陳哲。關于城市病蟲害綜合管理的思考與實踐[J].農業(yè)與技術,2015,(4):150一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