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靜
摘 要:本文從《史記·晉世家》記載入手,參考《左傳》、《國語》,未局限于傳統(tǒng)“女禍論”認識到了驪姬所作所為實為晉獻公有意縱容?!妒酚洝贩浅7蠚v史真實,虛構亦合情合理,勾畫了奸詐的驪姬與獻公、軟弱的申生等人物形象。
關鍵詞:《史記》;驪姬亂晉;真實與虛構;女禍論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35-0-02
一、《史記·晉世家》記“驪姬亂晉”
《史記·晉世家》載晉獻公五年伐驪戎,得驪姬,立為夫人。二十一年,驪姬讒害太子申生以及重耳、夷吾二公子,逼申生自縊,“重耳走蒲,夷吾走屈”[1]。獻公死后晉國內亂直到晉文公重耳回國登上王位才平息,史稱“驪姬亂晉”。
韓非子以“驪姬貴,擬于后妻,而欲以其子奚齊代太子申生”[2],后妻為讓己子奚齊為君,對前妻所生太子除之而后快。驪姬無母家強援,有無大臣較為廣泛而明確的支持,更無申生的民心所向,奚齊能超越太子及其他兩位順位繼承人重耳、夷吾原因何在?韓非子固然看到了后妻帶來的危險,卻并未指出后妻所作所為須國君的首肯。驪姬所為得到了晉獻公的有意縱容?!妒酚洝x世家》清晰地指出:
“獻公五年,伐驪戎,得驪姬、驪姬弟,俱愛幸之?!?/p>
“十二年,驪姬生奚齊。獻公有意廢太子,乃曰:……于是使太子申生居曲沃,公子重耳居蒲,公子夷吾居屈。獻公與驪姬子奚齊居絳。晉國以此知太子不立也?!盵3]
獻公將太子以及其他二位公子放逐于己,而將驪姬與奚齊留在身邊,意圖如此明顯,以至于“晉國以此知太子不立也?!盵4]日夜在獻公身邊的驪姬顯然不可能不知道獻公的打算。
“十七年,晉侯使太子申生伐東山。里克諫獻公曰:……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太子誰立。”
“獻公私謂驪姬曰:‘吾欲廢太子,以奚齊代之?!盵5]
驪姬邊“泣”邊“陰令人譖惡太子”,又拉攏臣子,靜待時機。二十一年,驪姬告訴申生“君夢見齊姜,太子速祭曲沃,歸釐於君。”[6]而當時獻公剛好出獵,于是驪姬“置胙於宮中。”[7]等獻公回來,“宰人上胙獻公,獻公欲饗之。驪姬從旁止之”。果然“祭地,地墳;與犬,犬死;與小臣,小臣死。”[8]驪姬之“泣”加深了獻公之怒。獻公令殺太子太傅杜原款,申生于新城自殺。獻公并非不明是非的昏君,無論是祭祀的緣起,還是“置胙於宮中”兩天之久(見《左傳》),還是驪姬從旁制止獻公食用,獻公怎會全無警惕?
從《史記》的記載來看,獻公對申生、重耳、夷吾三人的忌憚并非空穴來風:
“太子申生,其母齊桓公女也,曰齊姜,早死。申生同母女弟為秦穆公夫人。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獻公子八人,而太子申生、重耳、夷吾皆有賢行。及得驪姬,乃遠此三子?!盵9]
當時齊桓公當政,為齊最強盛的時期。申生母齊姜早逝,姨母為秦穆公夫人。若申生當政,必會受齊、秦影響。重耳、夷吾母親為夷狄,狄與晉相接,是晉強大威脅,若二人當政,晉國也有一定危險。尤其晉國完成“曲沃代翼”不久,獻公很有政治野心,對內“盡殺諸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曰絳,始都絳?!盵10]鞏固國君之權,以消滅再次“曲沃代翼”的可能;對外先后滅虢、虞、魏、耿等,晉國力上升。而奚齊并無母系可以影響,加上獻公寵愛驪姬,才會有獻公臨終前托孤荀息。
再看晉群臣的態(tài)度。十六年太子將下軍,士蔿已有“太子不得立”[11]之慨;十七年申生伐東山,里克勸諫不得謝病不出,可見朝中重臣已或多或少了解獻公所想。甚至申生本人,開口就問里克“吾其廢乎?”祭祀事后申生逃回新城,不解釋而選擇自殺,是因“即辭之,君且怒之”。申生及群臣對驪姬不加反抗是因清楚地認識到陰謀背后都是獻公的縱容。
《史記·晉世家》可謂“書法不隱”。司馬遷對權力有著清醒而透徹的認識。所謂“驪姬亂晉”,奚齊取代太子即位便是驪姬的目標了,至于“亂晉”則是里克弒君等一系列歷史的偶然。
二、《史記·晉世家》“真實與虛構”的尺度
將《史記》中對“驪姬之亂”的記載與其他文本對比,有些地方可借以了解《史記》對“真實與虛構”尺度的把握。同樣寫驪姬下毒誣陷申生,驪姬先發(fā)制人?!蹲髠鳌份^簡略,“姬泣曰:‘賊由大子?!盵12]驪姬一“泣”仿佛讓人想到其故作楚楚可憐狀?!秶Z》所記愈加詳細:“驪姬見申生而哭之.曰:‘有父忍之,況國人乎?忍父而求好人,人孰好之?殺父以求利人,人孰利之?皆民之所惡也,難以長生!”[13]《史記·晉世家》:
“驪姬泣曰:‘太子何忍也!其父而欲弒代之,況他人乎?且君老矣,旦暮之人,曾不能待而欲弒之!謂獻公曰:‘太子所以然者,不過以妾及奚齊之故。妾愿子母辟之他國,若早自殺,毋徒使母子為太子所魚肉也。始君欲廢之,妾猶恨之;至于今,妾殊自失于此?!盵14]
驪姬“泣曰”,邊哭邊指責太子申生本質是想弒父而代之,不忠不孝。這一哭一罵更激怒了獻公。而后驪姬進言說申生毒害獻公是因為自己和奚齊,刻意顯示自己柔弱一面,不提獻公與申生父子關系卻激發(fā)起獻公對自己與小兒子的保護欲。此哭與上文之哭奚齊為太子相對應,不禁讓人想到驪姬心思之縝密,謀劃多年之隱忍,手段之狠毒。而驪姬與獻公的密語或為作者虛構,但虛構得符合人物的立場和性格,合情合理,也就具有真實性。在真實與虛構之間的游走使得《史記》情節(jié)跌宕起伏,人物異彩紛呈。
三、《史記·晉世家》中對“驪姬”的記載與“女禍論”
誠然《史記》并不能完全擺脫“女禍論”的影響?!绑P姬之亂”離不開驪姬其人野心勃勃,處心積慮,挑撥離間。但司馬遷看來,“女禍”與女性美貌并無直接聯系?!妒酚洝犯⒅貜娜诵耘c權力的高度去看待這個問題。驪姬亦然。作為“伐驪戎”所得的戰(zhàn)利品,她得到獻公的寵幸之后有子奚齊,最終使之取代太子申生,兼有重臣荀息輔之。若非里克作亂,晉國如何或未可知。而在里克殺了奚齊、悼子,荀息也死去后,《史記》筆鋒一轉,追敘驪姬入晉之前的事:
“初,獻公將伐驪戎,卜曰‘齒牙為禍。及破驪戎,獲驪姬,愛之,竟以亂晉?!盵15]
“齒牙為禍”為言語上的禍患,即讒言禍國。《左傳》中記載:“晉獻公欲以驪姬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從筮。”[16]卜人諫而獻公不聽。這樣看來,《左傳》中非常強調的“女禍”在《史記》中雖然得到了保留,但是卻沒有提高到類似的高度?!痘茨献印ぞ砥摺分兄赋觥矮I公艷驪姬之美而亂四世,桓公甘易牙之和而不以時葬,胡王淫女樂之娛而亡上地。”“淫女樂”與亡國作為直接原因聯系起來,在《淮南子》中是把獻公寵愛驪姬作為類似事件看待的。而《史記》理性的態(tài)度非常值得欣賞。這種理性的光輝也閃耀在《史記》中記載的其他女性身上。如《史記》中為呂后設立了本紀,評價呂后“為人剛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誅大臣多呂后力?!彼抉R遷更多把呂后作為一個政治家去看待,呂后固然也有殘忍嫉妒的一面甚至非人性的一面,如“人彘”,司馬遷也并沒有因此抹殺她在政治上的才華,這也是《史記》“不虛美不隱惡”的體現。
“驪姬亂晉”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起許多語焉不詳的歷史記載,《史記·晉世家》較為清晰地還原了歷史的真相與本質。使讀者對于驪姬的命運與選擇會有更多的共鳴和感觸。驪姬承擔了不少罵名,卻也不能掩蓋晉獻公對她所作所為的默許甚至縱容?!妒酚洝分幸踩谌肓怂抉R遷看待歷史問題的眼光及對歷史事件的判斷,這也是閱讀過程中不可忽視的。
注釋:
[1]司馬遷撰:《史記》,中華書局,2007年,第1646頁。
[2]王先慎撰:《韓非子集解·內儲說下六微》,中華書局,1998年,第242頁。
[3]《史記》,前揭本,第1645-1646頁。
[4]同上,第1645頁。
[5]同上,第1645-1646頁。
[6]同上,第1647頁。
[7]同上,第1647頁。
[8]同上,第1647頁。
[9]《史記》司馬遷撰,中華書局,2007年,第1646頁。
[10]《史記》司馬遷撰,中華書局,2007年,第1645頁。
[11]同上,第1646頁。
[12]《春秋左傳注》楊伯峻編著,中華書局,2009年,第297頁。
[13]《國語集解》王樹民點校,中華書局,2002年,第280頁。
[14]《史記》司馬遷撰,中華書局,2007年,第1647頁。
[15]同上,第1648頁。
[16]《春秋左傳注》楊伯峻編著,中華書局,2009年,第295頁。
參考文獻:
[1]《史記》[漢]司馬遷撰,中華書局,2007年。
[2]《春秋左傳注》楊伯峻編著,中華書局,2009年。
[3]《國語集解》王樹民點校,中華書局,2002年。
[4]《韓非子集解·內儲說下六微》王先慎撰,中華書局,1998年。